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冠 > 第19章 重逢与合作

华冠 第19章 重逢与合作

作者:横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8:03 来源:笔趣阁

回到驻地。

李远叫来了二班长朝晖,让他安排学生的住宿,平时都是光棍的军营里住进了姑娘,安全还是得注意,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出了事,到时候不好收场。

成为姑娘们眼中英雄的兵们,显然还在飘飘然,李远一个人打十二个的壮举在兵中早就不是秘密。

所以,长时间以来有李远在,没有不开眼的闹事,伤兵都呆了一个多月,人多肯定嘴杂,互相扒老底,除了没开赌场,哪个军官的老底,都被手下兵们扒的差不多了。

回到宿舍,将杨平带回来的报纸,快速再翻动了一遍,今天还没有来得及细看,得把最近的局势弄清楚。

一夜无事。

天还没亮,李远叫起了杨平与二排长,安排他们两个训练队伍,让新过来的人先熟悉一下周边环境。

李远自己带着万川和德宏,跑步去昆山县城。

天刚亮时,李远已翻入留守处二楼,提着手枪,枪口向下。

华昌贸易公司经理达湘办室,复兴队秦一飞站在坐着的达湘对面,有椅子,没坐。

看见李远进来,忙让开到一旁,招呼一声就站到靠窗位置。

达湘照例抱怨:“能不能不要那么紧张,每次都神神秘秘的,别人都是从正门进来的,不用那么小心,赶紧把枪收起来,这里没事,鬼子那边也乱着呢。”

李远从达湘手上接过文件袋,正准备离开,达湘开口说,“有个事,李排长,请留一下。”

李远停下脚步:“这次,上头有新的命令,我们在沦陷区组织了锄奸队,主要是为了铲除那些叛变投敌的人,杀鸡儆猴,虽然你们任务是伤员收治,但前几天你们劫刑场的行动,上峰很满意,奖励了一百大洋。”说着,拿出一牛皮纸筒。

“况且你们现在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伤员再过两个月才能好,要去武汉,也是打鬼子,明人不说暗话,那边关系非常复杂的,人往高处走,李排子你觉得当兵能当一辈子吗,况且,无论我们在哪里,其实都是在为党国效力。”

现在留在沦陷区的部队非常多,留守处也不差李远几个人,只是李远行动的高效性,让复兴社秦主任如获至宝,这战斗力论进攻及配合,估计比自己有幸看到过的委员长卫队都不差。

李远沉默。

“现在,整个华东地区,我们行动队的人虽然也很多,但地方太大,另外还要收编组织那些溃兵,工作难度很大,很多溃兵走投无路加入了帮派,还有的,变成了土匪,老实讲,我们以前跟军队这边的合作并不是很多,现在上边的命令是要我们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而我们,人手也确实有限......”

有限个屁,平时耀武扬威,现在还在装大爷,鬼才鸟你。

“上次跟你们一起行动,秦主任对你们战斗力评价很高,所以,希望你们能留下来,我已经给上面打了报告,这是上边的命令。”说完递过一份文件。

李远接过后,看了一下:文件上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下的命令,大概意思:命令华东战区所有滞留在沦陷区的军事人员,服从军统命令,以军事打击日军占领区军事目标,截断日军后勤补给线为已任,任何投敌分子都是叛国,决不轻饶。

李远开口:“这好象不是军政部下的命令吧,作为军人,我们只执行军政部的命令或49军的命令。”

先是给大洋,再用命令压,李远并不卖这个帐,并在军政部后面加上了49军,意图再明显不过:要是你想乱来,我只认49军。

军方对才成立的军统并不感冒,**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就像国共合作,随时会拆台,军方大佬都自由惯了,谁也不愿意在自己头上再带个箍子,说白了,就是军阀作风,中央的搞的好,花花轿子大家抬,你要打压异己,那对不起,不陪你玩。

见李远不给面子,达湘没在意:“先不要着急,知道你在这儿后,苏州有个你的老朋友,大过年的都赶过来了昆山,现在就在隔壁,见一见?”

说完站起身,走到门边,打开门,伸出手“请”,没有问李远见还是不见。

李远有点疑惑,但也没有多想,跟着进了隔壁房间,办公桌上开着小台灯。

一个跟李远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正在看文件。

“王处长,人我带过来了,你们慢慢聊。”说完带上门出去了。

椅子上的年轻人站了起来看向李远。

李远有点惊讶,走了过去,张开双臂,与年轻人双方用力的拥抱了一下,互相擂了擂后背。

李远有些高兴,开口:“王进个混球,我说,你小子怎么到这来了,什么时候还混上个处长?”

“要不是从留守处汇报的文件上,看到有你的名字,还真找不到你,我一猜测就有可能是你哥老倌,问了达主任你的长相,那还能跑得了你,当年你在日本杀人后被通辑,第二年,我们那批人也回国了,前段时间一直在南京,沦陷后,我主动请求留在苏州,现在负责苏州行动处工作,知道你在这里的消息,昨天晚上就过来的,听达主任说你不大想跟我们一起干,我倒想看看老同学面子给还是不给。”

“军统就是复兴会改组而成,跟我有过节。”李远没有拒绝,说明了原因。

“听赵主任说你一直在东北军,也是,你从朝鲜那边回来,得经过东北,东北早几年工业基础不错,我猜你可能就在东北,没想到,你竟然没有进政府里做事,倒跑军队里去了,东三省沦陷后,就更没有了你消息。”

“那些兄弟都不错吧?”

“大部分在政府各部门,国家有难,略尽绵薄之力!”

