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199章 整装待发

三国好老师 199章 整装待发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翌日,董明没有去坐班。八八读书,2√3¢o去了也没啥事儿干,太常这玩意就是个摆设。一年到头没有多少事儿,就算有事儿,上头还有司空呢。

辰时末的时候,崔钧上门了。

倒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普通的拜访。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崔钧就告辞了。这人来的突然,走的也莫名其妙。

董明一时间闹不明白这人是什么路数。不过心里却记下了崔钧和崔家,过些日子总能搞清楚,弄明白。

崔钧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中午了。董明在院子里耍了一套中平qiang之后,便到了饭点。吃罢了午饭,在家里也是无事,董明决定去坐班。

到了低头,他进了自己的班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写东西。之前他在家里也一直在写,眼下不过是完善一二。

其实就是科学司的筹建方案。

作为董明目前计划中的重中之重,对科学司的筹建,他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视。

整个科学司,被他分成了民调、民用、武备、理论、外事、财务六个部门。

民调,表面上是民间调查、搜集物资,实际上就是谍报部门;民用则是将各种技术变成使用性的东西;武备,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各种新式装备;理论部门则负责将科学司的所有科研成果,归纳整理,编辑成书,算是科学司的宣传部门;外事,一来负责跟其他官员们队员,二来也负责做生意。

章程修补好了之后上呈给刘宏,后者用印即可。科学司设司正一名,司丞一名。前者秩比千石,后者秩比六百石。

各部门有设部长一名,秩比两百石的小官,刘宏肯定也不会在意。每个部门下面还有若干的小吏,没有品秩,但有俸禄。

“太常大人。”

就在董明完善科学司章程的时候,赵岐走了过来,笑着道“太尉那边派人来了,说是科考的试卷已经出来了,让我等查验一二。”

“哦?”董明放下笔,站起来走到赵岐跟前问道“去看看。”

出了班房,来到前厅,太常的大小官员都在,围着一张矮几正在讨论。董明走上前去看了看,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

明经、常识、策问。→八→八读书,↓o≥

明经比较简单,就是考的儒家经典的背诵默写能力,这玩意只要是个刻苦用功的人,都能答出个不离十。

常识其实就是新学的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算学等等内容。不过董明却没有让蔡邕随意出题,而是建议他以算学为主,其他的为辅即可。

最后一道是策问,没什么好说的。

整体看下来,董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便对着众人说道“倒是没什么问题,就让太尉大人这么出题吧?”

赵岐闻言摇了摇头道“太常大人此言差矣!”

“你说。”董旻笑着看向赵岐,示意他发表自己的意见。

“圣朝自世宗以降,独尊儒术,如今国朝开历代之先河,设科考之制,为国选材,自然当以儒家经典为科考题目才是。仅仅一明经,不过稚童用心即可通过的考试,又有何意义?”

赵岐很不满,作为一个儒家卫道士,他不能接受科考这件事上,跟儒家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这时间久了,不是要绝了他儒家的道统?

董明闻言笑了笑,解释道“整张试卷,不都是依托儒家学说出的题目吗?”

赵岐闻言嘴角抽了抽,梗着脖子道“太常大人这常识一科,也是儒学?”

“怎么不是了?”董明笑了,道“新学,也是儒家之新学,为什么不是儒学呢。”

“这”赵岐本身就不是雄辩之人,虽然他知道董明说的不对,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毕竟董明一直标榜自己是儒家弟子,新学也不过是儒家的一种新的形态罢了。

儒家学说早年间为了独霸思想领域,兼收并蓄本身就是个大杂烩。董明将自己的新学接到入学上面,方方面面都能够自圆其说,赵岐的确是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点。

“行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董明没给赵岐再说话的机会,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众人离去之后,赵岐还在那里耿耿于怀,最后一咬牙,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匆匆写了两封信,让下面的文书给寄了出去。

