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一百六十章 游西湖

北伐天下志 第一百六十章 游西湖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春波在一片深绿的湖面上泛起,一簇簇荷叶摇曳轻颤,与岸边成荫绿柳、湖中画船,组成一幅生动的湖光春景图。

一艘双层彩船,从一处浅湾头露出身影,用比行人更慢的速度,绕着湖边缓缓游走。在船阁中的二三十人,大半是小孩。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指着临岸的荷花丛:

“好可惜,那些荷花怎么东倒西歪的?”

“那些荷花是被船游过压倒,”任宇的夫人孙燕解释:

“西湖的风光美,这里的游人太多,总免不了这种事情发生。还好就算被船压断,第二年又会长出来,年复一年,没人能将它们彻底摧毁。”

在二层接近船头的地方,一群女孩围在一起,中间的陶玲手拿一支笔,聚精会神在一张纸上描绘。在这张米宽的纸上,出现一幅青堤绿岸、蓝天白水的图画。

“陶姐姐画得真美,”小布丁赞叹道:

“我们虽学了几个月的画,远远无法与陶姐姐的画相比。”

在旁边的王喜儿,摸了摸小布丁的脑袋:

“陶姐姐以前就喜欢画,哪能几个月就学会。你要是坚持学,以后比大家都画得好。”

专注看画的刘樱脸有些发红,她耽搁的时间太多,平时虽勤恳学习,这些姐妹哪个不是刻苦专心之人?她在书画这方面,在众同伴中算是比较差的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多呆在家里学习。

这艘楼船上下两层都有人,下面是七八个男孩,这些人没有画图的雅兴。同样围在一张大圆桌前,上面摆着十多盘果脯点心,各自拿着一个小酒杯,少了一只眼睛的蔡强说:

“周大哥对我们太好了,没干多久,也给我们将名字弄上去。今日要不是大家出来庆祝,我真不想出来,多学一天打铁也好。”

“周大哥对我们好自不用说,”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看了几个小孩一眼:

“我算了一下,他将十四岁以上的都写进名单中,我们这群人,还有十二人没达到年龄,他没有弄进去。大家不要有其它想法,跟着周大哥干,以后当官的机会多得很。”

在场的几个小孩相互看了看,一个十一二岁大的小孩说:

“就算不当官,我也愿意跟着周大哥干,哪会有其它想法?对了江哥,你们接到圣旨的时候有没有激动?”

“当然激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蔡强现在这个样子,就知道他接到圣旨的时候有多激动:

“昨天两个公公去印刷机坊,我们开始还以为是给那些大人宣旨。谁也没想到,一个预备的九品官也会下圣旨。可惜现在还领不到官俸,说要等十六岁后每月才能领。我打听过,每月有五六两银子,已经够我们用了。”

几个小孩听得双眼冒星星,连四周的风景也不感兴趣,专门问他们以后当官的人生。

在湖中间还有一艘更大的船,船有三层。下面两层人最多,各有几十人,由马友才、任宇几人在招呼。第三层摆了两桌,和哥嫂坐一桌的穆斯铃对文秀英说:

“早就听说过西湖风光是天下一绝,今日一见,果然无虚。我们台州虽也有湖水亭台,府里的赏游园虽小了些,建筑各方面并不比西湖的差,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没这里的吸引人。”

文秀英今日身穿一套水红色大纱裙,周复生设计的这些新式服装,没有给外人做。他们请了不少裁缝,让留玉白雨晴和一些丫鬟打理,这些丫鬟可抽三成红利。

这些衣服在京城极为畅销,几个月下来,大家已经攒了不少银子,将攒的银子又投到里面去,扩大经营。赵佳送给三人各一套后,至少半年之内,她们做的衣服,一件不卖给京城人也不用愁,全被穆斯莱莱包下。文秀英解释:

“少了些新鲜感,风景再美之地,住久了也难免会失去兴趣。妹妹要是喜欢,可多去四处逛逛,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穆斯莱莱想了想说:“新鲜感也有些,但并不全是。一时也说不上来,周兄弟可知道?”

