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314章 答司马朗问

三国好老师 314章 答司马朗问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他们若是不作死,咱们就按照规矩来,若是真的起兵造反,把他们拿下就是了。左右不过二十八郡的事情。真正敢作妖的肯定没有这么多人,顶多三五个郡国造反罢了。咱们造作预防即可。”郭嘉一脸轻松的说道。

“详细说说看。”

郭嘉点点头:“先把这些郡国依照郡内世家规模分成几类。像那种天下知名的大世家,定然不会了盐业之利造反的,再差一些的,只要朝廷给的补偿足够,也不会造反。真正会造反的也就那些靠着盐业之利发家致富,不思进取之辈。这等人,只需要在周边屯兵看着即可,若反就直接拿下。”

“可是这又是一笔开支。”荀璦皱着眉头说道:“哪怕只有三五个郡,也至少要调兵三五万,大军一动,人吃马嚼的朝廷负担会变重。”

“一来,这事儿本就是为了解决朝廷负担的,怎么可能没有付出就有回报呢?”郭嘉这个时候笑着解释道:“二来,其实所费钱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想来顶多也就是为三万大军提供三个月的粮草。”

郭嘉说完之后,在场的人都楞了一下,继而又都反应过来。能坐在这里的都不是蠢材,经过他这么一提醒,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军的确只需要三个月的补给即可了。从董明动手恢复盐业朝廷官营开始,三个月的时间足够朝廷将那些贩卖私盐的人统统拿下了。若是在这期间有人作乱,那大军直接碾压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准备工作做的充足一些,盐业的事情,顶多三个月就能结束。

至于之后的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暂时不用去考虑。到时候手握盐业之利,还有军屯的粮草,虎踞司隶,足够朝廷养一支精锐之师,镇压天下了。

“就按照奉孝说的来办。”董明这个时候拍板定下来:“这件事....就由公与来做吧。”

沮授闻言点点头,在场的众人中,他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人了。其他人其实也能做,但除了田丰之外,其他人年龄太小、资历不足、官位不够。

“不用着急,准备工作做的充足一些。”董明顶住了一声,然后对郭嘉道:“奉孝,你来协助公与先生。”

郭嘉笑着点点头。

沮授也很高兴:“有奉孝帮手的话,这件事想来会轻松很多啊。”

“公与先生说笑了。”郭嘉在长辈面前,还是谦逊守礼的。

将这件事安排给沮授之后,董明就松了一口气,笑着跟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之后,便继续处理政务了。

晚上回到家里,董明见到了高尚。

高尚就等在董明的书房里,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他见到董明之后,一脸纠结的说道:“科学司最近有些乱。”

“怎么了?”董明示意他坐下来说话,又招手让人上茶。

高尚坐下来,两只手也有些不安:“最近有不少人都来科学司打探,本来大家都习惯了。但是今天,有人偷偷摸摸进来了。若不是德祖发现的及时....恐怕就要被那人偷走不少关键的资料了。”

“这些人的目的是火药吧?”董明叹了一口气,虽然是问句,但是语气却很肯定。

高尚点点头,语气有些艰涩的说道:“的确是火药,上一次学生用了火药之后....先是有不少人旁敲侧击的问过学生,一开始学生并没有在意...”

“火药的方子被偷走了吗?”董明又问了一句。

高尚摇摇头:“这倒是没有...只不过眼下有一个问题,科学司内有几个人,要回乡省亲。同时护卫队、帮工也有不少人要换一份差事的。”

“都是哪些人?”董明皱起了眉头,眉间似乎可以夹死一只河蟹。

“名单已经记下来了,眼下还没有放行,只说让他们再等一等。”高尚从怀里摸出来一卷纸递给了董明。

董明伸手接过来,上面一共有十三个名字。好在,并没有明德书院学生的名字出现在上面。其实他是白担心了,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变态的被动存在,书院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会背叛他。

“放行。”董明沉声说道:“这份名单你给王韦一份,他会安排人跟着他们的。剩下的你就不用操心了,专心在科学司里搞研究吧。”

“喏。”

“另外.....”董明想了想又补充道:“科学司设立一个新的分部,为师会派人过去做主官。他负责内部安全问题。”

“学生明白了。”高尚听到这里,彻底放心了。

“行了,天色也不早了,今日就在府里住下吧。明天再回去。”董明摆摆手道:“一会儿,找个人下人把王韦叫来便是。你二人商量一番即可。”

