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256章 家事难断,国事艰难

三国好老师 256章 家事难断,国事艰难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曹操闻言笑了笑,然后道:“伯觎啊,这件事还是要谢谢你了。,”

“太尉大人让在下去找尚书令,待回来了,在于你分说。”张觊佯装生气的说道。

“不用,人某家已经去请了。”曹操拦下了张觊,道:“这件事很是重要,某家又不合适过去,只能拜托伯觎你了。你本就是太尉府的观政士子,还恰好是河东卫氏人,做这件事最是合适不过了。”

“可别。”张觊摆摆手:“自家事自家知道,孟德兄不也一样知道吗?在下虽然姓卫,也是河东人,但是跟卫家只是远亲,可比不上大名鼎鼎的河东卫氏。”

听得出来,张觊对河东卫氏很是看不上。

曹操也不在意,继续道:“这件事伯觎也应该明白,眼下正是变法的关键时候。太尉大人也是糊涂,怎么能跟河东卫氏结为亲家呢?!这不是给变法添堵呢吗?”

张觊闻言笑了笑,也不接话。曹操可以吐槽太尉,他可不能。这都是大佬,他一个都惹不起,给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是最为合适的。

曹操也知道张觊的性子,没指望他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变法最终是要站在世家的对立面的。如果太尉大人跟河东卫氏做了亲家,这日后面子上肯定不好看。说不定还会导致变法失败。”

这个时候张觊忍不住说道:“只是结亲而已,没有这么严重吧?”

“只是蔡邕的女儿嫁给卫宁就没问题,若是大汉太尉的女儿嫁给河东卫氏的嫡子,那就不行。”曹操看似说了一句废话,但是张觊却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有些太谨慎了吧?”张觊这个时候另辟蹊径的说了一句:“若是通过结亲,将河东卫氏拉到咱们这边,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难度太大了。”曹操摇摇头。

张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他看来变法好像也对世家没什么影响,真要说起来,变法以来,好像也没啥改变的。就算有,也只是一些边边角角的改变。比方说科考、比方说新出现的那劳什子城市管理司之类的东西。

就眼面前来看,科考真正得到实惠的还是世家。以往世家就算是再不要面皮,也不敢一年放一百多人出来做官。今年偏偏就通过科考让一百多人有了官身。有时候张觊都觉得,董明的变法其实是站在世家这一边的。,

比方说城市管理司的出现,让洛阳城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百姓们可享受不到什么,还不是那些高门大户的过的更舒心了?

他还听说尚书台的田丰这两天到处给人送钱,说是什么贷款,可不就是给钱嘛。目标虽然是那些商户,可是这洛阳城的商户哪一个背后不是达官贵人,世家大族呢?

“伯觎,等观政结束之后,你留在太尉府还是?”曹操忽然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张觊闻言摇了摇头道:“这事儿在下可决定不了,听从安排呗。”

“若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可以跟某家说一下,某家会帮你的。”曹操这话说的极为诚恳,看得出来曹老板对张觊很是看好。

张觊楞了一下,也不拒绝:“如此就多谢了。”

“你我二人是朋友,有什么谢不谢的。”曹操摆摆手,表示不用道谢。

这个时候,一个小厮跑了过来,在曹操跟前低声说了一句。

“伯照先生来了。”曹操对张觊笑道:“不如我等去迎接一下?”

“固所愿不敢请。”

两人跟着小厮往前走,转角就看到了董明。

张觊不是第一次见董明了,但是这一次却感受到了董明的气场。

董明孤身一人,没有护卫,也没有下人。双手自然下垂,站的笔直,双眼平视,面无表情。一步一步的朝前走,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迈出来的每一步距离都差不多。

古井无波,不疾不徐的董明,反而让张觊感受到了一丝压力。这不是对上位者的敬畏,反而像是在凝视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一般,对未知的敬畏。

“孟德,这件事很难办。”董明见到曹操之后,开口就表示很难:“这种事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等不好插手。”

曹操闻言点点头:“这件事某家倒也明白,只是太尉大人可不能跟河东卫氏结亲。”

“其实也不至于。”董明摇了摇头:“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事情的确没有那么糟糕,但是董明仍然不想让蔡琰嫁给卫宁。这跟变法无关,他只是单纯的不想蔡琰如原本历史轨迹上样,度过不幸的一生罢了。

卫宁是不是好人董明不知道,但是他命短这件事,董明很是清楚。

要说也是最近实在太忙,董明压根没想到蔡邕会在这个时候给蔡琰说亲。若不是今天曹操一惊一乍的提醒他,估计蔡琰结婚的当天他才会知道。

这种事,蔡邕也不会更没有必要专门知会他一声。

“不过,某家倒也不愿意文姬嫁给那卫家的小子。”董明补了一句:“见过那小子,不像是个长命的人。”

曹操和张觊闻言面面相觑。

不像是个长命的人,这是什么理由?

