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冠 > 第27章 错综复杂

华冠 第27章 错综复杂

作者:横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8:03 来源:笔趣阁

鬼子为了巩固占领区统治,达到对资源、人力的占有,对书香世家严家挺看重,并没有直接使用武力。

在鬼子看来,这些迂腐的乡绅上战场虽然不行,但却能够让鬼子的政令畅通无阻。

特高课对华东这些地主豪绅家族也挺头痛,因为这些有钱人,自建了民团、乡勇。

大的一家乡绅就组织有人枪六百多,都有一个营的兵力,也因为有钱,这些私人武装的装备,比中央军都还要阔气,鬼子目的是要威逼利诱,然后把这些人组织成治安军!

这些地方武装人员,缺乏系统的军事训练,战斗力并不强,说关键点就没上过战场没打过仗,鬼子倒也不怕他们搞什么小动作,他们的根在这里,跑不了,要是起什么异心,还随时可以剿灭。

鬼子眼中,这些地方游勇,只是会打枪罢了,不像正规军队,就像使用同样的七九步枪,一样的枪,一样的保养,都在维护使用,可战斗力却成十倍的差距。

更别说,就连职业军人,都会分老兵、新兵,打过大仗打过小仗,都有很大的差距。

军人,实际就是一个团体,一个人再厉害,也干不过千军万马,所以,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的鬼子,现在急于收拢这些势力。

特高课的行动选择在这是经精心布置,有了军统特工反水,知道了对于一般的乡绅,军统不会派高层人员来进行联络。

这次抓的个军统小头目,鬼子综合诸多资料发现甪直镇这个地方竟是最理想的选择,鬼子没有向严家透露丝毫信息,表面上看就是一般的鬼子特高课的人对地方人员的劝降,可是,还是碰了软钉子。

这次鬼子却不一样,并没有任务未完成的恼羞成怒,只是静静的等待,大有你不同意我就赖你家的架势。

特高课带的人很多,却没用武力,表面上也并不限制居民的自由,其实,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已经在外围所有的路口,都布置了监视哨,投入的人力光便衣就达到上百人,如果在这抓了军统高层,严家汉奸的锅也背定了,走投无路之下,只有与特高课合作,一举两得。

李远几个在从树林里过来时,就钻进了鬼子口袋,鬼子便衣早就发现了他们,看着三个人背了三种枪,以为是什么游兵散勇,由于人手不足,暂时并没有理会,反正已经进了包围圈,只能进不能出,随时可以动手。

表面上看,四周把守的不严,是因为镇里大事重要,不能节外生枝,等到大事已定,再抓这几个溃兵,不费吹灰之力。

李远几个人从表面上没看出什么不对,却不知道,现在如果要走大路离开,已经走不了。

当然,走不了,是建立在李远几个人是普通游兵散通的情况下。

特高课的人守在各个路口附近的树林里,李远几个走的匆忙,所以,没有发现这个情况。

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四个人从东北入关时就在一起,那时候一排四十多个,到现在,还留在一起的老一排就剩下这四个人,中途补充过兵,整编合并进来的,前几天都去武汉找老部队去了。

四个人的默契,在巷战中能轻松抵一个排,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就算不是精英,也是硬石头。

向甪直前进的军统苏南地区站长,亲自到严家商谈合作抗日,王进作为苏州最高的行动处长,也在此列,负责保护的工作,前段时间还被鬼子给抓了,有些尴尬。

一群人,加上昆山过来支援军统行动队,共二十二个人,阵仗不谓不庞大。

天黑的时候,还有两三公里就快到目的地,几个人在前边探路,大队人马垫后,却全然不知,已进入了鬼子特高科设置的陷阱之中。

严家作为书香门第、地方豪绅,家里也有武装力量,对于日本人的来意,隐隐约约有些猜测。

今天是与军统约定接头的日子,老族长安排偷偷去通知军统情况的几波人,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老族长就知道坏事了,严家不愿意得罪军统,毕竟在中国,民国政府要毁灭严家,可说不费吹灰之力,眼看就要中特高课借刀杀人的奸计,严家危亦。

走前面的竟是到昆山的秦一飞,李远已经发现来人,西面五六个人警惕的往这边走来。

来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跟鬼子便衣队非常的相似,李远没敢贸然的行动。

杨平声音从从林子边缘传来:“好象是复兴社秦一飞,一共六个。”

这些大头兵,搞不懂复兴社、力行社、军统有什区别,民国政府就喜欢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组织太多,记不住。

李远虽然不喜欢复兴社、力行社改组的军统,但是对这个秦一飞还是记得,一起在昆山救过人,因为不感冒复兴社,记忆反而更深刻。

都是中国人,还是拉一把,李远猫着腰来到路边,弄出来些动静,压低了声音:“对面可是秦一飞队长”。

六个人大惊,立马蹲在地上,并拔出了手枪,对准了声音传来的树林。

大晚上,听到树林里有人叫自己的名字,秦一飞大骇,自己在昆山并没有什么朋友,按理说,除了自己队里的人,不应该有人会认识自己,而被对处于暗处的人口中叫出来自己的名字,顿时毛骨悚然。

