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353章 钱庄的问题

三国好老师 353章 钱庄的问题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跟刘辩一起吃了午饭之后,董明便离开了皇宫。货币司和矿业司在刘辩这里算是通过了,明天尚书台上报一下,走个流程就可以了。

回到尚书台,董明先找到了田丰,告诉他陛下要把刘岱塞进来的事情。对此田丰倒也没有说什么,他的想法跟董明一样。

皇帝塞个把人进来,是很正常的。

“陛下给的人,肯定不能糊弄。而且他已经是侍中了,这两个新司,他得当一任司正才行。”田丰开始考虑如何安排刘岱:“矿业司和货币司,伯照你觉得哪一个更合适呢?”

“货币司。”董明毫不犹豫的说道。

“嗯?”田丰楞了一下,这跟他想的不一样。在他看来,董明对货币司明显更加看重才是,怎么会将货币司交给刘岱:“这是不是有些不妥?货币司乃是关键所在.....”

董明笑了笑:“工业司、商业司、农业司、科学司再加上新增的这两个,哪个不是关键所在?你放心,只要刘岱不瞎搞,不耽误货币司的运转就行。其他的,他做什么都无所谓。”

“这倒也是。”田丰点点头,说到这里,他又道:“对了,公与上午来过,说有事情要汇报,不过你回来之前,他又急匆匆的走了,应该是去钱庄那边了。”

“公与找我?”董明想了想:“应该是钱庄那边有什么事情,他无法决断。这样,元皓兄你辛苦一下,在这里盯着,在下去看看。”

田丰笑道:“伯照你放心去吧,公达和文和、文优都在呢,尚书台乱不了。”

董明闻言点点头,这尚书台可以说是汉末智者大本营了,他当然不用担心。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内政长才的事情,便对田丰问道:“对了,元皓兄。昨日说的钟元常,跟伯喈先生那边说了吗?”

“已经让奉孝去了。”田丰点点头。

“好,那在下先去钱庄看看。”

“慢走。”

如今的钱庄已经平稳运行了,每日里都有来办理存取款业务的百姓。当然,最值得高兴的就是,朝廷的俸禄也都通过钱庄来发放了。

不过碍于如今只有洛阳有钱庄,所以只是京官的俸禄,经由钱庄发放。具体的方式很简单,朝廷将每年京官的俸禄折算成现钱拨给钱庄。钱庄给每一个京官都开了账户,然后打进去。

事实上..这钱就是钱庄在用,账户上只是数字的变化罢了。因为这么多京官,也没几个人真的就过来都给取走。

有些人是无所谓看不上那些俸禄,有些人则是存着吃利息,还有一些人则是觉得存在钱庄里更加的安全。

甭管怎么说吧,借着这一手,钱庄每年又多了一个进项。

董明进了钱庄,直接上了二楼,找到了沮授。

“公与兄。”董明见到沮授的时候,他正在二楼的边缘,扶着栏杆皱着眉头往下看,不过他很显然心思不在楼下,而在想事情。

被董明的声音惊醒,沮授回过神来:“伯照,你怎么过来了?派人通知在下就行了,为何亲自跑一趟?”

“这不重要,你今儿找我有什么事情?”董明好奇的问道。

沮授闻言叹了一口气,道:“袁家的钱庄开业了。”

“这是好事儿啊。”董明笑了笑:“对了,派人去查账了吗,存款准备金率定的是多少?贷款利率呢?”

“已经派人过去了,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跟咱们一样。”沮授回道。

“那你怎么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董明很是好奇。

沮授苦笑道:“怪在下没有说清楚,袁家的钱庄,已经开到洛阳了。”

“嗯?开到了洛阳?”董明楞了一下:“等会儿,你的意思是,他们在洛阳开了支行?不是,开了分店?”

沮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他们是从寿春开始,一个县城一个县城开过来的。”

“他们哪来这么多资金?”董明觉得很不可思议:“就算袁家是四世三公,这也太有钱了吧?”

沮授深吸一口气解释道:“这里面不光是袁家。这袁家的钱庄,甄家也参了一股,占了三成,除此之外,杨家也占了两成。”

“现如今的情况是?”董明有了不好的预感。

“很糟糕,这些日子来取款的百姓很多。他们更愿意把钱存到袁家钱庄。因为他们给的存款利息要比咱们高一些。”沮授显然为这事儿愁了好几天了:“那些商人还好说,没有来取钱的,但同样也很少有人会来继续存钱了。因为袁家的钱庄更方便。在这里存了钱,到了周边几个州郡,只要有袁家钱庄,凭存根就能取出来,这比咱们可方便多了。”

“好消息呢?”董明虽然是疑问句,但是语气却很笃定。他很确认,肯定还有好消息,不然沮授就不是着急了,而是想法子对袁家钱庄下手了。

沮授闻言摆摆手:“好消息谈不上,只能说钱庄还能维持。一来是朝廷这边的俸禄,每年都会给钱庄一笔进项;二来大宗交易都在洛阳,尤其是南市。因此这一批客户并没有怎么流失;第三点,钱庄的投资也逐渐开始收益。只不过没有了足够多的储蓄户,这些终究是空中楼阁。”

“在下上午去伯照你,也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留住这些百姓?一开始某倒是打算将存款利息提高到跟袁家钱庄一样,可是这没有意义。咱们不是商人,这样互相抬价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国家方兴未艾的金融业。”沮授的头脑很清醒,他虽然不长于内政,但是好学啊。

至少在通读了董明的著作之后,尤其是一些董明还在写未发布的手稿,他很明白,金融业对一个国家巨大的影响力。

董明闻言也有些麻爪....他所知道的那点儿东西都是宏观经济学的东西。说白了这玩意就是个指导思想,具体怎么操作,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更不要说具体到某一个钱庄怎么留住客人了...

这应该是搞销售的人来干啊。

搞销售的?董明忽然想起来一个有趣的职业:“公与,你觉得保险怎么样?”

“保险?”沮授并不是不了解保险,事实上,在董明早期的著作里就提到过保险:“这不可能,百姓们现在还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哪有心思和闲钱投保。”

“说的也是。”董明也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这件事得慢慢来,咱们换一个思路,百姓去袁家钱庄存钱为的就是想多一些利息对吧?说到底还是为了多挣点钱。”董明分析道:“也就是说,只要咱们能够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那么他们还是会回来的,对吧?”

“话虽如此,可是该如何做呢?”沮授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光明白不行啊,理论谁都懂,操作起来可就千差万别了。

有些人十几天弄不明白物资该发给哪里,有些人两个小时就门儿清。基本仓管和配给制度,谁不清楚啊,可是上手就不是一回事了。

“这样吧....”董明想了一下之后又道:“咱们之前不是只有商业贷款吗?你尝试一下推出个人贷款。包括购房、买马等等。”

这事儿也就洛阳能做,眼下洛阳百姓的生活极为富足,只要肯吃苦,愿意干,就有大把的工作机会。

不管是商铺,还是南市,还是西池村附近都有无数人挥舞这铜钱招募人手。不光如此,商业司、农业司、工业司也还以洛阳为中心,在周边的县城着手建立数个开发区,涵盖了手工业、农副业以及漕运。

可以这么说,以洛阳为中心,虎牢关以西,函谷关以东,是眼下整个天下,甚至是整个世界商业活动最繁荣,也是最活跃的地方。

“个人贷款?”沮授沉思起来,显然在思考其中的可行性,以及该如何操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