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339章 你放心,我不是坏人

三国好老师 339章 你放心,我不是坏人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董明并不知道高大壮在找自己。眼下他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通过系统将儒学的那一套东西翻来覆去的研究着。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一场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的竞争中,新学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劣势且不去说了,单说优势。

首先,新学绝对是符合经世致用四个字的。事实上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儒家的老祖宗孔子那里。孔子所奉行的儒家思想,本身就包含着经世致用的精神。

仔细分析儒家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它不像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从这一点来看,儒家思想实在是太注重实践了。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兼收并蓄,孟子的阐发、荀子的注解再到董仲舒的魔改,儒家变得有些似是而非了。又或者说这就是儒家,只是跟孔子时代的儒家区别太大罢了。

因此,从经世致用这一点来看,新学才是真正的儒家正统。毕竟眼下的儒学虽然也讲究入世,但是他们的入世改成入仕更合适一些。再者,口号喊的响亮没用,儒家学说发展到此时,已经没了当初的精气神了。

再往后,儒家思想中的积极的一面迅速消退,完全成为了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变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题外话,第二个优势,就是新学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这是新学的劣势没错,但也是优势。出现的时间短,就意味着犯错的机会少,同时也意味着除了新学门人之外,外人很难全面的了解它。

这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最后,第三个优势,其实在董明身上。眼下大汉朝这些旧儒学的大儒们相对朴素的哲学思考跟他这种经历过后世各种哲学流派轮流轰炸的人相比,天然就处在劣势上。只要他能将学术争论引导到哲学思辨上,那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当然,这场思想领域的战斗肯定不是那么容易打赢的。董明也是在做好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准备,至于战术上,多重视都是应该的。

“那么.....趁现在写一个小册子吧。让科学司印出来,派人去发。”董明屈指敲了敲桌子,脸上露出了微笑。

这种宣传小册子,董明写起来是得心应手,毕竟.....上一辈子也是锤镰帮一员,帮派历史还是非常了解的。尤其是锤镰帮的宣传工作,那工作能力,那宣传效果,董明翻看相关史记录的时候,都惊呆了。

董明在写小册子的时候,李植带着人开始搭建会场。

眼下李植的能力值也突破了上限,内政值都飙升到八十了。这主要还是因为,跟他同批次的毕业生里面,就他接触的实事最多。几乎每一次变法要做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他打头阵的。

除了个人能力的提高之外,他还将当初的建设兵团给带出来了。如今建设兵团一共有四万人,分为一百个施工队,每队四百人。

只不过这些建设小队眼下都在各处修补城墙、修补道路。留在洛阳的只有两个施工队,负责日常维护洛阳城墙和道路。

建设兵团的安排,董明没有插手,他也觉得这样挺好的。让这些人去修修补补的涨涨经验,好应对日后更大规模的建设工程。

施工现场,李植拿着图纸,正在跟施工队的负责人交接:“辛苦兄弟们了,图纸你们都能看懂,在下就不多说废话了。这几天就弄好,到时候请弟兄们喝酒。”

负责会场搭建的是建设兵团308小队,也是留守洛阳的施工队之一。308施工队的工头是一个蛮子,长得五大三粗的,有个汉人名字,金猛。当初李植为了让建设兵团的人能够看懂图纸,特意找了董明想办法。

董明给的建议也很简单,找一些读书人,在兵团内弄扫盲班就行了。金猛就是扫盲班毕业生里的佼佼者,不但能识字还能看得懂图纸。

金猛闻言大着嗓门道:“这事儿简单,两天就能做出来。倒是这上面的装饰,咱们兄弟可没办法,这活太细了,咱们施工队做不了。”

“那里你们不用管,某家找人去做了。”李植笑着道:“兄弟们辛苦,把台子搭起来就行。”

“那好说。”金猛拍着胸脯说道。

这个时候,荀璦带着几个城管司的衙役走了过来,不远处荀彧也满面笑容的跟着。

“子健,忙着呢?”荀璦笑着跟李植打招呼。

李植见了荀璦,脸上露出了笑容。事实上,明德书院跟李植同期毕业的这一批学员,一开始跟荀璦并不是多么的亲近。只不过这两年一起共事之下,感情倒是愈发的亲厚起来。

“琢之?你怎么有空来这边?”李植很清楚,眼下城管司可以说是事务繁忙,荀璦来这里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荀璦倒是没有直接答话,而是拉着李植走到了一边,小声说道:“讲学的事情在下已经知道了。今儿找子健你,就是想要一份会场的设计图纸。到时候咱们城管司也会负责一部分的安保工作。”

李植闻言楞了一下,反问道:“这事儿不应该是卫将军负责吗?怎么还有城管司的事情?”

