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六十五章 查案引出的争执

北伐天下志 第六十五章 查案引出的争执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临安西门,丈宽的城门口,内外排了一长串人。一个骑马的年青人从另一条更宽的过道走出,被城门口的士兵拦住:

“下马核对一下。”

年青人没有下马,拿出一张巴掌大的纸:

“我是工部尚书张大人府上的人,出城有要事办理。”

年青人的五官长得还算不错,脑子不怎么够用。门口一个身穿低级盔甲的都头冷哼一声:

“什么尚书大人?在这里只是嫌疑犯和清白之人,赶快给我下马。”

城门口左右各贴着五六张画像,在左右站着的两队士兵手中,多数人都拿着画像。年青人下马来没一会,一个手拿画像的中年士兵来到都头旁边,指了指画像,都头拿着画像走到年青人面前:

“此人与画像上的一个嫌犯长得很相似,带回京府衙门,接受审查。”

“你们这些混蛋,老子什么时候成了嫌犯,”年青人的骂声未完,被两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反手押住,推到一边去。

有些骑马的人待遇不一样,一个年青道士骑马从外面来到城门口,根本没停下,只是被告知一路缓行,让一排的士兵看清楚些,轻松走进城内。

进入城的汪四擦了把额头,回身看了眼,骑马快速冲向大街。没过多久,他来到一间残破的土地庙。还未走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人。

“侯兄,城门口检查得如此森严,我没法将他们带进去。你的本事大,你自己去好了。”

可怜的汪四,现在仍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这个姓侯的男子,不过是马友才贴了些假胡须。知道汪四有大意见了,马友才笑了笑:

“他们的事很好安排,让他们不要骑马。我观察过,那些士兵对骑马坐车的人查得较严,其中又对方外之人查得很松。你让他们化整为零,一个个混进来。他们杀韩同平时简单易过容,一直在打斗,就算用真面目也难被破识。你也不用陪他们,就在城内接应。就算他们被发现,你也没有半点危险。自己放聪明些,别让那些人知道你们的窝点。”

这个主意很不错,汪四怒意稍减:

“那些人出城后,换成坐马车去的望江观。进观时也被蒙上眼睛,只有两人知道是望江观,为了金国那边,想来他们也不希望有更多人知道那处聚点,保密方面应该没问题。那位贾先生是怎么安排的?”

马友才朝外面看了眼,对汪四说:

“贾先生要送你一份天大的富贵,”

汪四冷哼一声,为这些不知是人是鬼的家伙出生入死,他到现在连一个铜子也没得到。接下来马友才说的话,让他不知是该悲还是该喜:

“利用好这五个人,剩下的给你留着。他们将会陪你去大兴,你冒着生命危险,圆满完成完颜珣安排的任务,回到大兴后定会有重赏。到时候你只需改头换面,谁也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有完颜珣的赏识,你在金国当个官绝没问题。

至于你的家人放心,还有不少时间,你有的是时间去安排,可带信给他们,让他们先行一步朝金国方向走,你说这是不是一份天大的富贵?”

汪四呆住了,他万万没想到,这些人肯放他走?很快就想明白,他做的这些事,已不容于大金,更不可能在宋国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他们的控制。

汪四擦了把汗,开始这一连串的计划,他就知道那个姓贾的男子聪明得让人害怕。所有的计,全按照对方的一一实现。现在又要让他去金国那边做卧底?想了好一会才想通:

“反正在哪里都是冒险,去大兴也无所谓,你将这次的计划说出来吧!”

……

皇宫勤政大殿,赵扩满脸惊奇,拿着一个半米长、纯黄色的小喇叭,对着数米开外的群臣大喊:

“这东西真有如此神奇,可以将声音扩大十倍?”

赵扩因为新奇,喊出的声音又大,震得下面的群臣也兴奋不已。老臣万松说:

“皇上用上此物,如神龙之呤,就算在殿外,也能清楚听到你的声音。”

说话之人,根本不知道有多大的威力。他将喇叭递给旁边一个高胖的中年太监:

“郑安,你去门口对着朕喊喊。”

这个叫郑安的太监,是赵扩的贴身太监之人。也不跟他客气,带着笑容接过喇叭,卯足劲朝赵扩方向大喊:

“陛下万岁,大宋永昌。”

太监多数时间就是个传话筒,这道声音比赵扩的更大,连大殿也引起共鸣,发出嗡嗡的余音。赵扩哈哈大笑:

“好好,此物的确方便实用。这周复生还真是个发明天才,会做车,还会做喇叭。”

