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240章 放榜

三国好老师 240章 放榜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三月二十,是科考放榜的日子。,张既起了一个大早,收拾妥当之后,施施然的走出房门。他家里很有钱,在洛阳也有房产。眼下住的地方,在洛阳也算得上是豪宅了。走出房门的时候,两个小厮在候着。

“少爷今儿个放榜,咱们现在过去看看?”左边的小厮笑着说道。

张既自然也想过去看看,可是还是得保持一下人和主人的体面不是?强压下心里的期待,故作不在意的说道:“还早,应该还不会放榜,再等等。有什么好着急的?”

“是是是,还是少爷想得周全。”

“行了,先去前厅吧。”张既没有在意小厮的吹捧,而是想着放榜的事情。这开天辟地头一次的科考,他张既可是打算一鸣惊人的。不说别的,这前三甲,他张既得占一个位置。怀着这种期待的张既,其实是很想去看看的。

放榜的地方选得很有意思,就在皇城跟前。董明特意找人剪了一道墙,墙下面是石雕的巨鳌,巨鳌仰天长啸,鳌头的部分正好在墙的最上方。墙体是朱漆的红色,墙上则是明黄色的瓦片,看起来甚是大气。

其实这只是董明的一点恶趣味,独占鳌头这么有意思的事情,董明既然有机会,自然就让它早一些出现了。董明还给这面墙取了一个名字,叫青云墙。登上此墙,日后便是青云直上了。

此时,青云墙前面已经围了数百个士子,他们全都故作轻松的跟同来的友人攀谈。但是眼神却不停地瞟向青云墙,时刻关注着是否有张贴榜文。

除了这些士子之外,还有来看热闹的百姓,以及一些洛阳游侠。这些游侠如今都在王韦手里,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也是董明授意的。

这些人,每个人都记住了上百名士子的姓名和临时住址。一旦有人上榜,他们便跑去通知,一路上吹拉弹唱,热热闹闹的去通知。这些人都是领头的,每一个来这里看榜的游侠手下都有十几个小弟,分成小组负责这件事。

董明这样搞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把考中的士子给高高的举起来,让百姓看看,让其他没来应考的士子看看。参加科考,只要能够榜上有名,那面子里子就都有了。荣华富贵也好,功名利禄也好,只要你想要,那就来参加科考。

榜还没放,很多士子的心已经乱了。哪怕是极有信心之人,也只是故作镇定,强撑着没有去青云墙看榜。,甚至还有人喝起了小酒,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但是仔细一看就知道,一杯酒倒了半天,半盏都没喝下去。

张松和张肃两人也很着急,可是两人住的有些远,等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挤不进去了。无奈之下只能在旁边等着。

“这人也太多了吧,做啥子嘛,都跑过来,能够考过吗?”张松又开始嘲讽了:“一个两个人的,不是耽误某家的事情吗?”

“子乔收声!”张肃看了一眼张松,低声道:“周围的都是参加科考的士子,你这么说,不是平白树敌吗?若是日后我等同朝为官,那不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张松撇撇嘴,但也没有再说话。实在是他心里也有些着急了,虽然自信自己一定能够考过,可是万一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人群开始变得焦急起来。原本高谈阔论来掩饰内心紧张的士子,也不再说话了,全都看着青云墙。而没有挤进来的士子们则勾着脖子,似乎想要看到上百米之外的墙上有没有张贴榜文。

董明的府邸,此次参加科考的学生全都在列。以郭嘉、徐庶为首,高尚、许能、李植等人倒是很轻松。

虽然也有难度,也有题目不会。但是他们很自信,这科考肯定是能够考过的。只是这名次就不好说了。

不说具体的排名,就是谁的名次最高,众人心里都没底。真要说起来,这一次参加科考的人郭嘉和徐庶两人不相伯仲,而且比其他人要突出的很多,但是两人各有弱点。

徐庶写文少了一些文采,而郭嘉在经义一项上,向来喜好剑走偏锋。综合来看,两人不相伯仲,但是考试就很难说了。

“咱们不去看看放榜吗?”说话的是从荆州赶来考试的刘云,他是第一届的毕业生之一。之前在书院的时候没什么存在感,但是经过一番历练之后,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

同他一样的还有王志,也是从徐州赶来的,也是第一届的毕业生。

“看啥啊,多大点事儿。”王志的性子有些像郭嘉,特别的洒脱:“考过了便过了,考不过来年再考便是。现在看不看结果都一样。”

“就你看得开。”刘云笑骂了一句道:“没有一点兄长的样子。”

刘云和王志,是如今这些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两个人,还是大多数人的师兄,自然算是所有人的兄长了。

“没事儿,某家已经派人去看了,等有了结果回来汇报的。”武敬笑着说道。他是个管家婆似的人,这种事情自然早就安排妥帖。

“那不着急。”郭嘉道:“倒是算学的最后一题,你们做出来没?”