当晚,董明就收到了两封信的副本。他不是傻子,科考在准备阶段的时候,他就已经将太常衙门上下所有文书小吏都买通了。

赵岐前脚刚将信给小吏,后脚小吏就誊抄了一份给董明送了过去。

信是寄到北海的,收信的人分别是郑玄、孔融。

这两位能力怎么样,董明不知道,但是这名声,他是真的惹不起。惹不起归惹不起,正事儿还是得办。这两封信寄出去,郑玄和孔融两个人决定北上,再到洛阳。少说也得是明年开春的时候了,到时候科考都已经开始了,他们来了也影响不了第一次科考。

至于之后的,董明也不想跟这两个人扯皮,做一些退让便是了。政治写起来是“政治”两个字,但是读出来的时候却是“妥协”发音。

就是这么狗屁倒灶的东西,但谁也没办法去改变什么。

时间轮转,到了十二月,洛阳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董明的家里,大家都聚在了一起,连一只没有露面的周福都赶了过来。

是夜,屋子里面烧着炉火,暖融融的。一群人也没有什么整形,或斜倚着,或者平躺着,或个人围在一起,说着闲话。

白日里落了雪,院子里堆积的雪,在月光的照耀下干干净净的煞是好看。冬日的白天总是极为短暂的,就像是林间小鹿,刚刚瞥见一眼,它就猛地消失了,一个扭头的功夫,一天的时光便悄然溜走。

但是冬日的夜晚却不一样,漫长且恬静,甜美且温馨。雪花簌簌的落着,寒风也为雪花让道,安静的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像是婴孩一般横卧在洛阳城宽厚的臂弯里。

房间里,炉火正旺。

董明斜靠在软榻上,腿上盖着一个毯子,端着一杯热茶一口接一口的抿着。因为是十二月了,他让所有人回来就是为了让大家能热闹一下,然后商量一下来年的计划。

一个人带着月色,踩着积雪,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走了过来。将门打开,一股寒意进来了,离门口最近的徐庶回过头看了一眼,笑着道“快把门关上,都等你呢。”

来人带着一个斗笠,闻言将斗笠放下,抖了抖身上的雪,走进房间,将门带上,跟众人见礼之后,坐在了角落里。

却是王韦。

董明见王韦来了,便坐了起来,其他人也都正襟危坐,看着他。

扫视一眼,下面坐着的都是书院的班底,荀璦、戏志才、刘威、徐庶、高尚、李植、许能、武敬、王韦、飞虹道人等人全都在座。

“也来了一段时间了,大家说一说这些日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吧?咱们做一个总结,然后安排一下明年的工作。”董明喝一口茶水,轻声说道。

下面的众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都等着飞虹道人先开口。毕竟他年龄最大,又做过众人的老师。理应让他先开口。

飞虹道人也不客气,轻咳一声之后,开始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工作。他说完之后,从荀璦开始,依次往后,大家都交代了一番。

其中以荀璦、戏志才、刘威、王韦四人的工作最为重要。因为其他人都来的比较晚,很多事情都只是刚刚开始做。

董明听完了之后,道“月中的时候,科学司就要建立了。飞虹,你入科学司,任司正。这件事,某家已经跟天子说过了。过些日子应该就会征辟你了。”

飞虹闻言点点头,道“某家省得了。”

“嗯。”董明点点头又道“对了,换回你的俗家名字吧,总是叫道号也不是个事儿。”

飞虹道人闻言楞了一下,然后道“也好。”

他本姓李,单名一个虹字。

安排完了飞虹道人的事情,董明又看向了荀璦,后者见他目光看了过来,立刻坐直了身子。董明见状笑了笑。

从荀璦开始,每一个人都被董明做了安排。有人需要升官,有人需要搭建情报系统,有人需要尽可能的掌握军权,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以董明为核心,以新学弟子为骨架的有生命力有活力有能力的政治团体就在这一夜,正式形成了。

新学也终于算是从有活力的民间组织,上岸成为了东汉末年一支独特而又充满了希望的政治力量。

众人当夜都没有离开,而是各自回房间休息。董明则一个人漫步在雪夜中,踩着厚厚的积雪,听着脚下咯吱咯吱的声音,思绪却不断的飘远。

从明年开始,他就要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带领着自己的弟子们,在东汉末年这个大染缸里,走一遭。

雪花消融之后,谁才那个散发着幽香的寒梅呢?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