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246章 观政分配

三国好老师 246章 观政分配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为了安置科考通过的考生,同时准备下一次的科考董明在太常内,又单独开了一个衙门,称为科考司。,鹿鸣宴的第二天,通过考试的三百人,全都来到科考司报道。科考司的主官,是董昭。

作为董明的便宜兄长,在争论变法的关键时刻站在了董明这一边。投桃报李之下,董明也立刻将他纳入了自己的阵容。

董昭的议郎官职还在,只是兼任了一下科考司的司正。科考司除了司正之外,还有左右二丞,二十多个负责具体事宜的侍郎。

“董司正,这是各衙门送来的条子,都想要人。”科考司左丞也是董明的人,此人名叫蔡袭,是蔡邕的孙子。

蔡袭是蔡邕堂兄弟蔡睦的孙子,过继给他的,毕竟蔡邕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蔡文姬,董明是见过的,跟董琬关系很好。至于二女儿,小字贞姬,之前听蔡邕提起过。大名却是不知道。此女董明还未见到,说是没跟来洛阳。

董昭接过蔡袭给的文书,摊开看了看。文书是空白的,里面夹了数十张纸条。上面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没人,问科考司要本届考中的士子。有狮子大开口,上来就要几十号人的。也有知道自己衙门是清水衙门,随便要了一两个的。

主要还是前段时间刘宏在朝堂上杀得太狠了,眼下又要变法,处处都要人手。如今的朝官们,哪个不是连轴转?好处自然是大家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国事上了,没人再有闲心搞事情。坏处自然是很多老臣子的身子骨有些扛不住。

因此这三百名通过科考的士子,成了香饽饽。

董昭低头看了一眼蔡袭然后淡定的说道:“科考司留下十人,太尉、司徒、司空各送去二十人。尚书台送去五十人。其他的你看着分配。对了,状元、榜眼与探花郎四人留下来,他们不需要观政,直接为黄门侍郎,去陛下跟前听令。”

黄门侍郎,其实也是尚书台的编制。只不过整个尚书台都相当于刘宏的秘书团,所以董昭才会说是去陛下跟前听令。

“喏。”蔡袭应了下来。

蔡袭这个人,能力不是很拔尖,但是蔡邕的家教很好。他年纪轻轻的难得很是稳重,做事情虽然不会让人期待能够有亮眼的表现,但是胜在不会出错。,

董昭吩咐了之后,他立刻认认真真的做了起来。董昭也不会闲着,他还要将董明给他的科考新规章给看完,然后做一些调整,形成完整的可实施的方案给报上去。

董昭等人的班房外面,士子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小声交谈着。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要分配观政的衙门了,因此都在猜测自己会被分到哪里去。

最让士子们期待的,自然是三独坐和三公衙门,这六个衙门才是大汉朝最顶尖的衙门。三独坐主官各项具体事务,三公衙门则地位尊崇。

“唔,奉孝和君高就好了,肯定是去尚书台了。咱们兄弟也不知道会被分配到哪里。老师也说了,这种事情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他不会特意给科学司打招呼的。”说话的是李植,他一脸羡慕的看着郭嘉和高尚两人。

一旁的徐庶则撇撇嘴道:“君高也太好运了一些,竟然在殿试上,后来居上了。”

“哈哈哈哈,难得。竟然看到元直这么小气了。”许能倒是无所谓,他已经从董明那里得到了消息,自己是不会去观政的。在科学司这边走个过场之后,就跟着皇甫老将军去搞军屯了。因此,他倒是非常的轻松。

“好啦元直,你放心吧。你肯定会被老师重用的。”高尚跟徐庶很是熟悉,而且又比徐庶年长,因此对徐庶笑着道:“不过,元直你长于军事。按照老师以往的行事作风,元直你很有可能会被送到太尉府啊。”

“君高兄,你现在这么会安慰人了?”徐庶眼睛一瞪,不满的说道:“要某家说,老师直接把咱们兄弟一窝端了算了。咱们师徒齐心,啥事儿不能解决?”

“什么叫一锅端了?元直你好好说话。”刘云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想这些没有什么用了。老师的性子你们也知道,他说不开后门就不开后门。咱们等着便是。”

一旁的王志倒是看的比较通透:“嘿嘿,科学司的司正大人可是老师的兄长,你们操什么心呢?还需要老师打招呼吗?”

