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七十六章 大婚

北伐天下志 第七十六章 大婚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大雪笼罩着整个临安城,一些高楼树梢,已换成白色的素装。大街小巷除匆匆的行人外,只有一些小孩在外面迎接瑞雪。

在维民街口,一辆马车冒着风雪驰向平治街。快到平治街口时再也无法前进,从马车上走出两个穿着风衣的女子。

“小姐,这里虽热闹,和上次童车坊弄活动时比差了很多。今日是周公子大婚,为何他不搞些活动,让这里更热闹些?”

来人是秋娘和她的贴身丫鬟晴儿,在她们面前起码有几百人。这些人一点不畏寒意,在童车楼前摆了数十副桌凳,上面摆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酒菜,虽简单却十分喜庆热闹。秋娘扫了一眼,带着几分感慨说:

“正因为今日是周公子大婚,他才不需要搞那些虚伪的活动来助兴。就算是男儿,人生又能有几次新婚之喜?”

“当庆王府的女婿,周公子怕是只有这一次婚喜了,”晴儿指着商楼:

“周公子好像没在外面,小姐,我们到里面去看看。”

里面有些挤,一楼的隔墙全被撤除,十几个穿着红色新衣的小孩,一个个背着抱着包袱,在让出的过道两边等候。更多的大人在她们身后,三五成群议论纷纷,显得十分嘈杂。秋娘两人进去后,几个大人小孩朝她们迎来。

“秋姑娘来了,快到外面坐吃顿便饭。”

“我们吃过饭了,”秋娘朝认识她的郑氏回了一句,将一个紫色木箱递给郑氏:

“今日是周公子大喜之日,这是我一点心意。”

郑氏知道秋娘在公堂上帮过周复生,没有拒绝,接过木箱后对秋娘说:

“周先生在上面,他们马上去庆王府接亲。樱子,带秋姑娘上去见见周公子。”

樱子不认识秋娘,见对方装着虽不凡,一点没架子,一见面就多了几分好感:

“哥哥在上面,我带姐姐上去。”

二楼只有十几人,周复生在小厅中正在与众人商量。他今日穿着一套黑色圆领衫,中间开扣,裤子有些紧凑,中间还有一道笔直的折线,整套衣服十分合体,显得既庄重又不失英俊。

这是周复生按后世的款式设计的,周复生的美术功底很不错,只需将前后样式画出来,再传授几句。凭现在一些经验老道的裁缝,要制作出来并不难。

谁也没见过这种款式的礼服,只看这套衣服,就让秋娘两女眼睛一亮。还未回过神来,周复生已走到她们面前:

“为我的事,打扰到秋姑娘了。”

周复生不知该如何说,他结婚没通知秋娘,并不是为了避嫌。事情已经过去,他现在并不怕被人翻旧帐。对秋娘他没什么特别的想法,除感激外,还有些可怜对方。秋娘朝他还了一礼,看了四周众人一眼:

“今日是周公子大婚,是我们打扰了。秋娘只想亲口祝福周公子,祝周公子与和靖郡主百年好合,福寿安康。”

在下面的郑氏将木盒拿到汪鹤年那里,汪鹤年见木盒上什么也没有:

“这是谁送的?”

今日是周复生大婚,汪鹤年和贾纲在这里记收礼金。二楼的库房堆了不少礼物,每件东西皆有记录。这方面汪鹤年很熟练,一点不会出错。

“是秋娘送的,”郑氏轻声说:

“秋娘就是蔡风行以前的小妾,蔡风行虽死,他的那些家人对周先生很不错,蔡伦三兄弟这次也都来了,还派来不少车马帮忙。怕是秋娘看在周先生帮过蔡家,才来这里送些礼走动。”

贾纲接过木盒,四周看了眼没看到写有什么纸条,一把将其打开,里面出现一尊其白如雪的玉观音。

汪鹤年吃惊站起,仔细看了看玉观音,这尊玉观音有半米高,身上毫无瑕疵,十分反光,光源照在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乳白色光芒。身上非常光滑,仿佛是天然形成。连捧着玉瓶的小手五指,也雕刻得栩栩如生。

“这是极品和田玉所刻,价格起码上万两白银。太贵重了,你去拿给周先生看看。”

“啊!”郑氏惊叫一声,她只是觉得这尊观音很好看,一听上万两白银,小心翼翼将木盒盖上,捧着朝二楼走去。

此时秋娘已经离去,周复生看着打开的玉观音,叹声说:

“蔡家退还给她的银子,怕是她全用在这尊观音身上了。将它收下吧!以后我会想办法还她的。”

上午未过,平治街口,二十多辆系着红布、宽畅大气的马车排成一排。左右各有五十个骑着高头大马、手拿长枪、穿着统一的青壮年男子护在两侧。让前来恭贺的众宾客纷纷侧目,有不少人干脆离开饭桌,围在队伍四周。

三十多人组成的锣鼓队顶在最前方,一道铜锣声划破长空,大部队缓缓朝前方走去。

周复生骑着他那匹子弹,独自行走在众车马的前方。子弹仿佛知道今日是大喜之期,昂首挺胸,走在风雪中十分神气。可惜风雪太大,走出维民街后,大街上的行人少得可怜,没多少人观顾他们。

在马车内的众小孩毫不在意外面有没有人,一个个十分兴奋。在第二排马车内的小布丁抱着一个大包袱,问旁边的刘樱:

“樱姐姐,我们以后住在庆王府,还能不能去平治街?”

