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015章 豆芽儿

三国好老师 015章 豆芽儿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董明没有将周超给杀了,只是将他擒拿下来。

周超就是那中年野道士。此人虽然膀大腰圆,也颇有一股子狠劲,但毕竟只是普通人。几乎是普一交手,董明就将他拿下了。

原本是想直接给弄死的,中途停了下来,只是将对方给打晕,直接带回了留南村。本意是想让刘威出口气的,结果他只是斜乜了一眼,就让董明差人将周超送官。

董明应下来之后,先是炮制了周超一番,才从他嘴里知道。这人果然不是什么太平道道士,只是觉得这太平道信徒广大,那张家村又地处偏僻。因此才冒充太平道道士,诈取钱财。早前还想将留南村也发展起来,本来做的好好地。结果前脚刚走,后脚就被董明给破坏了。也就是那个时候,周超一行人盯上了的董明。

可是董明是个死宅,平日里基本上不怎么出门。他们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时间久了,这股气没有消散,反而越来越让他们心绪难平。那一日,正好周超的两个手下去河边打水,其中一个认出了刘威,因此就想着先打一顿董明的学生出出气。

谁曾想,直接就惹来了董明,还被一锅端了。

弄明白之后董明直接把周超和他的几个同伙送给了张里正。可是没多久,张里正又送回来一个孩子。正是那周超的门童,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童儿。

董明家的大门口。

“这孩子似乎是个孤儿,也没犯过什么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能给先生送来。”张里正搓着手,有些不太好意思。

董明看着躲在张里正后面,脸上带着怯懦和希冀的小童儿轻轻点了点头,道:“如此就留在我这里吧。”

张里正点点头,松了一口气。那小童儿听到董明的话之后,更是直接露出了笑容,两个眼睛弯成了两个小月牙,煞是好看。

“过来吧。”董明看这孩子实在是可爱,忍不住对他招了招手。

小童儿点点头,脚步轻快的走到董明跟前。然后停在了一个既不显得生疏又不显得太过亲密的位置,昂着头看了董明一眼就把脑袋低下去,看这脚尖。

“你叫什么名字?”董明问道。

小童儿闻言用脆生生的声音道:“豆芽儿!”

“豆芽儿?”

“嗯,豆芽儿!”

董明笑着点点头:“挺好听的名字。”

豆芽儿没有说话,只是眯着眼睛笑。

一旁的张里正这个时候开口道:“先生,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了。还要送那几个人去县城呢。”

董明点点头道:“麻烦里正了。”

“不麻烦,不麻烦。”张里正摆摆手,笑呵呵的离开。

一旁的豆芽儿对着张里正的背影道了一声别。这个时候,一个脸长似驴的小脑袋从门内伸出来,一双眼睛滴溜溜直转。

“老师!”诸葛瑾喊了一声。

董明听到背后的动静,看了一眼诸葛瑾,很是高兴。转而发现这家伙正在好奇的打量着豆芽儿。

两人站在一起,豆芽儿要矮上一些。不过豆芽儿可比诸葛瑾好看多了。

“嗯.......豆芽儿更适合当我的学生嘛!”董明心里不由得想到。

......

随着刘威的康复,周超的伏法,董明的小院落里又一次回复平静。当然这种平静跟之前不一样,之前只是上课,现在还要完成抗旱的任务。

留南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已经挖了不少水井。这些水井暂时全都用石板盖住,尽量减少蒸发,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因为刘威受伤,测试水位的工作董明只能自己做了。董明收集了泗水一周之内的水位变化,通过蒸发速度推断了一下,泗水短时期内不会断流。当然这个推算很不严谨,只能算是估算。忻水也差不多,也就是说就算是旱灾来临,泗水和忻水沿岸的城镇也能多撑一段时间。

董明的《防灾救灾条例》也写好了。其实也不算是写,他基本上就只做了一个目录出来,剩下的就是按照目录直接照抄系统给的东西就行。

这一份防灾救灾条例照旧拿给了马维,让他负责印刷。马维拿到书稿之后,也没跟董明商量,直接把书名改成了《天灾应对集》。

说真的,董明觉得马维改的名字和自己起的名字都一样没什么文化。

不过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这本书也一样,被马维用或卖或送方式,投入了青徐两地。与此同时,蔡飒和马维也说动了留县县令和彭城国相。整个彭城国下辖诸县都开始依照董明所列办法,提前救灾。

而《天灾应对集》也出现在了整个徐州所有官员的书桌前。甭管到底是不是真的会看,但是有这么一本书就是政治正确。同时在青州,泰山郡。在诸葛珪的推动下,青州官场也开始依照董明的办法,提前预防旱灾,并且做好了旱灾来临的准备。

东汉光和五年,夏四月末(注1),旱。

旱灾不像水灾,洪水一来,大浪淘沙,转瞬间就吞没大量的生命。旱灾不然,等你发觉到旱灾要来了的时候,已经晚了。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般,总然你觉得只要明天下雨就好了,可是明天一直没有下雨。

陈登期间来过一次,跟董明聊了一些国家大事。年初的时候发生了疫情,司徒陈耽被罢免。上个月袁隗当了司徒,这个月就大旱。陈登觉得皇帝会拿这位司徒开刀。但是董明却觉得不会,无他,只是知道一直到了董卓期间,这位袁家大佬还屹立在三公之位上。

旱灾对青徐两州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水还好说,在多挖水井限制供水的政策之下,勉强还不会出现渴死人的状况。但是旱灾倒是欠手,甚至是绝收,粮食成了最大的问题。两州官府虽然有所应对,但还是有些吃力。

就算如此,青徐两州的百姓多数还是有了盼头,不至于沦落为犹如蝗虫的灾民。

就在官方疯狂的为抗击旱灾而努力的时候。董明独自一人出现在了彭城郡守府。接待他的是一个中年人,叫陈奉,淮浦陈家的人,按辈分算是陈登的族叔。同时他也是彭城郡主簿,秩比六百石。

“不知道董先生今日前来有何要是?说起来,倒是要多谢董先生所设防灾之法,不然我等项上人头难免不保。”一番客套之后,陈奉对董明拱了拱手。

董明摆摆手,谦虚道:“天灾之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明不过自救罢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道:“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告。”

“何事?”陈奉好奇的问道。

“希望府君能够在旱灾过后多养一些鸡。”董明说了一个听起来有些神经病的要求。

“养鸡?”

陈奉揉了揉坐的有些发麻的小腿,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认真而又严肃的董明。

“旱灾之后,必有蝗灾。养鸡可以治理蝗灾。”董明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说道。

陈奉这一下觉得脑袋都有点疼,要不是董明名声很好,也确实有些能力,他早就骂人了。

“蝗灾......”陈奉顿了一下道:“上天的惩罚,我等又能如何呢?”

“所以让养鸡啊。”董明不想给陈奉普及什么叫唯物主义,什么叫物种相克,他还是喜欢简单直接的跟这些人交流:“散养就行。大旱之后,泥土中的蝗虫卵早晚会孵化,养一些鸡,吃上一段时间就行了。这养肥的走地鸡,还能用作肉食,多好啊。”

“走地鸡?”陈奉应该是个吃货,关注的重点有些奇怪。

“啊!走地鸡,很好吃的。”董明直接回道:“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咱们不能再旱灾之后,再遭受蝗灾了。”

“这个.....”陈奉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这事儿他觉得实在是太扯淡了。自古以来,遇到蝗灾只能听天由命,结果现在有个人一本正经的告诉他,养鸡就行了。

这......这一点都不古代。

注1:《后汉书·灵帝》:夏四月,旱。这里略做更改,成四月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