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137章 十一月,风云变幻(上)

三国好老师 137章 十一月,风云变幻(上)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董明回来的第十天,时间进入到十月份。也许是大汉朝这两年实在是太倒霉了的原因吧,什么人都想冲出来在它肥硕而又无力的身子上,咬下一口血淋淋的肉来。

武陵蛮在中平三年十月的时候,起兵造反,大军直接打到了临沅县城下。如今的武陵太守是金旋,他本是金日磾的后人,字元机、京兆人。历任黄门侍郎、汉阳太守。虽然有着胡人血统,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点儿稀薄的胡人血统早就被汉人同化的差不多了。眼下的金旋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人士大夫。

能力也有一些,内政军事都不错,头脑也算灵光。武陵郡这边靠近五溪蛮族,这一次造反的也正是他们。

《南史·夷貊传下》:“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

虽然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但对于武陵郡的百姓们来说,却是无妄之灾。好在金旋还算得力,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五溪蛮族的叛乱。

消息传来的时候,已经是十月末了。

时间倒回到十月初一,董明终于收到了白马羌战场上的消息。刘备联合卢植和朱儁,在白马羌的领地上打了一场胜仗。具体的战况董明还不知道,但是得知胜利了之后,也就放下了心来,安心的教学。

“就目前来说,不论你们的目标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有什么样远大的抱负和野望。都必须要要明白一件事,必须得让百姓吃饱了才行。百姓能吃饱,这才是一切的根基所在。”董明上课还是那样,一嘴的大白话:“如何让百姓都能吃饱呢?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从来没有被解决过!哪怕是盛世,三皇五代时期,还是有人饿死。为什么?粮食不够!”

“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要么就提高亩产,要么就扩大种植面积。这很简单,大家都能想明白,但是做出来却很难。不得不承认的是,自三皇五帝以来,我华夏子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不停地提高着粮食产量。以至于到了现在,我大汉朝可以勉勉强强的养活五千万百姓。可是这足够了吗?”

“完全不够!仍然有无数百姓在温饱线挣扎!要不然那张角妖道也不至于登高一呼,天下云集响应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

董明现在跟一开始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改变。若是一开始刚穿越的时候,他肯定转口就要喷世家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导致低层百姓成为了他们的人形牲畜,负担过重,从而在温饱线挣扎。

眼下,他就不谈了。说了也没用,在没有绝对额实力掀翻他们之前,董明打算绝口不谈。虽然啥也不说,但是教给学生们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之后,其实都是在从根子上慢慢的挖掉世家生存的根基。

每日里除了给学生们上大课之外,还要给许能上小课。除了许能之外,还有来蹭课的诸葛瑾、高尚。以及几乎全天都窝在董明书房的诸葛亮。

眼下诸葛亮只有五岁,但是天赋肉眼可见,学起来东西,那叫一个速度快。让董明不得不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神童。要说,郭嘉的资质也不比他差,但是郭嘉来的时候已经是个少年郎,虽然天赋惊人,但是带来的冲击力并没有诸葛亮这么强。

董明小课讲的杂交水稻,其实操作起来难度不大,当然了最后的出来的稻种,种植下去之后也不会有那么夸张的单产。

一来技术条件有限,二来没有后世那么强大的肥料。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够做出来,就能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

十月转瞬即逝,五溪蛮族叛乱又被平息的消息也传到了新野。进了十一月份,天气转冷,明德书院的课程也做出了概念,课外实践的部分几乎都砍掉了,所有人都在书院内复习功课,因为快要期末考试了。

除此之外,书院山脚下的小镇子也已经竣工,新野作坊的工匠们是第一批住户。镇子旁边还多了一个小村子,那是有同学看到刘威的父母搬了过来之后,也将自己的父母接来。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

董明寻思着再过一段时间,村子规模大了,适龄儿童多了之后,在村子里开一个小学。这也算是基本盘了。

明德书院,刘威、郭嘉、徐庶三个人带着几个相好的同学正在一起复习功课。

“你们谁有第十三课的笔记?某家的找不到了!惨了惨了!”郭嘉正在翻看他上课记得笔记,忽然发现少了一课。

“你是不是又随手扔哪里了?”刘威笑着摇摇头,从自己整理的整整齐齐的笔记中,找到一页,递给了郭嘉道:“你这个性子得改一改,总是这么大大咧咧的,以后怎么办?”

