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九十三章 封爵

北伐天下志 第九十三章 封爵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后世中学生也知道的基本常识,现在连太医也不知道。听到周复生如此安排,余家人只是有些惊讶。要不是医钟淑娟的事做不得假,宗太医怀疑周复生是不是来些混脸熟的:

“病人最是容易感染风寒,最忌受冷。按周大人所言,难道让余相吹吹冷风,对他的病反而有帮助?”

原本周复生说这些,他认为就算按照这样做,也不可能救得了余端礼。在他心里也有一种认为,怕真让余端礼感染到风寒,只会死得更快。既然说出来,只能接着忽悠:

“对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床上的余端礼也呆住了,谁也没想到,周复生此时会旧病复发,开始提问了?这话非常深奥,几人全都在想,结果不尽相同。宗太医想了一会才回答:

“食物,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人就会饿死。”

余端礼说话不方便,颇为赞同点点头。周复生朝上面指了指,大家还以为他要说房产之类的,很快听到一个正确答案:

“是空气,没有空气,人马上就会死,等不到你吃东西。”

可怜的宗太医满脸通红,还不敢有半句质问。周复生继续忽悠:

“你们将这里关闭得比大牢更紧凑,还生了炉炭火?如果余相得的是其它病,可能还能顶住一段时间。咽喉是呼吸之道,没有新鲜空气,只靠这一屋子的旧空气,你让他的病怎么能好?就算正常人也会被憋出病来。”

这些话通俗易懂,绝对有道理,余端礼干咳几声,费力说:

“周大人说得是,快将窗户打开,外面的门窗也都打开。”

忽悠成功,周复生又想到一个问题,在刚才的安排上加了一条:

“冬天的空气干燥,不利于呼吸之道。余相可在屋里生炉火,弄一口锅烧水,水中可加些药。水气蒸发,混着药被吸收到咽喉体内,一举两得,比直接吃的效果更好。”

谁也没有如此治过病,周复生的安排虽新奇,的确很有些道理。余端礼精神又好了一分,对周复生再无怀疑:

“庭芝,你们照周大人说的做。凡周大人说的话,不必来问我,一一照做即可。”

余庭芝两兄弟,送周复生和宗太医走出敞开着的寝室。来到大厅,见周复生这就要开溜,余庭芝赶忙叫住:

“周大人,父亲现在要用些什么药?煮的水里要加些什么药?”

难得将这些人忽悠到,周复生哪会说自己连人参也没亲眼见过?摸了摸下巴,发现还没长毛,一脸深沉又开始考试:

“宗大人,你们平时治疗咽喉之疾,所用何药?”

宗太医额头直冒汗,他在咽喉这一块,在众太医中也是很顶尖的存在,要不然也不会派来治第一丞相。周复生说的那些原理,连余端礼都懂,他更懂,越想越有道理,准备找几个人来做实验。已经在心里将周复生当成一位泰山级大师,不敢随意说出,挖空心思想了好一会才开口:

“若是普通成年患者:麦冬十五克、桔梗十五克、胖大海十克、甘草十克、板蓝根二十克、山豆根十五克、蜂蜜五十克。像余相这样严重之症,可取玄参十五克、麦冬十五克、金银花十克、板兰根十五克、石斛十五克、桔便十五克、蜂蜜八十克煎煮。”

宗太医说完,看着周复生又擦了把汗。宗太医说的这些,周复生只见过蜂蜜。装模作样考虑一会,微微点头:

“第二种药方不错,这样吧!刚才宗大人说的第一种药方,用来煮在水里。第二种药方煎煮,给余相喝下。照这样七天后,我再来复查。告辞。”

周复生不带一丝云彩说走就走,留下三个发呆之人,盯着空荡荡的大门,久久无法言语。

……

庆王府主厅,一家人高高兴兴坐在一桌饭菜周围,吴氏心情不错,问周复生:

“复生要不要喝些酒?”

周复生刚到家,按平时吃饭的时间算,现在都已经晚了。今日他是第二次上朝,大家的心情很不错。他知道大家为什么高兴,没有拒绝:

“今日反正没什么事,就喝点酒吧!”

“我去拿酒,”刘樱兴冲冲跑出去。赵佳问:

“你不是要帮助韩相查案吗?怎么没什么事?”

刚到家,周复生还没来得及给大家说。他笑着说:

“皇上已将那个案子交给我负责,但又让我治疗余相之病。他说了,先治病,至于案子可以慢慢查,我刚才已去过余相那里。”

周复生说出,吴氏三人一点不感觉紧张,王氏说:

“钟妃如此严重你都能治好,余相平时也没听说生些什么病,想来也不会比钟妃更严重。”

昨天吴氏三人听到赵佳说,周复生将钟妃的病治好,三人高兴到现在兴奋还未退。她们并不是要巴结宫里,主要是为周复生着想。

庆王要是没死,周复生就算什么也不做,当官封爵都不成问题。可现在的庆王府,完全是靠赵扩念那份亲情在维持。念的是赵家亲情,就算周复生是上门女婿,也不可能在仕途上对他有多大帮助。现在周复生将钟妃治好,起码在赵扩心里,已经有周复生这个人。

赵佳十分紧张,周复生除犯法和与秋娘之事,其它的都已坦白交待。周复生根本不会治病,只是懂些皮毛。

“皇叔为何让你去治余相?余相之病,自有太医负责。你又不是太医,治好一个又一个,他们真将你当太医了?”