荀璦摇了摇头:“具体怎么回事,在下也不太清楚。这事儿是宫里下的命令,没经过伯喈先生和老师那里。陛下的命令直接递给城管司衙门的。”

“这......”李植犹豫了一下,然后道:“我说句不好听的啊,是不是你家那位老大人的意思?”

荀璦叹了口气:“这事儿我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跟老师说了吗?”李植又问了一句:“这事儿还是跟老师说一声比较好。”

“打算从这里拿了图纸再过去。”荀璦笑着道:“正好顺路。”

“没啥图纸,就是个台子,藏不了人。”李植摇了摇头:“周边的环境,你们城管司也熟悉。快去老师那里吧,跟老师说一声。”

荀璦点点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植叹了一口气,道:“你放心吧,二龙先生和老师之间不过是君子之争罢了。老师的性子你也知道,不会因此而对你有看法的。”

荀璦其实就不是来拿什么图纸的。一个台子罢了,有什么好拿的?至于安保工作,哪怕有皇上的命令在,城管司也不过就是来走个过场罢了。重点还是在卫将军刘备那里。

他之所以过来,就是因为自己的处境有些尴尬了,想要找人说道说道。荀家嫡系,新学门人的双重身份,让他在这场暗潮涌动的讲经中犹如深陷泥沼一般。

其实.....他想多了。

董明对荀璦一点儿意见都没有,毕竟眼下荀璦还受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影响呢。真要比起来,董明和荀爽都跟他爹似的,荀璦最次也能保持中立。

李植见荀璦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又说道:“换个思路想想,你眼下还在尚书台行走,新学内部,你仍然在籍,这还不够吗?”

荀璦点点头,苦笑一声道:“这事儿闹得,最近在下都不好意思去尚书台了。”

“行了,先去老是那里一趟吧。宫里直接给城管司下命令,这无可厚非。但是却......你知道就行。跟老师商量一下吧。”李植稍微点了一句,便催促荀璦。

“行了,快去吧。你那兄弟可还等着你呢。”他说的是荀彧。

“多谢子健兄弟了。”荀璦对李植抱了抱拳。

“无妨,都是自己兄弟。”

荀璦走了之后,李植又在工地看了一会儿,便离开。他还要去建设兵团,今年说不得朝廷就要大兴土木了。

倒不是董明给吹风了,而是他自己感觉的。这种预感虽然没有什么依据,但是李植就觉得肯定会是如此的。

走在去建设兵团的路上,李植还在想着,到时候第一个开始动工的,会是什么大工程。依着他的想法,最好就是兴修水利!他李植也想跟自己的本家李冰父子一样,靠着水利工程名垂千古。

“想办法给老师吹吹风,水利工程本就是国家大政,想来老师不会反对的。”李植笑眯眯的想着。

“这位先生,麻烦问一下,这里是哪里?该怎么走啊。”

一个语调有些奇怪的人拦住了李植,此人身高九尺有余,膀大腰圆,金发碧眼,很是奇特,一看就知道应该是外族人。

汉话说的倒是不错。

李植轻轻点点头,伸手接过他手里的纸条,低头一看,然后有些纳闷:“这地址是谁给你的?”

这拦住李植的人,自然就是高大壮了。

高大壮闻言瓮声瓮气的说道:“是一个贵族先生给我的,对了他还给了我这个。”

说着他解下了一个东西递给李植。

李植低头看了看,是董明身上的物件,心里了然,这位应该是老师认识的。当下,他笑了一下道:“正好顺路,你跟某家来吧。”

高大壮犹豫了一下,然后道:“你认识吗?”

李植笑了笑:“自然认识,你放心,某家可不是什么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