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九十六章 祸临玉清观

北伐天下志 第九十六章 祸临玉清观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关原开始还以为周复生的想法有些傻,受到他的认真感染,关原逐渐认可这个傻办法。

后院和前院有些相似,也是一个三合院形状。这里虽房门紧闭,能看出是他们的起居之所。两个凶手来到这里后,终于让关原和同来的几人惊喜万分。

只见两个凶手一脸震惊,押他们的人能清楚感觉到,两人身体在发抖。不等关原问话,几把刀架在两人身上:

“是不是这里?”

莫宗录看了眼另一人,闭上双眼,艰难地点了点头。关原立即发令:

“宋将军,快带人去控制住那三个道人,叫所有弟兄进来,搜查这里。”

周复生在后面听了一番关于后檐沟的知识,见转角处一个士兵点点头,知道关原已经带人进去,又将三人带到前面来。他准备去右边后檐沟看看,正在此时,姓宋的将军带着三人从后院跑出来。这个武将的脑袋明显不够用,带着一脸立功的惊喜,远远指着三个快要发怒的道士大喊:

“抓住他们。”

还好周复生带了五人来,有四人在三个道士后面。这声传来,三个道士从怒容转成惊容。不愧是师兄,孙道士撒腿就朝门口逃。另两个傻瓜完全没反应过来,被后面的两个军汉控制住。

孙道士哪能逃得掉,在门口守着两个人高马大的侍卫。见他居然敢朝这里跑,一个中年侍卫一步抢出,连武器也没用,一把将孙道士抓住。比他腿更精的胳膊勒紧脖子,再也动不得半分。

兴奋的宋将军跑到周复生面前,正要开口,周复生问:

“发生什么事了?难道这里是?”

“周大人真乃在世诸葛,”宋将军毫不吝惜夸赞:

“那个叫莫宗录的凶手已经承认,这里正是他们的藏身之地。”

后面的冯刚听到藏身之地几个字,被吓傻当场。孙道士也没好多少,只有最年青的赵壮大声抗议:

“你们是些什么人?为何要抓我们?我们犯了何事?”

周复生暂时没解释,带着三人来到后院。在最后排的一间屋子中,三人看到两个凶手。当时为了保密,这些人多少都易过容。冯刚赵壮虽对他们没什么印象,莫宗录和另一个凶手对他们有印象。

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麻烦,当时在审讯时,因为冯刚赵壮不是联系人,也没和他们直接接触,相互间连名字都不知道。

这里是常盛在负责,常盛听从汪四之言,也将容貌改了一番,只画了汪四和常盛的画像。这些无关之人,韩侂胄没问,他们也没说。要是韩侂胄更细心些,此案也等不到周复生来破。

此时莫宗录只想得个痛快,看了眼冯刚赵壮:

“我们在这里藏身时,这两个道人也在此,我们见过。”

关原和周复生一样,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冯刚两人身上。孙道士再聪明,此时也顶不住压力。他是清虚道长五个知情的手下之一,也是为清虚打探消息的人。见周复生没问话,关原走到孙道士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是不是这里的观主?”

孙道士被吓傻,一点不知内情的赵壮反应过来:

“我知道了,你们是不是汪师兄所说的那八个道友?”

汪四将自家小命看得非常重,又加上有周复生的提醒,非常小心,无论对谁都是鬼话连篇。送八个凶手来时,将他们说成他的八个方外之交。赵壮的话将关原的兴趣吸引过去:

“你口中的汪师兄在哪里?你们的观主是谁?”

这个小道士很单纯,到现在也不知发生何事。只以为莫宗录几人犯了什么事,将这里供出来。

“我望江观是清白道观,和这几人没任何关系。他们只是曾经在这里借住一段时间,本着同道一场,给他们煮了几顿饭而已。你们不要乱来,我望江观虽小,是玉清观的分观。要说观主,清虚道长就是我们的观主,想来你们也听过他的名字。要是你们敢乱来,观主绝不会饶过你们。”

“玉清观的清虚?”关原恍然明白过来。清虚的大名,在场十几人有大半听过。赶忙对周复生说:

“周大人,我们快回京。看来清虚观是金国一处联络点,这清虚道人,很有可能是奸细。”

……

唐朝敬佛,宋朝崇道。在临安京城内,道观并不少,连皇家也有专门的道观。在京城南街一处平坦之地,有一座石台高垒、没有围墙阻隔的建筑群。三面是五六米高的白色石台,只有东面才有石阶可上。在石阶口,有一座牌坊大门,上面写着“玉清观”三个大字。

