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樊若水的

大宋第一太子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樊若水的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29 来源:笔趣阁

“若水好久不见呀,你是越发的壮实了,看来你这一阶段是吃了不少的苦呀。”

赵旭看到樊若水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樊若水也是受宠若惊,自己终于见到了赵旭。

“草民樊若水,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樊若水自己的现在的赵旭身份不一样,自己必须要行礼。

“若水你一直是我的兄弟,怎么行此大礼呢,还是叫我大哥吧,要不然我们就没有办法交流了不是吗?”

“赵大哥,绾绾姐姐,我来投靠大宋了,不是直达你们要不要收留我呢?”

樊若水弃南唐而归大宋,这就意味着樊若水从此将要背上一个不忠不义的罪名,因为这个时候的国家观念还是比较重的。

投靠大宋也似的他犹豫不决,但为了给自己谋一个出路,他最终还是克服了思想上的矛盾和内心的痛苦,断然北归宋廷。

听说赵旭此刻正在荆湖他毅然来了荆湖,他也是从江正的口中得知自己的赵大哥正是现在大宋的太子,所以他很快来到了这里。

其实即使赵旭不是太子,樊若水也打算投靠大宋了,因为南唐确实令他失望了。

他后来的回忆录中也有关他为什么要投靠大宋的一些原因,这也说明了他当时的心理。

樊若水经过一番潜心思考,他以为,赵匡胤在北方立国,至今已有好多年,先后已灭掉荆南、后蜀和南汉等南方诸国,地盘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强。

这统一天下的应该就是大宋了,特别是南唐真的让他失望了,特别是李煜居然因为一个女子,直接的将自己给关了起来。

现在大宋的军队已经开始对南唐懂事了,南唐也已经成了他的瓮中之鳖、刀下之鱼,只是苦于长江天堑之阻隔,最近才不能突破这防线吧。

因此他想:“大江无桥可渡,宋军就难以攻取南唐。若能用竹筏、大船架起浮桥渡兵,帮助宋廷完成一统大业,岂不正是大丈夫扬名振声之举吗?”

想到这一层,樊若水积极筹划起来,决心一定要拿出一个最好的架桥方案,作为自己北归的见面礼,去呈现给送朝廷。

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大胆设想,但要实现并不容易。首先,这浮桥架在何处最为合适?

这个难题就曾让樊若水数日来茶饭不思,彻夜难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他决定亲自去考察一番。

也幸亏他读过不少地理方面的典籍,他又长期生活在长江边上,因此对长江渡口、圩堰、关卡、要塞等无不了如指掌。

于是他直接来到了江边,开始去考察了,樊若水经过一番认真的考察和周密的分析比较,樊若水认为,采石江面比瓜洲江面为狭,可作为架设浮桥的首选地点。

然而又一想,采石江面“惊波一起三山动”,要在这样一个“甲险塞于东南”的奇险的地方架设浮桥,不是说的那么容易,那是困难重重呀。

要架桥,不仅要事先测量出江面的准确宽度,没有宽度你还架什么桥,樊若水又想去测量江面了。

樊若水要测量的是采石矶,不过这采石矶是是南唐的军事重镇,南唐有很多的军队驻扎在这里。

在南唐驻军的眼皮底下,要测量江面,建造浮桥固定物,当然不能公开行事,否则不仅不嫩成功,樊若水也可能被杀掉,所以樊若水只能设法暗中活动。

这采石矶旁边有一个广济寺,藜里面全部都是和尚,借助江正关系,樊若水向广济教寺捐献一笔资金,建议用这笔钱在牛渚山临江处凿石为洞,洞中建造石塔,供奉佛像,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平安。

广济寺的方丈妙理法师,一听这不错呀,这是造反百姓的好事呀,当即还夸奖了樊若水。

这个时候然若水樊若水又毛遂自荐,亲自督工建造。不到两个月,即顺利完工。

这一工程的告竣,竟令广济教寺的佛徒众僧对樊若水无不刮目相看。可是又有谁能想到,樊若水这样做,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樊若水这样做的原因。

灯塔既可以给渔民指路,更加的是可以给宋军指路,不过此时也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一点。

樊若水做了好事,他这个是想去当和尚,这寺院当然愿意了来到采石广济教寺当了一名和尚。

其实樊若水看中了广济寺的位置,这个广济教寺位于牛渚山南麓,南唐时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是江南远近闻名的一大禅寺。

樊若水怎么会去当合适,只不过想借此身份掩人耳目,以利于他考察采石江面而已。广济教寺的住持妙理法师对樊若水十分关照,还不是因为樊若水捐赠了一个灯塔

他在寺院里没有多少事可做,出入也很自由,这就使他有机会经常到牛渚矶边察看地形,并暗自绘下图纸,标上记号。

有时他还以垂钓为名,划着小船,带上丝绳,寻找隐蔽处,将丝绳拴在牛渚矶下的礁石上,然后牵着这根丝绳划到西岸,用这种办法来测量采石江面的宽度。为求其精确无误,樊若水在采石江面如此往返数月,测量十几次,竟然神不知鬼不觉。

樊若水在采石暗中活动了数月,在获取了采石江面有关的水文地理资料后,他最先是向李煜呈现的,只不过李煜上伤了自己的心。

樊若水向赵旭献上平南策——“请造浮梁以济师”,并呈上他亲手绘制的《横江图说》。

赵旭慢慢打开这卷《横江图说》,见采石横江一带的曲折险要皆一一标明,尤其是采石江面的宽度标注更详,顿时龙颜大悦,喜不自胜地说道:“今得此采石详图,南唐李煜小儿已尽入我袋中了。

“若水你还好样的,大哥没有看错你,李煜不是看不起你吗,这样我就任命你为曹彬的副将,协助曹彬攻陷南唐,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没又告诉你,以前怕你承受不住,先可以告诉你了。”

赵旭看了一眼,樊若水送上的《横江图说》也是十分的高兴,这可是生了宋军不少的事情,按照这些搭建浮桥的话,南唐就如探囊取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