毕竟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终于还是做了一个回复:“请问是哪条道上的朋友。”

李远:“渡头村的朋友。”李远并没有报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名字适当隐藏,对自己没有坏处。

秦一飞有些鄂然,听渡头村基本就知道了对方是什么人,示意手下,将手中的枪放低枪口,松了一口气。

“借一步说话。”

秦一飞已经听出了李远那冷峻的声音。

没有啰哩个啰嗦,一个人就向树林里边过来,以李远的本事,真要是想干什么,自己几个人不够塞牙缝。

见到李远双手抱拳:“别来无恙。”

同样没有称呼姓名类,因为李远没有报名号,他心里还是有些打鼓,都是人精,自然不会主动揭穿。

渡头村被鬼子清剿,秦一飞因为提前一天已经去苏州,所以,到现在还不知道情况。

秦一飞身为军统人员,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的行踪告诉李远。

顿了一下:“李兄这是?”

先发制人。

东北军的溃兵虽然帮了军统很大的忙,甚至还在苏州救出了被特高课抓住的行动处长王进。

可秦一飞这次参加的行动是绝对保密,正在苦想李远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并且如何处理件这事。

大家毕竟不是一条战壕里的人,互相也不可能对对方推心置腹,有什么隐瞒也很正常。

李远委婉地提示道:“秦队长,如果你要去前面镇子,我建议,最好安排人先去侦察一下。”

军事用语,军统说话肯定会说先去摸一下情况,军人用的词语是侦察。

秦一飞也是聪明人,前面镇里有军统的自己兄弟,刚刚还在给自己报信,人还在后面队里,说镇子里边一切正常,没什么问题。

听李远这么说,咯噔一下,以李远的本事,他立即感觉,这下应该坏事了:“李兄有何高见。”

“快天黑时,我们的人去过镇里面,发现里边非常的不对劲...”顿了顿:“我判断鬼子应该在镇上埋伏了大量的战斗人员”。

秦一飞一哆嗦:“消息可靠?”

“这个我没有把握,但是现在里面肯定不正常,具体我也不清楚。”

秦一飞抱拳:“兄弟,我在这里先谢过了,稍后再联系。”秦一飞看起来比李远起码大十岁。

秦队长回到自己兄弟中,跟一个人耳语了几句,派他去后边通知跟着过来的大队人马,把那个报信的先控制住。

再叫了一个兄弟,让他先到镇里边去打探一番,但不要联系内线,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在半小时后回到这里。

几分钟后,并没有停止脚步的大队人马,很快来到秦一飞停留的地方。

得到秦队长的消息,引起了重视,领头的正在对秦一飞问话,商量对策,判断形势,看是需要否立即撤离。

李远通知了秦一飞,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正在整装,准备从树林里向北离开。

军统过来的人有点多,李远没打算跟他们一起。

路上军统的人开始往树林里钻,留下了两个在公路上继续等那个到镇上打探消息的兄弟。

军统后面断后的苏州行动队,两个组也跟了上来,正迟疑前面的人干嘛都隐入了树林中,在路上等候的人指引下,一头雾水的也钻进了林子。

打探消息的迟迟没有回来,一个来回,正常情况下20分钟已经足够,已经过了半个小时,傻子都知道应该是出了什么事。

树林里边,李远已经准备走了,突然发现走进树林的竟然是王进,不由得暂时停下来。

“王兄,别来无恙。”

王进这段时间跟李远通过几次消息,但是并没有见面,刚进林子视线还在调节,并没发现李远,听到这声音,惊喜道:“李兄竟然也在?”

王进并未啰嗦,现在事情不对劲,简单做了一番引荐。

“我们得到秦对长消息,安排断后方人员杀了个回马枪,后边也不大太对劲,大晚上路上出现很多人影,虽然看起来像路过的,结合起看,应该有问题,向后打探的兄弟,有两个,到现在还没跟上来!”

领头的中年人听到现在,前后打探消息的兄弟都是没有回来,心里一沉,不用说,肯定出事了!

“我们这次的行动可能被泄露了,前面镇上应该有鬼子埋伏,后面也有不明身份的人!”王进分析。

“但是,他们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这太奇怪了!”秦一飞搭了一句话。

“哼,他们估计是要想在镇里把我们一网打尽!”中年人有些生气,转过头,有些疑惑,看着李远对王进说:“还没请教,这位是⋯?”

李远稍微点了一下头,王进沉声道:“这位是我以前的同学,以前在东北49军,负责溃兵的收容工作。”

“**有收容站在收容,为什么会有东北军的收容人员。”

这话不好接。

“他们是526团的人,负责阻击鬼子追击,两个团基本上接近全军覆没,退到昆山时大部队都撤走了,伤员来不及撤退,只好就地养伤,必须有人留下断后照顾,所以,就这样留下来的。”王进简单的说了一下。

李远听了这个中年人说的话,有些意味。

李远并不想参合到军统的烂事里去,华东都丢了,还在摆架子:“前面镇子肯定有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迎接你们而做的准备,如果没别的事,我们兄弟几个先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