“当然能,”刘樱笑了笑:

“以后除学习时间,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

小布丁松了口气:“郑嫂她们人很好,我也不想离开她们。我想住在庆王府,没事就去平治街那边帮忙。哥哥新买的三块地已开始动工,就算只是去为大家端茶倒水也好。”

“要去也过几天再说,”刘樱想得很多,轻声说:

“庆王府不比得在平治街,听说那里有很多规矩。我们初去,要多学那些规矩,别到时候给哥哥丢脸了。待在那里稳定后,我们再去平治街那边帮忙。”

在另一辆马车中,马友才的妻子陶玲和孙燕两人,身穿一套相同的崭新裙衣、头发盘结,两人虽只有十几岁,看起来已有几分少妇的成熟。孙燕带着几分忧虑说:

“周大哥让我们管造纸坊,你们管印刷机坊。这两个作坊可比不得童车坊,又是才起步,我们又没什么经验,我怕有负他所托。”

“没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保密。”陶玲比孙燕夫妇先投奔周复生,比她们有信心得多:

“相公说了,去外面招些可靠的人,以佣奴的身份将他们买死,以后让那些人掌握核心技术。现在有庆王府那边支持,资金方面我们不用担心。暂时将王喜她们抽出来帮忙,只要那些技术不外流,我们绝不会将事情办砸的。”

二十多辆马车,各坐着一些接亲的宾客和去庆王府的孤儿,每个人怀着不同的心思,没过多久,前方传来一阵阵爆竹声,马车缓缓停下。

“庆王府到了,”大家从马车中走出,见前方阵阵烟雾中,围了不少人。地面铺着一张红地毯,大门口仅留下一个供人行走的通道。一个老者带着一群女人来到周复生面前,朝他拜下:

“拜见姑爷。”

一番复杂的礼完,周复生来到庆王府主厅,这里不但有吴氏三女,左右还坐了二三十人。赵佳穿着他设计的婚衣,一张红盖头将头遮住,只能看见高耸的头部,戴的凤冠也难见其真容,被留玉两个丫鬟扶着。待他进来后,外面一道大喊声传出:

“新人拜天地。”

周复生并非什么都不懂,他在平治街请教过汪鹤年。走到赵佳身边,一起走出大厅,向天地叩了三个头。回到大厅,拜完赵氏祖宗排位后,朝坐在中间的吴氏拜下。

吴氏今日红光满面,脸上堆满了笑意。她以前对周复生只是欣赏,欣赏周复生对赵佳的关爱。后来周复生计赚金使、抓住杀韩同平的凶手,这些事满朝文武都不能摆平,却被她的孙女婿搞定。再挑剔之人,也挑不出半点不满。

一对新人叩头敬茶完毕,吴氏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拿出几本厚厚的书册递给周复生:

“复生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庆王府这点家业,我可以将它交给你了。希望你与和靖能恩爱与共、白首到老,为你周家开枝散叶,将庆王府这份家业传承下去。这是庆王府人员名册和家产帐簿,以后就交给你们自己去打理了。”

除庆王府三个主人外,大家都没想到,在周复生入赘的第一天,吴氏就将大权交给周复生。这在京城豪门大族中,几乎难找出第二家。

周复生心里十分感动,他猜到几分,可能庆王府怕他入赘有什么想法。又认可了他的能力,干脆早点将家业交给他打理。他没有推迟,接过三本书册:

“奶奶放心,我与和靖定会恩爱与共,此生永远不离不弃。”

周复生只说出与赵佳的事,虽没说发展家业之类的,许多人对他的能力都不怀疑。现在有庆王府的雄厚资金,凭他的脑袋,怕是要在京城商界有一番更大的动作。

第二个拜的是钱氏,钱氏带着一脸笑意,拿出一个玉盒,从里面取出一对纯绿色玉镯给赵佳戴上。又递给周复生一条镶了一圈宝石的腰带,对他提出一个要求:

“家业毕竟是身外之物,多少都不重要。待你以后儿女满堂,让一个孩子随庆王府姓,以完成成老爷他们的心愿,你看如何?”

周复生见这条腰带十分不凡,中间有块乳白色的椭圆形玉。里面仿佛有颗发光的灯泡,在一圈玉石中十分醒目。他还以为钱氏要介绍一下这腰带的来历,没想到当着这么多人提出如此要求?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没作多想:

“孩子随父随母姓都没什么,以后和靖生子,让他随和靖姓便是。”

周复生的回答让一些人很是感慨,他没说儿子要随庆王府姓,随母亲姓结果相同,意思完全不一样。随赵佳姓,除去自己入赘的弱势,保留了自己的尊严。只有吴氏三人没朝这方面想,见他答应下来,心里万分高兴。在她们心里,家业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庆王府后继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