刘三杰看了眼在兴头上的周必大,泼了瓢冷水:

“这东西虽好,却要用铜来做。要是用一般的铁,怕是远远达不到这效果。”

“铁的也不差,”这件铜喇叭,是周复生专为赵扩订做,由周必大上交。周必大试过他的铁喇叭,知道效果:

“用铁皮做的喇叭要大些,声音的确没铜做的大,但也很实用。以后宫里的各种仪式、军中所用,全都可以派上用场。周复生愿意办一个喇叭坊,专门生产喇叭,每年朝廷所用的喇叭,他负责免费生产,只需朝廷给制作喇叭的材料即可。”

“准奏,”赵扩以为这是大好事,根本不知道周复生想用这东西来换铁料。以后周复生的厂多了,需要铁料的地方很多。就算与余庆林的关系再好,对方怕也供应不上。

满大殿的人,火气最大的要数韩侂胄。见他们也不关心一下案情,吹起周复生的喇叭来,忍着怒气说:

“皇上,杀害同平的凶手还未抓到。如今京城人人自危,就算是普通百姓出行,也要叫上三五人。一些富有之家,出入更是成群结队。皇上,若再抓不到凶手,京城必将大乱。”

赵扩呆了呆,他没想到韩侂胄会说出如此话。韩侂胄想为侄儿报仇,亲自负责这件案子。以韩侂胄的个性,说出这种话,分明是自己已无能为力了。还在想,一个长着八字胡的年青人站出来:

“臣周端朝弹劾韩侂胄,为了替自己侄子报仇,在京城大肆抓捕百姓。如今的京府大牢,早已是人满为患。弹劾沈继祖、张岩身为监察御史,不履其责,韩侂胄动用军队抓捕骚扰百姓,如今京城百姓皆如惊弓之鸟。他们为了讨好韩侂胄,视而不见。臣请皇上,将这三人革职查办。”

“一派胡言,”一个中等身材,长着一张椭圆形大脸的中年男子站出来:

“皇上,刚才韩相说的皆是事实,前有蔡风行被杀,今有韩大人。再不将凶手绳之以法,下一个又不知道是谁。乱局之下,必须严法。凡可疑之人皆不能放过,这是对皇上、对百姓负责。周端朝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如此不顾大局,他才应该被革职查办。”

“臣附议,”中年男子的话说完,好几个官员出来附合。这个叫周端朝的官员是个保守派,周必大没有当看客:

“皇上,周大人也是为了我大宋好。凶手当然要抓到,但这样抓法的确不是个事。如今京府衙门抓了那么多人,可曾抓到凶手?”

老大级别的发话,下面一些散兵还算懂规矩。韩侂胄盯着周必大:

“周相,你的意思是将那些嫌犯都放了?要是不这样做,依你之见,怎样做才是个事?”

周必大的智商非常不凡,他可能见赵扩一直没得发话。韩侂胄问完他没回答,看着赵扩。

赵扩想了一会,动用军队抓人是经过他同意的,要不然韩侂胄也不可能动得了,他开始也觉得这样做很不错。现在凶手没抓到,还多出个骚扰百姓的罪名。他虽没去民间看,在宫里那些太监不是吃素的,自有人替他体察民情。越想越头痛,扫了眼下面的众官员:

“众位爱卿,京城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知道,连出了两次暗杀。第一次蔡风行,第二次是韩爱卿。要是再抓不到凶手,只怕这种事以后会越来越多。你们谁有更好的办法皆可提出,无论到时候用不用得着,朕都不会责怪你们的。”

两方说的话都没太过夸张,韩侂胄说的也是事实。第一次蔡风行被杀,不少官员还不觉得,杀朝廷命官是杀头抄家的大罪,大家都不认为谁有那么大的胆子。现在韩同平被杀,大家慌了。招护院的、结伴同行的等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此时朝堂终于和谐了,一时间谁也没说话,连韩侂胄这种方式都没抓到凶手,虽说些无用的赵扩不会怪罪,有损自己的面子。过了好一会,一个身体健硕、大眼高鼻的老者问韩侂胄:

“谁也不会无缘无故杀人,总有些目的。韩相,不知你有没有审过那些有杀人动机的疑犯?”

满大殿,这个老者最有有资格发言。他叫彭龟年,是刑部尚书。虽不是与韩侂胄一党,对方毕竟在帮自己查案,韩侂胄说:

“有五个嫌疑犯,审了四个,另一个虽未审,看样子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小。”

彭龟年摸了摸胡须,想了想说:

“这样都没能审出,莫非凶手来自外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