“多谢老师。”高尚应了下来。

“行了,去吧。”

高尚离开,董明靠在椅子上,觉得有些许的疲惫。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之后,他打算回房间睡觉。还没站起来呢,又坐了下来。

因为门口出现了一个人影。

“老师,学生司马朗求见。”门外响起了司马朗的声音。

董明嗯了一声:“进来吧。”

司马朗一脸温和的走了进来,见到董明之后,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司马朗和司马懿两个人,是被田丰送过来的。也不知道田丰怎么做到的,找了一趟司马防之后,矿山的事情还没说明白呢,先给董明安排了俩学生。

“有什么事情吗?”董明笑着问道。

对司马朗,董明还是很欣赏的。他有些像诸葛瑾,不单单是性格上很像。两人最像的点就是......都有一个变态级别的弟弟。后世在提到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总是...哦那谁谁,诸葛亮的哥哥;那谁谁,司马懿的哥哥。

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对诸葛瑾的喜爱,也转移到了司马朗身上。

司马朗闻言有些拘谨的说道:“老师....学生是有些问题想不明白,想要请教一下。”他这拘谨的性子,是从小带来的。司马防这个人....挺狠的。

他对司马兄弟的管教相当严格,“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相处时态度很严肃。

“你说便是。”董明笑了笑,司马朗还是挺好学的。而去司马朗的卖相也是非常的不错,身材高大,面容俊朗。有意无意之间,董明收的学生,颜值都是上上之选,一屋子大大小小全都是帅哥。

司马朗躬身行了一礼之后才问道:“敢问老师,这盐业之事为何老师如此重视呢?劝课农桑、教化百姓不更应该是重中之重吗?”

“的确是重中之重。”董明显示肯定了司马朗,然后反问了一句:“若是你为县令,当如何劝课农桑、教化百姓呢?”

“学生定然会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深入田间地头,敦促百姓种植。也会大兴教化,让百姓至少都能明白礼义廉耻。”司马朗一脸认真的回道。

“好!”董明又称赞了一句,然后道:“那我再问你,若是你县中贫苦、耕牛、耕犁全都没有。想要教化,可是连识字之人都少之又少,你又该当如何?”

“自然是购买耕牛、耕犁,延请报读诗书之士前来。就算是学生,也可以为县中孩童蒙学。”司马朗对答如流。

“两个问题,一者,钱从何来;二者,一县之地你自己来教授,教的过来吗?”董明追问了一句。

“朝廷自然会有拨款,二来县中也会有赋税,想来可以支撑。至于第二个问题,读书毕竟所费颇多,并不是所有孩童都会读书的。”司马朗稍微想了一下,回了一句。

董明摇了摇头,也不打算再问了,而是直接说道:“一县之地,朝廷自然支撑得住你要做的事情。要是全天下呢?朝廷的财政能够支撑的住吗?”

“这....总有些地方不需要朝廷的支持。再者,还有地方乡绅、豪门、世家,总归是有办法的。”司马朗说这句话的时候底气有些不足。

“若真是有办法,那就该天下人都是读书人了。”董明笑了笑道:“且不说这些。就说一点,朝廷想要做事情,需要的是什么?是钱财。虽说君子不言利,但不代表朝廷就不能完全不在乎税收吧?”

“税收,乃是国之根本。而盐业....是如今大汉朝提高税收最快的方式。”董明继续解释道:“若是盐业官营,每年光是盐业提供的收入,完全足以支撑朝廷,在全国各郡建立一所官办的书院。每年为国家培养上万读书人。你说,盐业重要不重要?”

董明这是看人下菜碟,盐业挣来的钱,肯定不会用来做教育的,还没到那个时候呢。但是这话说给司马朗这样的谦谦君子听,那就好使。

“每年培养出上万名读书人?”司马朗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咽了咽唾沫道:“老师,学生能够帮上什么忙吗?”

司马朗这是被董明几句话忽悠瘸了,毕竟还是太年轻。若是司马防站在这里,听到董明这番话,立刻就得炸毛。每年培养出上万名读书人,你怎么不上天呢?若是读书人变多了,世家大族的生存土壤岂不是越来越狭窄了?

“帮忙?”董明笑着摇摇头:“眼下你就先好好学习即可,莫要想这些东西。”

司马朗,乙上的资质,特长是内政。军略和谋略也不差,能达到七十多点。是一个很好的苗子,培养好了,在朝中可以做二把手,在地方可以掌管一郡只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