“我现在情况,达主任都知道,他肯定也跟你说了,说实话,这么多年才混了个排长,主要还是对政府的**,军阀内讧不满,军队还稍好点,前几年因为看不惯复兴社打压自己人,就干了他们一票,差点又跑路,哈哈⋯”

“干一票?整整一个行动队,二十多人,无一活口!你可真够狠的!”王进看着李远微笑。

“嘿嘿,这就是军队的好外!换个人的话,早就被枪毙了!”

“你怎么脱的身?”

“找了个死囚顶了包!”李远并不忌讳。

王进跟李远不一样,他是真正的留学生,李远是勤工俭学,一起在法国学习,李远从小习武,王进修的经济,按理两人没什么共同爱好,常人倒罢了,偏偏王进身手也非常厉害,艺高胆大当然得惹事,对方请了打手,就是李远,双方都能打,都是中国人,反而帮了王进,都是能文能武,自然成了好朋友。

后来还是通过王进的关系,去了德国慕尼黑军事学院,对外称陆军学院,李远在欧洲,多呆了一年,回国后,找到外交部王进,安排跟着一起去了外交部驻日领事馆,王进是武官,李远化名袁礼,在陆军大学旁听,直至犯事回国。

“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如果我提出让你留在华东,你不会拒绝吧。”

“东北军已经日落西山,你面子不给好像不行,但得帮我找49军要张调令才成,准确讲我不太喜欢军统,政府除了军队其他部门没几个干净,净他M自己人搞自己人厉害,说到打外人,你推我我推你,先说好,我不参加对付中国人的行动。”这,算是答应了。

“汉奸呢?”王进问。

“那个么,好像不是中国人。”

“今天中午咱们喝点酒?”王进知道李远性子,重义气,识大局,在军队里以他的军事才华,当个团长师长都没问题。

“从日本回来我就再没喝过酒,部队里那么多当官的我都没破过例,你小子逼我破例?说好我就喝一点哈。”

“结婚没有?”王进笑问。

“别说我,你那个青梅竹马呢?”

“订了,去了米国,下个月回来!别藏着掖着,那个英国公主,你们不打得火热么?”王进追问。

“管你屁事!你再说,你被英国爵士追杀的事我告诉弟妹!”

“有什么大不了的,那狗屁爵士我迟早弄死他!”

“敢对老丈人下手,你牛!”

“你把人家甩了?”

“屁大点事儿,她回国了!我不想呆在伦敦,那地方人生地不熟,没意思!”

“吃干抹净就跑路?”

“别说的那么无耻,我们是真心相爱!”

“真身差不多吧!”

“我说你,出生书香门第,思想境界咋这么低?”

“我关心你,不行么?”

“弟妹号称吴县第一美女,什么时候能看到?”

“当然!你兄弟我一眼光能差么?”王进得瑟。

“那,她有没姐妹,介绍一个?”

“有,这事包在我身上!”

男人在一起,如果不聊女人,那么他们就不是真朋友。

两人从女人一直聊到现在局势,王进对国内国外局势的了解,远远超出李远的认知,很多都是民国政府机密消息,对于李远,王进根本没有过多的隐瞒,而更多的文字资料在苏州留守处,王进邀请李远过几天去苏州详谈。

一上午,达处长除送来早餐外,没再出现。

李远得到了华东特别是苏州昆山更多的消息。

当李远说到救的那些学生的时候,李远注意到王进的神色有些讶然,虽然他装的若无其事。

......

晚上,李远回到驻地。

火热的训练还在进行,李远并不吝啬,反而在为如何处理那批军械发愁,李远并不想把武器交给留守处,留守处的人武器装备有自己的渠道,而手下一排的子弹,现在看似很充足,可也是打一发就少一发。

现在缺少的是人手!

李远相信优秀的战士是靠子弹喂出来的,不是天天举枪训练,就能练出来的。

得抽时间出去活动活动,驻地人太多,迟早会引起鬼子的注意。

应王进之约,李远准备晚上去苏州,对于苏州,李远就陌生的很了,仅靠王进给的一份地图,起不了多少作用,得找个人带路,委婉的跟林根说了后,林根直接推荐了曾南。

中午时分,李远带着杨平、万川、曾南,一行四人,向苏州出发。

一行人走的南线小路,从驻地向北,到景村再转西到马庄、南盛。

全程三十多公里,时间差不多要五、六个小时,路上有鬼子汽车、**残兵,芦苇丛里还无数土匪,整条道并不算太平。

但是,江南土匪很少抢劫老百姓!

因为,即使土匪,根本不缺吃穿用度!

杨平在前面充当尖兵,李远跟曾南在中间,距离一百米左右,万川在最后,间隔也差不多一百米,大白天出行,都没带长枪,李远、杨平、万川每人只带了把M1911,藏在衣服里边腰带上,200发子弹。

现在的日军步兵,标准携弹可都是240发,曾南借的李远的勃朗宁,没有归还的意思,李远也乐得将剩下的三个弹匣全给了曾南。

李远跟杨平都穿的都是西装,背着公文包,包里有华昌公司介绍信,应付万一碰上的检查,万川一袭长衫,肩上搭了个褡裢。

公路两边大树林立,道路并不平整,一路上老百姓并不多,偶有鬼子车队经过,车上都架着机枪,并没对路上的行人有更多的关注。

傍晚时分,李远一行人到达苏州城东门,苏州内城,全包围式城墙,四周有护城河,河水不浅,城内到处有河流纵横,普通老百姓只能从城门鬼子检查站进出。

城外也到处是房舍,城门口挤满了人,形形色色的人等着鬼子汉奸的检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