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冠 > 第24章 走或留下

华冠 第24章 走或留下

作者:横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8:03 来源:笔趣阁

对于过来三个人,这帮人也特没脑子,这会儿还敢过来,哪会是普通人?

“几位好汉,我们是-路-过-的⋯”一字一顿,这可是暗号,李远“的”字刚说完,枪声就响了起来,拦路的几个人虽然警惕,但人全在黑暗中。李远可也没有担心会有误伤,当李远说“的”字的时候,杨平蹲得更低,默契。

虽然是黑夜,距离这么近,李远还是发现,这些人只有三个人拿枪,对面拿枪的两个人,像被高速的汽车撞上,胸口传来巨痛,就感觉意识在慢慢的消失,这是怎么了,要死了么?

杨平站了起来,看着那个刚才搜自已身的一个小个子,这人把他的枪给拿走了,但竟然把枪插在了腰上,一听到枪响,竟吓的坐在了地上,瑟瑟发抖,土匪对枪应该并不是很熟悉,杨平的手枪子弹没有上膛,从地上的土匪腰上取过手枪,拉了下,“卡搭”一声,对躺在地上的两个人胸口再补了两发子弹。

地上躺着的尸体都要打,太狠了。

刚开始这几个人从路边沟里窜出来倒确是吓了杨平一跳,六对一的埋伏,情况不明,才没敢轻举妄动。

后来发现,对方只有两支枪并且还没有开火,就基本不用再担心了。

德宏从地上把两只枪址了起来。

短短就两分钟,情势急转直下。

剩下的这四个土匪,目瞪口呆中,就这样就开枪了?还没报号呢。拿刀的人蹲在地上颤抖,手中的刀已经掉在了地上。“好汉饶命,饶命啊,我们也是迫不得已。上有八十岁老母........”

东北军没怂包,谁用枪对着我们,就干他娘的,话说完就是开枪的时候,见惯了生死,对死亡没有恐惧。

曾南跟了过来,胆子倒是不小,她这几天,对李远他们了解很深,听到没有再响起枪声,就猜测战斗已经结束。

李远对于怎么处置这帮土匪,并没有多少头绪,要么就地枪决,要么放了。

正好曾南过来,顺便看看她会不会去处置这几个人,又会怎么处理。

叫过那四个还在发抖的土匪,曾南开始了黑夜中的教育,什么国破家亡应该团结起来打鬼子,而不是把手伸向自己人,唯唯诺诺的几个小匪⋯地上还有尸体,这太吓人了...

李远听得有些不耐烦,接过话:“今天不杀你们,要怪只怪你们不应该把枪对着我们,都是中国人,把命留着去打鬼子吧,不要对自己人下手。”

说完,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尸体。

五个人就这样大刺刺的走了。

对于剩下的四个土匪,就像死里逃生一样,在李远离开后,路上尸体都没管,撒开腿就跑了。

......

回来后,李远安排人去了几次昆山,将城里留下的物资,全部转移出来,七九步枪有180多支,各种子弹,朝辉清点完,有点多,数字记不住了,反正有好几万发,十多个人都跑了好几趟。

那帮学生兵,男男女女四十多个,全部拉到芦苇丛里去训练,在屋后的树林里偷偷挖了两个大坑,把多余的东西包上油布,就地埋了。

渡头村这个地方,没几户人家,军统征用这地方的时候就考虑过,这儿的老百姓不多,鬼子打过来时逃难都走了,眼看,驻地就剩下三个伤员,伤愈的兵即将去武汉找49军归队。

军统达主任一直想要把李远这队人留下,可是到武汉要人的申请,一直没得到回复,军统高层也在考虑是否让东北军的人留在这里,四十九军本来缺人,军政部想往里掺沙子,就一直没把四十九军人员补充齐,节骨眼上谁也不愿节外生枝,就这样推来推去没有下文。

曾南从林根处得到梧桐指示:暂时留下,跟着**学习!

并指示学生们要利用这段时间提高军事素质,将来在华东建立根据地,组织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组织上南方游击队主力,开始向AH集结,用不了多久,组织上会将主力部队调进华东,这是国共合作达成的协议!

局势在不断恶化,鬼子在占领区,不断强化治安,得到可靠消息,鬼子近期将会对华东占领区进行清剿,对不服从鬼子的各种势力,进行清剿。

一些地方残军,投靠了鬼子当了汉奸,一些乡绅报着各种心思,要么当汉奸要么跟鬼子合作,并开始修炮楼封锁各反抗势力的活动空间,开始划区域强化治安。

这种情况下,李远决定留下半个战斗班,加上医务兵,照顾那三个还不能自由行动的三个伤员。

对于军人来说,都愿意回自己熟悉的军队,李远本来也可以走,但王进又传来了几次信息,有些事情还没有眉目,暂时留了下来,从军人角度,李远也想回到武汉,但是,这里还有几个兄弟、还有曾南⋯

若等到弟兄们伤好再一起走,现在人太多,本身就很显眼,王进又传来消息,提醒尽快向南转移,到定山湖地区。

其他人在杨排长带领下去武汉,朝辉拿出还剩下的一千多大洋,给每个要走的兵,十六个人每个发了三十块,剩下的全留给了李远,没人提意见,李远也没清点,让杨平收了起来。

在一个军政部留守处的人带领下,一行人带着短枪,消失在西边的树林里。

......