“先去道贺再说。”董明没多解释什么。

到了府上,自然是一番寒暄。众人说说笑笑之后,蔡邕告罪一声,要去如厕。走的时候给了董明一个眼色,后者会意。

内院的一个偏厅里,两人相对而坐。

“伯照是觉得某家不该跟河东卫氏结亲?”蔡邕直接便问了起来。一开始他想不到,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

董明摇了摇头:“只是不想让文姬嫁给卫宁罢了。”

“嗯?”这一下蔡邕有些懵:“这是何意?”

“唔”董明有些卡壳了,总不能直接跟蔡邕说卫宁是个不长命的家伙吧?

“伯喈兄,这件事很难说清楚。若是伯喈兄信得过在下,就不要让文姬嫁给卫仲道。”董明说这话的时候,觉得特别的尴尬。哪有人插手人家的亲事的?不要说是在此时了,就是在后世也得被人乱棍打出家门。

好在蔡邕是个文化人,有文化人的涵养,顾忌着文化人的体面:“伯照这事儿有些不太合适了吧?”

“直说了吧,元华兄觉得卫仲道不是个长命的人。”董明这个时候忽然搬出了华佗来。蔡邕也是见过华佗的,更清楚华佗是不折不扣的神医。

“元华还知道会看面相?”蔡邕脾气是真好。

董明这会儿只能硬着头皮道:“元化只是觉得卫仲道有隐疾,不是什么相面之术。”

蔡邕端起茶杯,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喝了一口:“倒是多谢伯照提醒了。”

“哎是某家孟浪了。”董明叹了一口气。

“无妨,既然来了,不若为小女主婚吧?”蔡邕这个时候岔开了话题。

“如此,也好。”董明只能应下来。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跟蔡邕之间有什么龌龊。眼下他还需要蔡邕这棵大树,来为他遮风避雨呢。

转回前厅,宾主皆欢。董明向曹操微微摇了摇头,后者一脸的无奈。

出了太尉府,董明和曹操两人骑马缓步走在大街上,闲聊了几句,便各自离开。曹操到底是曹操,事情不成,也不气馁,仍然干劲满满的。他来这里一趟就是为了阻止蔡邕跟河东卫氏联姻,眼下失败了,便回去忙自己的政务了。

董明却也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回了班房,眼下人手不足,田丰、沮授等人全都是连轴转,他想偷懒都有些不好意思。

招收流民的工作,皇甫嵩干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很是轻车熟路。这些日子董明他们忙的连轴转的同时,皇甫嵩也不轻松。

好在是熟悉的活计,虽然忙了一点,但是忙中有序。

“如今流民已经招收了五万人,咱们可以先行出发了。”

皇甫嵩没有待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军营里立了大帐。帐内,跟他说话的是他的侄子,皇甫郦,相较于皇甫坚寿来说,皇甫郦文事方面更加的擅长。

“后续大概还会有十来万流民,咱们过去之后要先筑城。”皇甫郦继续说道:“西池村那边答应支援一部分水泥给咱们。剩下的可以先给咱们水泥,用来年的收成来购买就行了。”

皇甫嵩闻言笑了笑道:“这西池村的小家伙们果然得到了伯照的真传,这种事情竟然也做成了买卖。”

皇甫郦闻言也跟着笑了一下道:“也是陛下仁慈。”

“你还是不懂。”皇甫嵩看了一眼皇甫郦,然后岔开话题道:“筑城的地点确定了吗?”

“孟津以南,沿着黄河北岸,大概在濮阳北面的地方。”皇甫郦接口道。

“这地方是谁定的?”皇甫嵩问了一句:“尚书台那边的建议呢?”

皇甫郦快速回道:“这件事尚书台的意思,是往黄色下游走,在入海口的地方筑城。但是那个地方,我等觉得距离有些远,而且”

“不用而且了,就按照尚书台说的做。”皇甫嵩直接拍板,然后对皇甫郦道:“军屯,不单单是屯田那么简单。”

“末将明白了。”皇甫郦弯腰应了下来。

至于他知道了什么?天知道。

皇甫嵩叹了一口气。他皇甫家有些后继无人了啊?要说上阵打仗,他儿子皇甫坚寿也好,眼面前的皇甫郦也好,都是一把好手。但是这政治智慧嘛

“再等几年,也许会好一些。”皇甫嵩怀着期望说道。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