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复杂的圣言

北伐天下志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复杂的圣言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陆游的资料,周复生在后世知道得更多。但也只知道他的一些事迹和诗词文章,政治水平并不知道。今日听他这一番话,周复生有些内疚和悲哀。

他完全有能力起用陆游,因为他的推荐,陈桧在长宁府提了一级。被大力推荐的史弥远,更是直接调到京城,在工部任正六品的一个小主事,直接提两级不说,还调到京城。陆游他实在没想到,对方的政治眼光,并不比他差。却是因为报纸的原因,才被重新起用。

“陆老说得是,第三条可改为不准恶意评论官员,牵连无辜家人。第四条可改为对朝政,可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不得毫无道理的批评。”

钱详林和杨万里对望一眼,钱详林一脸无奈:

“此事我们做不得主,还得皇上和各位大臣允许才行。”

“不要紧,今日所修改的,昨天我们去朝堂上再议。”周复生说完,一个身穿一套青衣、头戴青帽的下人提着一个喇叭走来。

“老爷,喇叭拿来了。”

周复生听这声音感觉有些不对,转眼一看。来者是个非常年青俊俏的人,复眼一看,居然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孩。

周复生暗自有些好奇,这个女孩一脸光洁,中等身材,瓜子脸,长得并不是很美,但十分灵秀。见对方好奇地打量着他。旁边的杨万里没注意到,用喇叭大喊几声,将嘈杂的声音降下来,说出刚才他们暂定的事。

众人如打了场大胜仗,要去请示朝廷君臣很正常,这样的结果大家十分满意。一个年青人站起来:

“第五条,不准散发造谣惑众的言论,这一条也大有问题。有些事,在不明真相以前大家都会议论。大家不可能调查得十分详细,要是所发的东西与事实有些偏差,那算不算是违规?”

杨万里摇摇头:“谣言止于智者,君子岂可人云亦云?如果事情没调查清楚之前,不发那些文章便是。”

杨万里的解释已经够好了,没想到大家仍不满意。刚才说话的年青人反对:

“事事都要调查清楚,那能发的事就太少了,除非每次都能亲自见到。我朝言论自由,并没有说事事都得调查清楚才行。”

周复生将这些请来白吃的客人服了,可能他们中还有些是杨万里和钱详林的学生,说出的话简直是在刁难。他可以反驳,懒得在这些横不讲理的人身上浪费口水。女扮男装的女孩看了眼杨万里,见对方正在吹胡子瞪眼,将话接过来:

“言论自由也要有个度,简单打个比方,比如有人说你在这里无理取闹、有失读书人之风气。其他人只是听说,并没有亲眼看到,一个个皆传你在这里的光荣事迹。并且见报,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事。请问那样对你的生活、前程有没有影响?对你公不公平?要是全都人云亦云,天下岂不乱套了?”

“哈哈哈哈,”陆游大笑出声,看着女孩:

“惜梦孙侄女不愧是才女,说得好。在这里的都是文友,没必要刻意装扮,找根凳子坐下帮你爷爷辨论。”

杨惜梦玉脸一红,盯了眼陆游,站到杨万里的后面去。

周复生来京城这么久,还从未见到有如此辩才的女子。能让陆游也称为才女,想一想也觉得可以理解。

刁难的年青人被说得硬是没能反驳,灰溜溜坐下。周复生今日几乎没有参预他们的讨论,没想到又有一个长着八字胡的壮年男子站起来,直接来到他面前。先礼后兵,朝他一礼后说:

“外界传闻周大人是我大宋的军师,事事你都在参预。报纸之事也是你提出来的,我想问问,不准散发离经叛道的言论,什么是离经叛道?”

对方来者不善,看样子不知打了多少遍草稿。这种场合对方问出来,不好不答:

“我哪是什么军师,千万不可听外界乱传。离经叛道的解释,我相信在坐的都知道,我就不说了。十不准出台后,的确还有些条规要完善。比如这里的离经叛道,并不是非要照着圣言经书上的来做,那些东西就绝对不能提出质疑?

