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超额完成

北伐天下志 第一百二十七章 超额完成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万鑫捐献十万两银子,再次将敲诈大会推向**。周端朝、刘三杰和余杭纷纷对其发表意见,周端朝说:

“万老板能幡然悔悟,值得我等佩服。的确赌这东西害人,不但在京城,在全国各地也如此。我们会向皇上上书,尽量减少赌坊,直至完全禁止开赌坊。多余的话我也不想说了,今日各位捐赠的银子,我们会呈于朝廷,皇上会一一过目。向万老板这样能悔悟之人,朝廷以后应该不会再追究他的一些过失。”

周端朝说完,场面冷清下来。上面竖起耳朵听的人又开始不安分了,程松说:

“这帮人还在等什么?莫非以为朝廷真没办法拿他们怎么样?”

现在赵扩并不着急,看了眼周复生:

“大家的猜测恐怕都错了,和靖的猜测应该不错。”

赵扩的话说完,下面终于有了动静,一道男声传来:

“我蒋甫良不敢与万老板比,愿捐七千两以助百姓。”

“来了,”赵佳轻轻说一句后,没人再开口,又开始竖起耳朵偷听。

一个中年男子走到周端朝面前,拿出一大叠银票:

“我冯浩是广源赌坊东家,愿捐六千两银子。”

“金山赌坊铁授,捐六千两银子。”

战火终于点燃,随着一个个数字报出,赵扩再也无法隐藏他的惊喜,脸上堆满笑容。百多个赌坊老板捐完,捐款已快达到赵佳的预期。

下面的人很有默契,待赌坊老板捐完,停了半响,一个童颜鹤发、长得像个太监的老头走到前方:

“我红妆馆年年都要拜神求福,也不时会施衣开粥救济贫民。反正平时也在做善事,要是孤弱人员救助区能建好,我们周边能杜绝流浪之民,自身也能少些麻烦。我红妆馆捐三万两银子,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银票,先写个欠条,待会就送到府衙去。”

这种事谁也不可能耍赖,赵扩知道又有三万两银子进账,高兴之余有些惊讶,问周复生:

“这人捐三万两银子,连个名字也没留。红妆馆是干什么的?听他那意思,做的善事不少,你们为何将他也招来了?”

周复生知道一点,看了眼程松:

“臣只是想了一点办法,名册之事臣绝对没参预,不知为何他们会将此人招来。至于红妆馆是干什么的?臣真不知道,程大人在京城混了几十年,想必不会不知。”

“你、臣哪知道红妆馆是干什么的?”程松怒冲冲说出,见赵扩盯着自己,想了想还是不敢说假,狠狠瞪了眼周复生才接道:

“臣以前听别人说,京城有家最大的青楼叫什么红妆馆?臣也没去过,更不熟悉里面的人,也不知是不是那个红妆馆。”

现在傻子也知道是,何况赵扩还不是傻子。赵扩面向大家问:

“谁知道这人叫什么名字?捐得虽没万鑫多,也很不错了。”

几个大臣相互看了看,还是周必大老实:

“没看到本人,能代表红妆馆捐这么多银子,想必是红妆馆的东家袁申。”

青楼是除赌坊外人数最多的行业,她们比赌坊老板要有文化得多,按大小排列。袁申捐完,冷静半响,谢二娘沉着脸走到前方。

“我天香楼虽没有袁大爷那样乐善好施,也并未逼良为娼,强买幼女之事。今日朝廷将我们这些人招来,让大家为国出力,奴家不敢不遵。只是有一事不解,什么是白什么是黑?大家做的都是合法生意,这里有好多熟悉的面孔没在,莫不是将我们看成黑?将他们当成白了?

其它话奴家不敢说,再说下去怕会人财两空。我天香楼捐两万两银,袁大爷身上没带那么多银子,奴家更是身无分文。先写下欠条,待奴家回去向各位亲友借银子凑给朝廷。”

这番话听得一些人尴尬不已,两万两银子肯定不少,赵扩高兴不是生气也不是。余端礼笑着说:

“天香楼是京城能排前三的青楼,早就听说这谢二娘的嘴很刁,人也很难缠。这次能捐两万,发些牢骚也没什么。”

“刚才说话的是什么谢二娘吗?余相看来很熟悉,这女人的确很刁。”程松同样恼余端礼、周必大几人。他负责彩票时,余端礼两人的门生同样没配合他,不忘在皇上面前踩对方一脚。

余端礼白了程松一眼,没有理会他。赵扩想到一个有趣之事,好奇问:

“你们谁知道,京城众商人中,谁最有钱?”

