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询问统一策略

大宋第一太子 第一百九十一章 询问统一策略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29 来源:笔趣阁

内廷的宦官不得干政,这是前几代的教训,宦官干政的王朝哪一个是有好下场的。

许多强盛的王朝局势因为宦官的兴风作‘浪’才导致的衰败,这一点赵旭比谁都要清楚。

所以他才说出宦官不得干政,否则诛九族的,这不是看不起宦官,这是防着他们。

宦官本身就是心里残疾,本来这些宦官被阉割之后,心里绝对是有怨气的。

不为别的,就是说现在的时代都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伤的。

你倒好自己身上少了一件零件,这对得起你的父母吗,不能吗?这是你不孝。

你已经是一个身体不健全的人了,已经不能称作为一个完人了,死后也不能被埋进祖坟,这也是很多净身的太监都把自己的东西留起来,以后死了好进祖坟。

再者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太监会有后代吗,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有后代,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呀!

很多的太监是从下就净身了的,哪里会有什么后代,这也是他们心里的一块病。

正是有了以上的种种菜导致太监个个都是‘阴’阳怪气的,这跟他本身有关。

但是更多的是和他们的‘性’格有关了,他们既然是不健全的人,自然有其他的追求。

美‘女’如云他们是享受不了啦,那么剩下的就是权力和金钱了,这两人是他们最热衷的。

他们其他的追求又不能去享受,那么就只能去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了。

他们对于权力的渴望就如苍蝇闻到腥味一般,就是这么的渴望,他们得到权力之后就会胡作非为。

按照赵旭的理解这可能和他们的心里变态有这极大的关系,这一点是肯定的。

“好!好!好!”赵匡胤听到这里也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自己的赞美的语言。

三个好已经说明了他是赞同赵旭的这一提议,其他的不说就是太监专权这一条赵匡胤也是从历史的记载中看到了不少,朝廷和民众受到了多少的毒害。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极力的限制和防止宦官专权,根本就不让他们接触政治的东西。

要不然刚才也不会这么敏感,还以后是那一个小太监这么胆大妄为呢!

可见他的心里根本就是不放心那些太监,还是平时多防着点好,这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

“宦官不得干政,这一点说的不错,我大宋朝就是要这样规定,不能给那些太监以可乘之机。”

赵匡胤拍板了,这一点是他明白,防微杜渐,自己绝对不会给身边的太监任何的机会。

所以宫内的总管张德钧现在都接触不到什么机密了,这一点就是赵匡胤故意而为之的。

“想想前面多少朝代是因为宦官最后而灭亡的,所以本朝要更加的引以为戒,这一条规定也要谢我赵家的祖训之中,永传后世。”

赵匡胤没有说将这一规定写进律法之中,而是先说要写进赵家的祖训之中。

这大宋的天下,是他赵家的天下,所以首要的身为赵家人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不能忘记了。

也就是说只要是赵家的江山在一天一定要记住这个规定,即使是赵家的人不当皇帝了,这条规定依然躺在赵家的祖训之中。

“虽然宦官们并不一定都是心怀叵测之人,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这些事情,所以我建议还是写进律法中的好,让文武百官都是知道,进而也可以监督执行。”

这就是赵旭的建议,他知道再好的建议不执行也是没有什么用的,那也会成为一种没有用的政策,还不如让大家来监督。

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即使是你皇室违背了,也有大臣出来极力的阻止不是吗?

毕竟赵匡胤是第一代皇帝,他制定的所有东西以后都会成为祖制,所有的人都要遵守。

所以现在他在位期间制定的政策,他的后代一般都是不会违反的,即使有违反的迹象,大臣们也是不愿意,也会冒死的去阻止的。

“好,朕也有此意,就在我们大宋的律法之中加入这一条。”赵匡胤决定了。

这件事也不用和大臣们商议,这样的事情只需要皇帝决定就行了。

历代以来大臣们对宦官们的印象都是不怎么好,自己等人去拜见皇帝还要经过这些个太监通传。

如果太监们心情不好的话,还不一定会给你通传,这样的话,你只能在外边干等着。

不是皇帝不见你,而是人家皇帝根本就不知道你来了,还怎么见你,这也不怪皇帝吧。

所以朝廷的大臣们是对这些太监没有好脸‘色’的,但是当面还要陪着笑脸。

他们比皇帝还要爬宦官当政,宦官当政对他们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再说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也是耻于和这些太监为伍,认为和这些太监同朝为官绝对是他们的耻辱。