但圣人之言、经书古典毕竟流传几千年,上面许多东西都是真理。起码在没有足够能推翻某些言论的情况下,不可背离那些学说。古人之言,是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理论。”

宋朝的思想学说可谓是百家齐鸣,其中理学派人最多。韩侂胄就曾打击理学派人,赵扩下旨将理学说成伪学。那又怎么样?还不是没能禁止。周必大、杨万里这些都是理学派人。

周复生这番话让许多人非常惊讶,理学所谓的言意之辩,认为语辞不能表达事物深处的精微之理。圣人之言在于体会,但不要心存怀疑。他的意思是圣人说的也有错,错了就可以不用照着做。

同桌一个叫孔颐的老头最先发难:“请问周大人,圣人说的哪句话错了?”

周复生呆了呆,他哪敢和这些人论圣人之言?只是说了句公道话而已。见这孔颐满眼怒火,心里的火气也被对方引出来,想了想,想到后世爷爷给他说过的一些话:

“孔先生,请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话是什么意思?”

孔颐摸了摸胡须:“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话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答曰:用什么回报善行?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这解释和爷爷的解释差不多,周复生稍稍松了口气:

“用正直回报恶行,什么是正直,如何回报?”

“就算是恶行,也不可报之与恶,否则与小人无异。”孔颐想也不想就说出:

“这里的正直,古人释义不尽相同。老朽认为,正直是理,以理对之。让对方晓知以理,弃恶从善,加以感化。”

现在大家连十不准也不议论了,全都安静下来,听两个打嘴仗。周复生心想恐怕又是个理学派的人,三句话不离理,暗自笑了笑说:

“首先我不反对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对有些人以理报怨,我觉得大错特错。金国对我大宋的血债,我在这里就不说了。要是按圣人之言,去和他们说理,感化他们。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可曾将他们感化?”

孔颐呆住了,这些整天都在理的海洋里浸泡,哪想过这些事?真要是说理就能收复失地,他们还会在临安吹牛?

说得人家哑口无言,周复生没有暂停,继续宣传抗金思想:

“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讲理,对那些实在不讲理的人,就得以牙还牙。放弃那些以德服人、以直服人的思想。金国就是这样的人,我们要是还被使来礼往所迷惑,还用那些道德圣言对付他们,吃亏的永远是我们。佛也有狮子怒吼之时,何况我们大家还不是佛。”

“周大人言之有理,”陆游第一个赞成:

“收复失地,岂能以德言对之?圣人之言可以暂告一段落。大家都是读书人,自然知道第七条的离经叛道是何议了。”

周复生松了口气,不过说了句质疑圣人的话,就被耽搁这么多时间。他懒得与这些人谈论圣人言、谈什么学派思想之类的。一个中年男子站起来:

“不准散发歪曲圣人圣言的言论,这个最应该取消。就按照刚才周大人所言,有人将以直报怨,解释为以必要的实际行动来回击对方,意思和周大人说的一样。大家的理解不同,你们以什么为准?”

周复生小小惊讶一把,他刚才并没有说赢,只是孔颐的理解有问题,不一定是圣人错。还好被陆游打住,没再让大家为难他。几个老学究还在想,杨惜梦说:

“刚才周大人变通的方法就很好,可以变通一下。”

“如何变通?”周复生问了句。杨惜梦看了孔颐,将目光转向周复生:

“我这些天听的全是报纸方面之事,报纸以后会是百家争鸣之所,以哪一家的释义来定都不可能。圣人之言太过复杂,像刚才周大人与孔大人所言,孔大人的解释适合针对小错能改过之人,周大人的话针对无可救药之敌,都没有错。

所以多释义也不是没坏处,释义多道理多,更能变通,对理解圣人之言更有好处。可以改为:不准恶意歪曲圣人圣言的言论。”

周复生忍不住笑了笑,杨惜梦的话,他听出几分对圣人的贬义。高明的是杨惜梦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反正大家都觉得圣人的话对,干脆将所有的道理都套上,总有一种适合大家的。

杨万里几人当然能听出来,有外人在不好教训,杨万里瞪了杨惜梦一眼,他也没更好的办法,只好说:

“暂且就这样吧!明天上朝,周大人可要多多劝说大家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