“佳儿怎么如此说?”吴氏看了眼赵佳:

“余相的病比查案更重要,要是能救他,复生再当一回太医又如何?”

王氏也不甘寂寞,白了女儿一眼:

“母亲说得是,不说其它,待复生治好余相,他不会不感恩。以后复生在仕途上,有周余二相相助,谁也不能使坏。”

“完了,连家人都以为复生是神医?”赵佳暗自叹声,看向周复生。见周复生一脸无所谓,心中一喜,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轻声问:

“相公,余相是不是这里出了问题?”

刘樱从门外跑进来,后面的丫鬟抱着一个酒坛。周复生接过酒坛,将酒给大家满上才回答:

“余相的病很难治,脑袋没问题,问题出在咽喉上。他得了咽喉炎,还是非常严重那种。”

“咽喉炎?”这个新名词谁也没听过,刚到的刘樱十分好奇:

“哥哥,咽喉炎是什么病?难道比钟妃那种病还要严重?”

周复生昧着良心点点头,指着自己的咽喉:

“还要严重,这里得了病,里面的肉都肿了,咽喉被堵,仅能吃点稀粥和水,其它东西全无法下咽。你想想,只吃那些东西,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又能拖多久?”

刘樱捏着自己的咽喉,眼睛大睁,虽没说话,已经认可比钟妃的病严重得多。吴氏叹声说:

“民以食为天,年青人还好些,一个老人,就算顿顿吃人参汤,也支撑不了多久。复生,你有没有办法治?”

周复生不想骗家人,老实回答:

“没办法,但我已给余家出了主意,按照我安排的做,余相起码不至于比现在辛苦。”

真话谁都不想听,大家很失望,钱氏将话岔开:

“我们按你说的方法,清晨起来走路煅炼身体,饭后出去逛逛,这几天感觉要比平时轻松许多。你说的生命在于运动,看来很有道理。我们决定,以后扫地洗衣服那些活自己做,多做些运动总不会有错。”

“那些事就让丫鬟做也行,没必要自己做。”周复生大婚后的第二天,就教了她们一套养生之法。其实大街上的人都会。早上、饭后小半个时辰,三个时间多走多运动。没事甩甩手,扭扭腰。那套养生食疗还算新鲜,多吃蔬菜瓜果、稍微吃清淡些。府里养两头奶牛,目前货还未运到。

一家人吃完饭,没过多久,一个老熟人来府。

苏公公这是第二次给周复生宣旨,心境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现在他对周复生,既佩服又想讨好。他已经活了一甲子,虽然现在还算健康,老年人的病说来就来。万一哪天中了奖?求周神医的机会一大把。

所以他将两个小太监也打法走,只一个人来这里。还未宣旨,就堆满笑容给周复生贺喜:

“恭喜周大人,周大人妙手回春,治好钟妃娘娘之病。陛下下朝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奴才来宣旨,陛下言语间,对周大人赞不绝口。”

“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奖励,”周复生很高兴,他做的事虽不算多,但都是大功劳。比如彩票,真要是搞好了,才提两个等级他绝对吃亏。旁边的赵佳等不得,催促道:

“苏公公,快宣旨吧!”

苏公公没耽搁时间,三个老大只有王氏在,吴氏两人不想叩头,避到外面去。三人跪下,苏公公开宣:

“朕绍膺骏命:今有朝奉郎周复生,才德兼备。今封周爱卿为桐乡子,望卿秉持才德,再为我大宋建功立业。”

“封的爵?”周复生呆了呆,他没想到能被封爵,心里非常高兴。赵佳和王氏更高兴,王氏示意后面的丫鬟端上一盘银子,苏公公哪会接。在这些赵家人面前,不少太监都自称奴才。

“奴才一直仰慕周大人,岂能收王府银两?恭喜周大人荣升子爵,奴才告辞。”

苏公公很干脆离开,周复生问:

“桐乡子在爵位中排名第几?”

周复生以为赵扩要升他的官,没想到是爵。他现在还没了解这些,对爵位还很陌生。赵佳笑道:

“我朝爵位分为十二级,乡子也叫开国子,仅比开国男高一级。王是第一级,我的郡主是第五级。”

一番话将周复生的兴奋浇灭大半,他知道子没侯大,没想到宋朝的爵位如此多,他被封的仅是倒数第二?

“桐乡子每月有多少薪俸?”

结果让他更失望,赵佳说:

“以前食邑五百户,但只是虚数,实则只有一百多。现在我大宋开销大、税收也不高,侯以下的食俸都被取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