周复生三人坐一桌,这也是没办法。他猜穆斯莱莱一家人有很严重的洁癖,无论吃饭喝茶,从不与外人一桌。

原本昨天他们就要离开,周复生看在对方替他免费找宝的份上,昨天他太忙,让赵佳几人陪着一家人逛完临安城。今天请了假,在城外西湖来招待一天。顺便将一群升官的孩子带来,让大家庆祝一下。

周复生看了眼四周,笑着说:

“我国有一句古话叫:人不如旧,衣不如新,风景名胜也如人。西湖盛传上千年,又经文人墨客的点缀,已赋予一种文化神韵。别的地方虽不一定差这里,少了这种文化神韵,始终显得逊色一些。”

一家人恍然大悟,穆斯铃大眼盯着周复生:

“周大哥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奇人,什么都知道。赵姐姐能嫁给你,真是三生有幸。”

还好现在赵佳知道穆斯铃的脾气和水平,只是笑了笑,正要开口,一只靠近的画船上,传来一阵喊声:

“是周大人吗?徽州曹炳、万玉求见。”

难得这样轻闲一天,赵佳皱了皱眉头:

“这些人,在哪里也不让人安身,留玉,去回了他们,让他们离开。”

现在赵佳的两个贴身丫鬟,只留下一个。留玉和白雨晴因为要做生意,轮流在身边伺候。留玉起身正要去赶人,周复生问:

“他们是什么人?”

赵佳说:“徽州曹炳可能是泾县曹家的人,京城的宣纸生意都由他在负责,另一个不认识。”

“纸商?”周复生念了句,问穆斯莱莱:

“穆斯兄有没有兴趣见见我大宋这些商人?”

穆斯莱莱点点头:“我也是做生意的,大宋的商人我见得不少,他们中好坏不一。听说周兄弟是做生意的天才,我还未见过,很想见识一下。”

没过多久,从下面上来两个中年男子,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拜完礼后介绍:

“小人名曹炳,骠骑大将军、殿前司统领曹昆是小人的堂兄。这位是万玉兄,是吏部尚书万大人的堂弟。”

周复生还无所谓,赵佳听得直翻眼。看在曹昆的面上,周复生指了指一桌空出来的位置:

“两位不用称什么小人大人,请坐吧!”

曹炳点点头,和万玉一起又朝穆斯莱莱拜了一礼:

“拜见穆斯公子,夫人。”

“两位请坐,”穆斯莱莱的脸色看不出认不认识。两人坐下后,曹炳开始一阵大夸:

“听说周大人研制出几种非常便宜的纸,比现在市场上用的纸还要便宜近十倍。这是我大宋之福,天下人之幸。我们两家也是做纸张生意的,也想纸价能便宜下来,可除去人工材料,现在的价格真很难再降。周大人能研制出这种纸,我们是举双手拥护。”

周复生暗自鄙视一番,他所用的材料,并不比这些纸商少多少。他的作坊整套设计,在现在来说非常先进,又非常科学合理。这些纸商心太黑,从中的利润赚得太多,两两相比之下,才会有如此大的悬殊。另一桌的穆斯莱莱听到后十分震惊:

“周兄弟研制出来的纸,比现在市场价便宜近十倍?”

“也不是很便宜,少赚些而已。”周复生毫不虚伪:

“天下用纸的人,穷人多过富人,这种银子还是少赚些的好。两位,说出你们的来意吧!”

两人对望一眼,万玉问:

“听家兄说周大人要寻纸商,我们想加入到周公子的造纸生意中来。不知周大人选纸商,有些什么条件?”

周复生没回答,他的事情太忙,有些事他让赵佳处理,赵佳说:

“我们已经在统计各地的纸商,准备招八家一起做。生意有几个注意事项:一、全国各地统一价格,不准加价。你们可以在我大宋任何地方开作坊,这方面我们不限止。也可以卖到其它国家去,卖到那些地方去的价格,随你们卖多高都行。二、必须要能保障自己周边城镇的纸张供应。

三、所有纸商,要严密保管好配方,若是有意泄露,由朝廷追究其责。该抓该杀,到时我们会带人去执行。这三点若是都能保证,剩下最后一点,每个合伙商,要拿出两万两银子的入伙费。”

曹炳两人呆了片刻,半晌后曹炳说:

“谁也不会有意泄露配方,至于统一价格怕是有些麻烦,各地的商品价格都不一样。还有两万银子的入伙费?这会不会太高了些?要知道,统一价格本就利润薄,一次性给两万银子,许多家赚一辈子也未必赚得到。”

穆斯莱莱摇摇头:“要是你们不想加入,我给五十万两银子,我与周兄弟合伙。”

穆斯莱莱虽不认识曹炳两人,两人对他非常熟悉,知道他不是开玩笑的人,万玉说:

“这事我们也作不了主,得回去商量一下。周大人,给我们点时间如何?”

“二十天内考虑清楚,二十天后我会在京城等各位。”

两人离去后,穆斯莱莱劝道:

“这种独一无二的生意,为何要与别人合作?周兄弟是不是银两上周转不过来,如果是,我可以帮忙。”

“多谢穆斯兄好意,不关银子的事,”周复生想过,可以在纸上大赚一笔。真要是这样做,他的纸就变了味。每家敲诈两万,也是因为他最近手头太紧。

“我要说我做的这些东西不是为了银子,可能没几人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大家才知道我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