在玉清观中间一幢三层高楼中,清虚沉着一张脸,在他面前,有两个青壮年男子。年青男子五官秀气、肤色白皙,要是穿上女装,不用多少修饰,完全可以男扮女装。

另一个壮年男完全相反,长得五大三粗,脸上身上的肉很多。虽穿着一套道袍,看起来更像是一尊怒目金刚。此时,这个壮道士正在向清虚汇报:

“我们按师父的吩咐,孙师弟已联系好一个富商,今早去了望江观,想来应该能卖掉那里。至于汪师弟那边,暂时没有他和常师弟的消息。”

“没有他们的消息,恐怕他们已经到那边享福去了。”年青道士冷笑道:

“师父,我就知道汪四靠不住,真不应该让他去与金使联系。也不知对丰王说了些什么,居然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现在他功德圆满,当然不会再呆在这里,肯定去了金国。要是不信,我们搜搜他的房间,定能得到一些线索。”

清虚想了想,从榻上起身:

“去他房间看看。”

三人来到楼下,没走多远,来到一排两层的楼房区,在一幢小楼前停下。这幢小楼大门上了把筷子长的大锁,房檐下蛛网交织、门上蒙上一层灰色的尘埃。

“将锁砸开。”

再大的锁也锁不住人,很快壮道士找来一把斧头,将大锁砸烂。三人从一楼检查到二楼。里面的东西不少,桌凳床被这些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几个箱子大打,里面还有些衣服。他们搜遍两层楼,壮道士不知从哪里找到一枚铜子,拿到清虚面前:

“师父,这是在桌下发现的。”

年青道人已经放弃搜索,秀气的脸被一层怒火覆盖:

“我们在这里一直为金国收集情报,现在倒好,功劳全算成汪四的了。他将所有值钱的东西全收走,绝对去了大兴。”

清虚哪会猜不到,脸色变得有些凝重,问壮道士:

“庆忠,有没有那件案子最新消息?”

壮道士虽有些呆板,并不是傻子,知道最新是什么意思。摇摇头:

“还是上次给师父汇报那些,韩侂胄抓了五个金人,好像关在殿前军营。消息完全被封锁,我们从官府那里也没打听到。汪师兄做事很谨慎,看来那些金人并不知道我们。”

“现在不知道,不代表以后都不知道。”清虚脸色稍缓,对两个弟子说:

“汪四这个叛徒,应该带着常盛去金国领功了。你们不要急,待孙同将观江观卖掉,我们也去金国。他先去有什么用?我们将放弃这里之责,全推到他头上,到时候看他如何向丰王交待。”

三人从小楼中走出,年青道人抬头看了看天,对清虚说:

“师父,已经到下午了,孙师弟怎么还不来?我去望江观那边看看。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在这里久呆。”

清虚颇为慈爱地看了年青道人一眼,点点头:

“叫上两个师兄弟和你一起去吧!若是孙同还未走,你们今晚就不要回来了,就在那里过夜。”

年青道人应了一声,并没有叫其他师兄弟。到住处换了套便服,走出玉清观。

清虚带着壮道士来到一座大殿,在这里的一老一中两个道人迎上。头发花白的老道人问:

“师兄,你叫我们来有什么事?”

清虚看了眼两人,走到主位的榻床上盘坐下。挺直腰板,双手合在丹田处。加上白须鹤发,颇有几分得道高人的味道。

“我本是游历到此的野鹤,幸得恩师收留,屈指一算已有四十余载。唉!人老了,已无精力管理它事。两位弟子本就是玉清观之人,精力胜我多也。我准备将观主之位,传与清风师弟。趁着还能动得,四方云游一番。”

“师兄何出此言?”老道抢在中年道人前说出:

“玉清观本为京城小观,师兄道行深厚,治观有方,始有今日之盛。我何德何能,怎能管理这么大的家业?还望师兄收回成命。若是师兄实在要去四方云游,我们可以代为管理。”

中年道人十分认可老道之言,点头附合:

“清风师兄说得是,玉清观能有今日,皆是师兄治观有方。师兄名振京城、广传于天下,玉清观不能没有师兄啊!”

清虚十分欣慰,清风说得不错,以前玉清观不过只是个小观,要不是他,哪有现在的辉煌。他虽拿着金人的薪水,在这里呆了四十多年,对道观和观中之人皆有很深的感情。不可能像他徒弟汪四那样,一声不响玩失踪。

“两位师弟不要说了,我意已决,这两天你们准备一下,该交的我会交给你们。”

清风还待劝说,从门外跑进来一个年青道人,急声大喊:

“师伯师父不好了,外面来了大队兵马,将我玉清观包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