“做出来了。”徐庶开口道。

“当真?”郭嘉猛地坐了起来,看向徐庶。

徐庶默默地点点头道:“昨夜做出来的”

“怎么解出来的?”高尚也很感兴趣。

“确定现在说吗?”徐庶挠了挠头问道。

“说说看,我等也很感兴趣!”刘云也没有做出来,所以也很感兴趣。

“那好吧。”

众人在解数学题的时候,青云墙这边,人群忽然骚动起来。

不远处,一个小太监在一队士兵的护卫下,快步走向青云墙。与此同时,董明、孔融、蔡邕等人也陪着刘宏,站在了皇城上。

“这一次辛苦诸位爱卿了。等殿试结束之后,诸位便休沐几天如何?”刘宏笑着说道。

董明闻言摇摇头,道:“谢过陛下了,不过臣倒是不需要休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哦?什么事情?”刘宏好奇的问道:“是变法的事情吗?”

“回陛下,正是。”董明一脸平淡的回道:“如今要着手做两件事,一是度量田亩,二是军屯。这样来年施行农业改革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放手去做便是。”刘宏回了一句。

“臣知道了。”

“对了,各州设置学院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刘宏忽然问道。

“六月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挺好的。”

君臣一问一答的功夫,小太监已经将榜文张贴完毕。士子和游侠们,连忙上前,争先恐后的观看。甚至还有推搡,还有谩骂。

不过很快就变成了另外的声音。

“一百三十七!某家天水姜湛!”士子中有一人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就在榜文正中,一百三十七名,天水姜湛!立刻高声疾呼,任谁都听得出来他游多么的兴奋。

城楼上,刘宏见状很是开心。这些士子表现得越是激动,就说明这些人对科考这件事越是重视,同时也说明这些人是心向他老刘家的。

“这位是?”刘宏对姜湛的表现很是满意,立刻问了一句。

对于通过考试的这三百人的资料,董明靠着自己的过目不忘全都记了下来。听到刘宏问话,他不假思索的说道:“姜湛,天水郡人,出身天水豪族姜家。姜家旁支,建宁元年生人。自幼拜访名士,长于经学。同时因为出身姜家,本身也有不错的武艺,称得上是弓马娴熟。算是这一届中文武双全之人。”

“自己考的?”刘宏听到姜湛的出身之后,眉头皱了一下。

董明知道刘宏的意思,闻言点点头道:“是自己考的。”

说着不等刘宏继续问,便解释道:“关西的世家和关东世家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他们的名额很少。姜家并没有名额。”

“那就好。”

这个时候,青云墙前的人已经看完了榜单。总共也就三百个名字,看完也就一会儿的事情。有考中的士子,自然很是兴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有看了几遍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泪洒当场的还有完全不相信自己没能通,以头抢地表示不满的

众生百态,都被城楼上的众人看在眼里。

“有辱斯文了。”孔融轻声说道。

董明闻言没有反驳,蔡邕也没有,因为这根本就不用反驳。他孔融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来参加科考的士子,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都是寒门士子、世家偏远旁支子弟。科考可能是他们这辈子遇到的第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

不管表面上再怎么云淡风轻,可是真到了张榜的这一刻,一切的伪装都被击碎了。毕竟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在洛阳艰难的生活着,所有的一切还不是为了榜上的一个位置?

孔融见没人搭理他,还有些尴尬。

“第一名是何人?”刘宏问了一句。

“眼下排名第一的是郭嘉。”董明回道:“不过最终排名还要经过殿试,由陛下决定。”

“前三甲除了郭嘉还有何人?”刘宏又问了一句。

“冯翊人张既是第二名,颍川人徐庶是第三。”

“颍川也有人参加科考?”刘宏来了兴趣。

“嗯,郭嘉也可以算是颍川人。”董明继续回道。

“好!”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