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105章 炸炉了

三国好老师 105章 炸炉了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在汉中开附小的事情可以说是一蹴而就。不管是董明还是刘备有意促成此事,因此两人稍微商量了一下之后,刘备拍板决定在汉中九县各县先建一座明德书院附属小学。

他倒是没学马维,把名字给改了。不过一共九座附属小学,每个县城都以县名命名了学校名称,用以区分。举个例子,南郑县这里的的就是明德书院南郑第一附属小学。日后肯定还会有第二、第三等等。

汉中这边出钱出地方,董明出老师,来年开春的时候正式开学。

有了马氏学堂的经验之后,董明处理这种事情很是得心应手。马氏学堂加上马蔡两家的孩子一起,一共也就四十多个学生,一个老师就能带过来。暂时还做不到后世那样分年级分科目,只能一个老师一锅烩,三年一届。

汉中这边九所小学,也就是九个老师的事情。来年明德书院肯定会有一批学生出师,大多数是达到了资质上限,要想再有提高就必须在实践中提高的学生。突出代表就是戏志才了。

说起来戏志才这些年跟着董明,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内政属性提高了很多。至于其他的,刚见面的时候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事实上对于戏志才来说,眼下再跟着董明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安排完了附属小学的事情,刘备提起了汉中发展的事情。之前董明答应过要派人来汉中调研,可是这段时间一直在上课,把这件事给忘了。

眼下董明当面,刘备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先生,我等来汉中也有数月之久,也摸清楚了汉中的情况。不过如今只是做了一些安民和劝课农桑的工作。正好此时先生在这里,备想就如何治理汉中一事,讨教一二。”刘备带着请教的意味对董明说道。

董明却也不会拒绝,只是道“先说一说汉中的情况吧?”

刘备点点头“那是自然的。汉中郡共有九县,北依秦岭,南临巴山”

董明听着刘备的叙述,不停地点头。汉中这个地方,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汉中盆地。盆地内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可以说是经济中心南移以前重要的粮食产区。

更妙的是,这里不但粮食产量大,矿产资源、林业资源都不差!往北可以直击长安,入主中枢,往南可以杀入巴蜀之地,割据一方。可以说是乱世之中非常合适的起家之地了。

刘备被扔在这个地方,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董明都只能说是天意。假如接下来董明当咸鱼不管天下风云只是教学生的话,那么刘备肯定会比历史上发家的更快!

无他,汉中一地,直接就锁死了巴蜀,到时候巴蜀就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到时候他只需守住关隘,一路南下虎嗜鲸吞之下,几乎可以一战而下。

当然眼下,刘备还是个只想着发展汉中,为大汉朝的伟大,增砖添瓦的好青年。

“先生,你觉得眼下汉中亟待发展的是什么?”刘备问道。

董明笑了笑道“不管在哪一个地方,不管多大的地盘。最先发展的都必须是农业。只有让人吃饱饭了,治下才能安稳。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有商业的繁荣。农业或者说第一产业是商业的基础。”

“第一产业?”刘备咀嚼着这个新鲜的词儿有些不明白。

“就是农林牧渔,你之前在洛阳听过课,应该知道农业指的是农林牧渔四个方面吧?”董明解释道“对于汉中来说,最优先发展的肯定是农业和渔业。”

刘备闻言点点头。

汉中虽然是个盆地,又在南北分界线上,事实上却是个河网密布的地方。别的说,后世南水北调工程中,汉中就是水源之一,仅此一项就可以看出来汉中的水资源有多丰富了。另外一个数据,汉中境内共有五百多条大小河流,也是水资源丰富的一个注脚。

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带来的必然是农业的发达和良好的渔业发展条件。至于林业和矿产资源这两项,以汉末的技术和自然条件,就没有哪里是不丰富的。

“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军屯。”董明这也算是拾人牙慧了“以军队为单位开垦良田,修建水利,畜养河鲜。”

“军屯?”刘备闻言眼前一亮“还请先生详细说说。”

“自当如此!”董明应了下来。

两人一直聊到了晚上,中午都是边聊边吃。一直到了晚上所有的细节都敲定下来,两人才伸了一个懒腰,起来走走。

与此同时,刘备也将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转交给了简雍。后者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之后,开开心心的跑去加班了。

跟历史上那个风雅有趣的简雍不同的是,现在的简雍除了风雅有趣之外,还变得雍容有度。可以说是目前刘备团伙里除了刘备之外的二号人物。除了军事上事情他从不插手之外,其他的大小诸事,都是他在帮刘备把关。

至于刘备,每天就只需要处理政务做出决策,去军营露露脸,喊一两句是兄弟就一起来匡扶汉室就行了。

接下来,董明又在刘备的陪同下,在汉中好好玩了一番。尤其是跟来的诸葛瑾和郭嘉两个小子,玩的可以说是非常的开心。倒是刘威,全程要照看这两个熊孩子,颇有些疲惫。

八月初十,董明与刘备告别。

刘备乐呵呵的出城送了十几里地,才跟董明依依惜别。后世之人总觉得刘备是一个伪君子,但是仔细想想,哥们装君子装了一辈子,跟真正的君子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董明对刘备是否是伪君子一点儿都不想探究,他只要知道,眼下的刘备是一个热忱的心怀汉室的年轻人就行了。大汉朝的稳定需要这样的人,他董明需要大汉朝的稳定。

这就足够了。

回到了书院,董明刚刚走到书院门口,就有学生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老师!老师!大事不好了!飞虹道长又炸炉了!”

董明眼皮都没抬,道“他不是经常炸炉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一次不一样!后山的火药坊被炸没”来报信的学生沿着吐沫,小声的说道。

“什么?!”董明滚落马下,一把抓住报信的学生“当值的火药坊学生是谁?飞虹没事吧?”

“还不知道,大家都慌了手脚。”报信的学生名叫冯辉,也在董明心中那份明年的出师名单上“学生本来是打算去请作坊的师傅过来的。”

“不用了,为师去看看。”董明脸色严肃,当先走进书院,直奔后山而去。

飞虹道士死不死的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当值的学生可不能出事情,这可是都是未来大汉朝这艘破船能否焕发新生,劈波斩浪的种子啊。

少一个,都得心疼好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