现在的渡头村,不是很安全,经常有一些陌生人在周围出入,距昆山城毕竟太近,鬼子刚占领的时候,只是占领了城区,对村庄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来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鬼子加大了对占领区的巩固。

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生存的基础越来越艰难。

能战斗的就这么五个人,医务兵也不是省油的灯,李远都不太清楚底细,反正是团里走的时候留下来的,有个绰号叫刽子手,据说在东北时,家里是开医馆的,后来因为给鬼子医病,他妹妹反而被鬼子给糟蹋了,为报仇一他把那伙鬼子一刀一刀的给剐了,后来一家里人也被鬼子杀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遇到撤出的49军,49军那时候番号还是105师,因为会医术,就加了进来,长城抗战的时,有次俘虏了十多个鬼子,被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夜间全杀光了,还没有任何证据,加上那时候都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也就不了了之。

百多号伤兵,死了两个,没有一个残疾,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杨勇带人走了已经三天。

一大早,冬天湿漉漉的冷气在不断的往厚厚的衣服裹着的身体里面钻。

远远的的雾气中,出现了几个穿着黑衣服的的人,在渡头村北隐隐出现,鬼鬼祟祟。

有些不平常,放哨的是学生兵,明暗双哨,向北放了五里,双岗,观察了一会儿,应该是鬼子的便衣队,其中一个顺着树林往回跑,报告情况。

“李排长,有情況!”一个漂亮的女学生气喘吁吁汇报。

“不要急,慢慢说!”

“鬼子的便衣队来了!”

“喝口水!”李远对外轻呼:“杨平,组织撤退!”

前几天王进那边传来消息,便衣队打头阵,后面就有鬼子清剿部队!

担架是早就做好,李远来到村口,学生兵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服从命令这块做的不错,李远的速成训练,效果非常好。

杨平提着抢猫着腰迅速的来到李远身边:“他们已经撤离,进了芦苇荡,伤员走水路,按计划向定山湖方向撤退。”

效率让人满意。

“德宏,你顺着河边去北面芦苇丛,侦察一下鬼子人数!”

“是!”

“顺伩通知哨兵撤退!”

李远在村口呆着,一直没有走,早就做好了撤退准备,对于断后更是轻车熟路,从东北过来,半数时间就是断后。

远远的,脚步声传来。

德宏带着一个青年飞快往回跑。

“报告排长,来的是鬼子和伪军大队人鬼子一个小队,伪军一个排,有迫击炮,正在整队,距离,三里!”

“来得倒是挺快!”

“先前几个衣人呢?”

“那小子开了一枪,吓回去了!”

“走吧,进村!”

时间不长,治安军先期抵达!

夹在中间的汉奸开始往村里喊话,投降优待,“大冬亚共容”的喊了半天,村里没一点反应。

鬼子终于到达,经常出来清剿,倒轻车熟路,立即做出进攻的架势,一般情况下,打两炮,里边的人就会出来投降。

然后鬼子对老百姓包围,威胁,如果没有反抗,抢几只鸡,发泄一番兽欲后就离开,目的是让老百姓畏惧!

如果有反抗,直接杀掉,甚至于屠村!

鬼子炮兵开始准备,汉奸喊的口干舌燥,跑到鬼子指挥官面前,嘀咕了会,萎锁的捂住耳朵。

没有试射,目标都没有,试什么试,随便往村子最大房子里打就成了。

鬼子连包抄都懒的去做,当然也有可能从村子后边逃跑,追击才有乐趣。

鬼子称之为狩猎!

几炮过后,村里还是没反应,鬼子少尉开始下令,让治安军去逐屋清理村庄,如果没人,就把庄子烧了,以绝后患。

治安军非常喜欢这个差事,经常可以发点小财!

几个穿黑衣服便衣队的人,跟着伪军一起,向村子里最大也最高的院子里进去,在大门口两边,往门缝往里看了半天,刚才炸了的炮弹也烟尘还没散尽,这房子最大,鬼子炮兵不炸这还炸哪?

有没有油水,暂时不清楚。

便衣队走在最前,发现屋里好象没人,先轻轻推了推门,没关,然后大摇大摆的推开门,门背后,好像冒起了烟。一个二鬼子可能是被收编的溃兵,经验丰富的多,可不傻,大喊:“有手榴弹,快卧倒”。

一下子倒了一地,手榴弹炸的有点晚,轰的一声巨响,没有人受伤,就是耳朵里嗡嗡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