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六章 高平之战前

大宋第一太子 第六章 高平之战前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29 来源:笔趣阁

read336();

这个消息是李筠送来的,同时也证实了当初赵旭打探的消息的正确性,大败还是李筠轻敌所导致的。

柴荣刚封赏完赵旭,正和赵匡胤夸赵旭呢,就接到了李筠的奏章。看完之后的柴荣,脸色阴沉。

柴荣怒不可遏,将奏章狠狠的摔在地上:

“这个李筠,辜负了朕对他的信任,将北部边疆就交给他,他怎么能这样的轻敌,让我大周损兵折将,来人下旨,免去李筠……”

“陛下保重龙体,请息怒。”说话的是有官场不倒翁之称的宰相冯道。

柴荣看到他,怒气稍稍的压了下了去,毕竟冯道资格老,世宗也要给他三分薄面。

柴荣的脸色稍微缓和:“冯相,你有什么说的吗?”

“启禀陛下,现在不仅不能处置李筠,反而有更加的安抚他,这个时候北方边疆是不能再出现任何的意外了,万一,老臣是说万一陛下在这个时候处置李筠,他会不会……?”

冯道的意思很简单这个时候如果处置李筠兵败的责任,搞不好会把李筠给逼反呀。

柴荣毕竟是一代英明的君主,很快就稳定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在再提任何关于李筠暂时兵败的事情,而是和大臣们商议怎么处理北汉的入侵。

赵旭确是知道这个高平之战的。这个战争的引子其实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

这时候赵旭身边的高怀亮,问北汉为什么要攻打我们大周,何况北汉这么弱小,它能打过大周吗?

赵旭看了看自己这个喜欢的小伍长,不厌其烦的给他见了起来。

当年后周太祖郭威在宋州杀死刘承赟,自立为帝,建立后周。

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崇接到儿子的被杀的消息,刘氏宗族也没有什么人了,就说我儿子当不上皇帝,那就由我来当吧。

于是刘崇在晋阳即位称帝,他并没有改国号,仍沿用汉的国号,也就是历史上的北汉。

刘崇是打着替汉隐帝报仇的大旗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以后自然要给隐帝报仇了,但是后周兵强马壮自己也没有能力能胜过后周。

于是这家伙就想起了后晋高祖石敬瑭,自降身份,去向契丹求救,契丹也是答应了。

在郭威即位的第一年,契丹和北汉的联军围攻后周的晋州,但是遭到了后周军民的强烈抵抗,没有能够顺利的拿下晋州,反而损失惨重。

随着后周的援军临近,契丹率先撤军,北汉被后周的援军几乎是全歼,自此北汉元气打伤,多年没有恢复,不敢南下而窥测。

听到这里高怀亮好像也是有所明白了;“都头,这么说,北汉和我们是世仇呀?”

赵旭点了点头,又继续讲述此此次战争的缘由。

但是在公元954年,也就是广顺四年太祖驾崩当今的皇上,改元显德。

当这个消息让那个北汉知道后,北汉的刘崇高兴的一蹦老高,觉得当今主上年少可欺,卑躬屈膝向契丹请求出兵。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深入北汉打探情报的,可惜和我一块的兄弟没有一个人回来。当赵旭说到这里的时候,指甲狠狠的陷进肉里。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赵旭骨子里面都是个军人,始终都有军人的情谊,虽然那时候并不是这个赵旭,但是现在他接受了赵旭的身体也就接受了赵旭的过往。

兄弟你们放心我会再进北汉为你们报仇。

契丹也认为这次有机可乘,于是就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北汉会师晋阳,准备报上次的败北之仇。

后汉的皇帝也是亲率大军,和契丹的人马一块围攻晋州。

而驻守在晋州的昭义军节度史、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的李筠李将军。晋州被围困李将军并没有引起李将军的重视。

李将军却只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

事实证明穆令均只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凭借自己的两千人马,就将北汉的军打的节节败退。

穆令均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部下提醒他堤防有诈,被他训斥了一顿,指挥部队继续追击,心里想着这次打败北汉,朝廷即使不加封自己为节度使,也是个副节度使吧?

自己心里美滋滋的,下令部下全力追击。

而他的对手,则是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张元徽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勇将,不然也不会做到节度使了。

他一方面派人去调查穆令均的此人,另一方面积极的调兵遣将。

在得知穆令均是个好大喜功,却又有勇无谋的人,又只带两千人马之后,张元徽就专门为他制定了一条战略。

那就是佯装兵败逃走,引领后周的军队来追赶,然后引到自己所设的埋伏圈里到时候万箭齐发,就是一只鸟也别想逃走。

果然穆令均这个大条的将军中伏了,等到他注意到的时候,只见漫天的箭矢飞了过来,穆令均浑身像是带刺的刺猬。

随着穆令均被杀,士兵也打不被歼,晋州被占领。而李筠则是退回昭义军的治所潞州,只能凭借高墙厚院,来阻挡汉军。无奈的他只得向朝廷请援助。

赵旭说完,看着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原来自己刚才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声音,周围的士兵还有大臣都在注释这自己。

这时候赵匡胤却是慌忙的跪在了柴荣面前:“请皇上赎罪,小儿赵旭在驾前无状了。”

柴荣确实微微一笑:“匡胤呀,你小题大做了,赵旭你过来。”

正在发愣的赵旭慌忙跪在柴荣的面前:“皇上,小子君前失仪,请小臣治罪。”

赵旭刚被任命为营副指挥,已经可以称臣了,他在前世的时候也见过这一类的情况,知道这是君前失仪,老实的请罪。

到那时他的心里却想封建时代这是的,在皇帝面前大声说话都是罪了。

“赵旭你要说出是谁教你说那一番话的,朕不但不罚你,反而要赏你起来回话。”柴荣坐在龙椅上,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那股知道李筠兵败的怒气。

“谢谢皇上,那些是臣猜测的,臣有罪,妄议朝政。”赵旭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再次跪了下来。

柴荣却是来了兴趣:“哦,你说是你的猜测,你是怎么推测的朕倒想听听。”

“小臣在昭义军的时候,曾经知道穆令均的性格,而他又是李将军的爱将,我想此次一定是他好大喜功才失败的,而且臣曾经深入过北汉腹地,知道张元徽此人足智多谋,善用伏兵,所以臣才大胆猜测……”

“哈哈”柴荣从御座上面走了下来,亲自把赵旭给扶了起来。

“好个赵旭,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头脑,好从此以后你就跟在朕的身边吧,匡胤你有个好儿子呀,这羡慕。”

“陛下谬赞了,旭儿还不谢过皇上的恩典。”赵匡胤跪谢柴荣,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自己的儿子能跟在皇上的身边,那是多的福分,虽然美誉说品级,但是皇帝身边的人,还需要论品级吗。

柴荣起驾回宫后,后面的人一阵恭维庆贺。只有马军副指挥韩通拉住冯道问为什么陛下这么看重这孺子。

冯道告诉他:“赵旭说的和陛下奏章上面说的大同小异,这是绝密,他却能猜出来,却不由得陛下不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