郭嘉闻言摆摆手道:“哎呀呀,老师都说了没什么。放心吧,这种事情就是个小意外。”

刘威闻言摇摇头,没有再说话,而是安心的温习课本。说实在的,这笔记上的东西,课本上的东西他早就会背了。自从来了新野之后,他比任何都要勤奋。书本上的东西不管会不会,先背下来再说。

他现在也发现了,徐庶和郭嘉这两个人就是上天派来打击人,太聪明了,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这种天才,他以前只见过诸葛瑾一个人。

“威哥儿,过完正旦日,你多大了?”徐庶忽然抬头问了刘威一句。

刘威闻言楞了一下,然后回道:“某家过正旦日就二十岁了.....哎呀,一转眼某家就要及冠了啊。”

他话音一落,徐庶和郭嘉都一脸羡慕的看着他。实在是他们三个,包括诸葛瑾、诸葛亮兄弟被董明下了死命令,就算想要毕业,也最少要等到及冠之后。眼下,也就刘威一个人,明年能够达到及冠的要求。

“威哥儿明年会选择毕业吗?”郭嘉有些兴奋的问道:“你跟了老师这么久,若是毕业的话,老师肯定会给你安排一个好前程吧?”

徐庶闻言拍了一下郭嘉的脑袋道:“什么好前程,老师肯定是有任务给威哥儿的。”

“某家不走。”刘威笑着道:“也不是不毕业吧,还是看老师怎么安排吧。我等都能感觉到,老师是要做大事情的人。某家不过中人之姿,就不操这个心了,全听老师的就行。”

“威哥儿若是中人之姿,那我等算什么?”徐庶嘟囔了一句:“哥哥就是太过谦虚了!试问整个新野,谁不知道哥哥是老师最得意的学生?”

“是极!是极!”郭嘉也随声附和:“若是哥哥是中人之姿,那可就要羞煞我等了。”

两个人虽然这么说,但是刘威并没有当真,他自家事,自家知道。他之所以还能毫无阻碍的融入到郭嘉、徐庶等人的圈子里,还真就只是因为他跟随董明最早。潜移默化之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董明所教的东西而已。

真要比资质,这个小团伙里,虽然拉出来一个都能吊打自己。

“快温书吧,某家可是跟老师那边夸了海口,今年的前几名,我等包了。”刘威笑着对他们说道。

他们三人旁边还有几人,这几人也是学院里成绩比较好的那些。单从资质上来看,虽然没有甲级资质,但全都是乙上资质。真要说起来,刘威的资质在这里,垫底了。

“放心吧,我等的实力,哥哥还不放心吗?”郭嘉闻言很是潇洒的说道。

刘威笑了笑,没有说话。

......

洛阳。

十一月份的洛阳,带着一丝的寒意。街道上面的行人们也看着穿着暖和的衣服。不过随着刘宏的身体越来越差,洛阳城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哪怕是升斗小民都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压力。

南市街头,几个行人匆匆而过,浑然没有发觉在角落里,有一个一脸阴鸷的文士跌坐在角落,喝着闷酒。若是董明在此的话,一定能够认出来,这人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

“有什么了不起的?”范章说着似曾相识的酒话:“不过是仗着自己是荀家子罢了。剥开了这层皮,你荀琢之又算的了什么?想不到我范章竟然落到了这步田地!”

“什么狗屁新学,还敢讲给天子听!简直就是玷污圣听!”范章说着声泪俱下:“大汉朝完了!完了啊!”

这个时候,一个粗犷的汉子走了过来,挡住了阳光,巨大的阴影打在了范章的身上。

“是谁?!”范章猛的一个激灵,酒都清醒了不少。要知道他满嘴胡话,要是被人拿捏住了,少不得要亡命天涯了。

“先生可是范章,范元文?”壮汉哑着嗓子问道,虽然说得是汉话,但是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你是何人?”范章反问道。

“能帮你的人。”壮汉轻笑一声:“先生一身才学,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难道不想报仇吗?”

范章闻言直勾勾的看着壮汉,问道:“什么意思?”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壮汉道:“先生若是感兴趣,可以来这里寻俺。”

说着,壮汉放下一个书简,上面刻着一个地址。

范章将书简拿起来,看了看那个地址,又盯着壮汉仔细看了看,然后他笑了。

“哈哈哈哈,好好好!”范章大笑道:“不日某家定然会去寻你。”

“如此,在下就静候先生了。”说着壮汉行了一礼,像来的时候那样,悄无声息的又离开了。

范章站在原地,捏着手里的书简,脸上有些阴晴不定,显然是在纠结着什么。半晌,才展颜笑起来:“荀璦,看来某家终归是要赢你一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