现在皇帝要出台一项不准宦官干政的规定,要写入律法,绝对是没有一个人会阻止的。

阻止干啥?这是对自己等人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要阻止呢,我有‘毛’病我,不能阻止。

所以赵匡胤根本就不担心大臣们会反对,他们不仅不会反对而且会全力的支持。

‘门’外的宦官根本就不知道因为一件小事就让这皇帝父子两个出台了一个队他们不利的规定。

这件小事就是皇帝以为是一个小太监翻阅自己的奏章,大声呵斥,谁知道这个不是小太监,而是当朝的太子。

当朝的太子呢,因为这件事情想到了前朝的宦官专权问题,进而提出了要限制宦官的问题。

本来就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可是就是这么巧合就凑到了一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撞上了。

这一撞上不要紧,就注定了宋朝的宦官是不能参政的,这一点贯穿整个宋朝也没有出现。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这个夜晚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使得以后的大宋没有了宦官的威胁了。

父子两个商议好这件事情之后,赵匡胤喝一口热茶继续道:

“你这么晚来,不会只是来看看朕吧,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嘿嘿,还是父皇最为英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赵旭小小的派了一个马屁。

“臭小子,少拍马屁,朕不喜欢只一套,有屁快放。”

说来也奇怪,赵匡胤觉得只有在这个儿子面前,自己才觉得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父亲。

所以在他面前说起话来也像极了一个普通的人,连一些粗鲁的话都能说出口来。

赵旭看了看御案上面的一杯茶,自己还真的是有点口渴了,说了这么多了,能会不口渴吗?

“来人,张德钧让人给孤送来一杯茶,不,是两杯,皇上的这一杯也快;凉了,快点。”

外面的张德钧听到这里连忙吩咐下面的小太监去做了,而赵旭却老神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似乎是说,这个茶不来我就不说,还示威‘性’的看着赵匡胤,真不明白这家伙脑袋里是怎么想的。

他还真是这样想的,张德钧让人送来茶水之后,他慢慢的品了一会,在赵匡胤充满怒火的眼神下,才开始慢慢的说起来。

“父皇您的理想是什么?”这是赵旭开口的一句话,他问的是赵匡胤的理想。

赵匡胤也是‘摸’不着头脑,寻思着你问我这个问题干啥呀,难道你就是为这件事情而来的。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朕的理想,朕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统一天下,完成大分裂的再一次统一。”

说到自己的理想赵匡胤是豪气万丈,这是他毕生的理想,他也一直在为之奋斗。

以前是辅佐周世宗柴荣想‘荡’平天下,而现在他自己成为了皇帝,自己想要一统天下了,这是他年轻时候的梦想。

一个伟大的梦想,他想结束自唐末以来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国家。

这就是他的理想,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丝毫不敢懈怠,勤勉终日,为的就是自己的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和赵旭猜得不错,赵匡胤的理想果然是统一天下,这一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有所改变。

这一点赵旭早有心理准备,如果你说不是,我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面的谈话了。

“父皇身为开国的明君自然是有这样的理想,这是我大宋臣民之福气呀。”

这不是赵旭拍马屁,而是他发自内心的,没有这样的理想还能称为明君吗?

“那父皇你既然想统一天下,面对这周围的许多国家,你有什么策略没有?”

一统天下并不是嘴上说的,不仅要有强大的实力,还要有一定的策略。

这不是蛮干,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不能不有所准备,不能像没有头的苍蝇四处‘乱’转吧。

赵旭问的是统一的策略,也是问的赵匡胤的统一的打算,统一的步骤。

说细一点也就是你想怎么去征服,这周围的国家,您总要有个计划吧。

这是国家的战略决策统一的策略,其他大臣心里可以没有,可是皇帝你心里总要有个谱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