大家呆了呆,全都在心里鄙视赵扩。程松说:

“京城的巨富不少,最有钱的还真不好评。周大人也是商人,和他们是同行,想必知道谁最有钱。”

全都看向周复生,赵佳冷哼一声:

“相公才来京城多久?你们在京城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他怎么会知道?我倒知道一个,但此人不在京城,听说他非常有钱,简直富可敌国,此人叫卫怀远。”

“卫怀远?”赵扩念了句,没什么印象。扫了一眼几人,见大家都不准备开口,正要问话,周必大介绍:

“臣认识此人,他是福州人,虽不是富可敌国,论财产,的确少有人能比。他家三代为海商,是江南一代海商之首。他的名声在当地很不错,出钱修桥铺路、乐善好施,当地人从不直呼其名,称他为卫公。”

周复生不认识什么卫怀远,他见包括不爱说话的曹昆在内,脸色都有些不正常。赵扩同样脸色不正常,带着浓浓的失望。他心里腹诽,要是卫怀远的名声稍差些,恐怕赵扩会成立专案组调查对方。

下面的青楼代表捐完,大大超出赵扩几人的预料。青楼代表虽不足赌坊代表的一半,按人均来算,就算加上万鑫,捐的银子也比赌坊的人多。但没有一家是现银,全是赊账。

剩下的商人行业不尽相同,全都看向沈留玉。沈留玉在心里骂了几遍后,带着笑脸走到前方:

“我想大家来这里,在门口都碰到刘老板了吧?他的一番话,让我十分感慨。恶事做太多,为富不仁,就算有多大的靠山,到头来也难保住自己。在坐都是合法商人,当然不会像他那样。以后大家在赚钱时,莫要忘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沈留玉家产虽不丰,愿从今日做起,捐五万两银子,为孤贫百姓尽一份力。”

沈留玉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巾小包裹,拆开一看,有两叠厚厚的银票。每叠二十五张,每张皆是一千两。

这样的豪举没让下面的人太过吃惊,大家都知道,沈留玉的家产,不在刘作舟之下。

上面的人吃惊不小,特别是赵扩,颇为激动地说:

“这个沈留玉不错,他将银票带来,看来和万鑫一样,早就有此准备,此心很难得,他是干什么的?”

赵扩不能不激动,这半天来,只有十几个赌坊老板才是现银。他们没有爬在地上看,但每个人最后都是那么几句:“写欠条、待会送来。”沈留玉并没说这些,凭赵扩的智商,猜到他准备好的银票没问题。

另外几人,就算是周必大多少也和沈留玉有些交情,程松韩侂胄更不用说。沈留玉做的生意没忌讳,程松抢在大家前面回答:

“沈留玉是九珍楼的东家,为人十分仗义。臣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就算这次不请他来,想必他也会捐不少银子。”

这次敲诈大会,在最后一个壮年男子捐助后圆满结束。待所有被敲诈对象走后,周端朝三人迫不急待来到三楼。

“臣拜见皇上。”

“三位爱卿平身,”赵扩一脸激动,指着旁边几张空椅:

“先坐下再说。”

接下来说什么三人当然知道,周端朝是主管,没有坐下。拿着一张纸递给赵扩,报上令人激动的数字:

“这次招集二百四十三人,实到二百四十三人。一共筹得一百八十五万两银子,有一百九十人写下欠条。臣等让他们送到京府衙门,怕这些人找不到人,臣三人准备现在就去府衙等。”

“好好,三位爱卿再辛苦一天,明天好好过新年。”赵扩看完统计,看了眼几个大臣,将目光落到周复生身上:

“穷了这么多年,今年总算国库有些银子了。三位爱卿做完,朕自有封赏。复生所作所为,大家皆看在眼里。功劳如欠帐,再拖下去只会越来越多,朕心不安。今封周复生为梅县伯,朝奉大夫,大家以为如何?”

“臣没意见,”周余曹三人表完态,韩程没让大家等多久。他们清楚,凭周复生的功劳,绝对超过所封。要不是他太年青,赵扩会封得更高。

“臣没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