“是极是极。”

众人笑闹着。

另外一边,张既、张松、张肃、吴兰、高沛五人显然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张既是第二名,榜眼,张松殿试位列第九。这两人考的不错,才学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只不过这个小团体领头的,却是张肃。

张松是没得办法,张既则是性格使然。张肃本就是拿主意拿惯了的人,看张既不争,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小团体的领头人。

“那边几个开怀大笑的,就是明德一系的学生吧?”高沛一脸好奇的问道。

张松闻言点点头道:“单以这一次科考来说,明德一系的确是让人感到可怕。所有参加科考之人,全都通过。名次也全都在五十名以内!前三甲,独占其二。若不是德容的话,这三甲恐怕都是他们的了。”

“的确厉害。不过子乔也不用妄自菲薄。明德书院出来的学生,本就有一些优势,某家相信,将来我等定然不会弱于他们。”张既自信的说道。

张松笑着点点头。他张子乔真要说起来,也勉强可以算作是明德书院一系的考生了。只不过张松却没有告诉张既自己的老师是孙挺,若是上前一叙,自己就平白矮了一辈。都是同年,矮了一辈未免也太尴尬了。

连带着张既、张肃等人也跟着矮了一辈,倒不如不说的好。

“不提这些。”张肃对郭嘉等人并不感兴趣,毕竟差的有点多,不像张既和张松两人,还能够看到这些人的车尾灯,他将话题拉到了正事上:“也不知道咱们会被分到哪里,你等有什么想去的衙门吗?”

“尚书台!”张松和张既异口同声的说道。

张肃闻言笑了笑道:“这里至少有两百人想去尚书台,剩下的一百人不是不想去,而是觉得自己没机会。”

尚书台在士子的心目中的确是观政的上上之选。但凡有些见识的士子都明白,自己的一身仕途已经跟变法捆绑到一块了。若是变法失败了,科考的招牌就不好使了。而尚书台作为如今大汉朝变法真正的核心衙门,自然是这些士子们削尖脑袋,都想进去的地方。

“某家倒是无所谓,去哪里都可以。最好能够去军中,那里才能够让某家一展所长。”长得高大帅气的吴兰笑着说道:“还有高沛,我等可更愿意在军中待着。”

高沛闻言附和道:“的确如此,若是让某家去处理文书,肯定会把某家给逼疯的。”

“等着吧。”

士子中年龄最小的王累,身边跟着一个又高又壮的年轻人。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从汉中赶来考试的牵招。

两人相识,自然结伴前来。本来牵招想要去跟郭嘉等人打声招呼的,不过王累却不愿意去。他只好在旁边陪着。

两人身后不远处则是几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以甄尧和麋芳为首。这几个人家中都是豪商,只不过论家产,还是甄家最强,麋家次之。没错!这几个人是以家产来决定谁当老大的。

这些人对于去哪儿观政倒不是很在意,对他们来说,能够不花钱就能混个官职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哪里还会挑肥拣瘦的?这其中,尤其以麋芳为代表。

“某家话就放这里了,哪怕是让某家去养马,某家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麋芳说话的声音很大,以前是因为钱包鼓,眼下则是因为科考通过了。

“你家哥哥肯定会皱眉头的。”甄尧一本正经的说道。

麋芳想到自家哥哥,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没办法,他实在是有些害怕他那个年纪轻轻就雷厉风行,敢打敢拼大哥。

有一说一,他麋家能够今天这番光景,七成的原因都在麋竺身上。也因此,从小麋芳就活在麋竺的阴影里,导致他对麋竺可以说是既尊敬又害怕,还有一丝丝的不满。

你这么优秀,搞的我麋芳很没有面子啊。

就在这个时候,蔡袭从班房走出来,有下人大声喊道:“肃静!”

士子们连忙停下交谈,然后自然而然的根据名次集合。

“这一次观政分配的名单已经出来了,所有人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去旁边领令牌就行。”蔡袭也不多说废话,稍微接了一下之后,便开始唱名:“郭嘉、张既、高尚、王累死人,授黄门侍郎!”

“徐庶、刘云、王志、李植、许能、张松牵招姜湛等五十人,观政尚书台!”

董明自然没有交代什么,但是董昭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将什么人送到董明的跟前。除了董明的学生之外,其他人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在这之前,他还跟董明交流了一番。虽然董明没有明说,但是想要哪些人,他却很是清楚了。

尤其是董明“不小心”将一个写满了名字的本子,落在了他家里。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