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364章 我来跟你们聊聊吧

三国好老师 364章 我来跟你们聊聊吧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西池村,董明早年间上课的地方,一座崭新的建筑物耸立在湖边。建筑物靠近湖边的位置,还有一道长廊,深入到湖中心,在长廊的尽头,修建了一个湖心亭。

整个明德书院,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办公区、教学区和学生宿舍。三个区域之间有过道、有操场、有绿化相隔。

并不是多么的美观,基本上都是以实用为主。在设计的时候,董明给李植提供得设计思路,也是按照后世大多数大学的设计来做的。

不过新的明德书院,占地面积颇大,大概征用了西池村周边将近后世标准下的三千亩大小的荒地。整体面积跟董明前世的母校差不多大了。

不过,受限于材料和建筑工艺的原因,整个校区最高的建筑只有五层。这栋五层的建筑物也是明德书院的主教学楼--明德楼。

剩下的建筑物,包括学生宿舍在内,最高的只有三层。所以整个校区,连职工带学生,大概足够三千人舒坦的生活。

明德楼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大概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范围。广场上铺了青石板,正中间是一个水池子,里面养鱼。水池中间还耸立着一个接近三丈高的孔子雕塑。

此时,董明正带着一群来道贺的同僚们在校园里闲逛着。

“伯照,这明德书院,绝对是大汉独一家的。日后此地,定然会为陛下、为朝廷培养出无数英才。”

蔡邕很是激动的对董明说道:“刚才听你说这里能收三千名学生?就算每年能有一成的学生走出来,那也是三百人啊。以伯照你的能力,这三百人,少说也能做个县令。”

董明闻言笑了笑,咋说呢。眼下的书院在学生的去留上跟后世的大学还是区别很大的。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来上学很简单,只要通过入学考试就行了。

入学考试基本就是判断一下你识不识字,会不会基本的算学之类的。基本上只要在家读过两年书,都能通过。

但是想出去就难了。董明的做法还是跟以前在新野一样,首先你得及冠,其次你得通过每年的结业考试。

当然了,如今的明德书院刚收了学生,少说也得三年之后才能有第一次结业考试呢。也就是说,至少三年内,明德书院就是个只进不出的貔貅。

“丞相大人谬赞了。这都是陛下仁慈。”董明笑了笑:“毕竟陛下才是这书院的院长。再一个,书院的大小开支基本上都是陛下内帑出的。”

这倒是真的,本来一开始董明只是打算从财政拨款,但是刘辩变卦了,直接表示从内帑出钱。董明对此倒是非常的欢迎。

“学生来这里的束脩怎么算呢?在洛阳生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束脩若是太高了,老夫恐怕很多学生都没法生活了。”蔡邕又问了一句。

“这事儿其实也好解决。”董明笑道:“书院肯定是会收束脩的,也不贵,一年两千钱。不过书院跟钱庄有合作,书院的学子可以去钱庄那里办理助学贷款,最多可以贷款十年。十年之内都是免息的。等他们毕业了之后再挣钱还就是了。”

董明倒是想过免费,不过转念一想又放弃了。说真的,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上不起学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相较于国家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为什么国家从来没有说直接给这些人钱呢?反而以奖学金、贫困补助、助学贷款的形式让这些上不起学的学生上学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白给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的。

“有解决的办法就行。”蔡邕倒是没纠结这一点,对董明点点头:“老夫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助学贷款,但是呢,老夫还是相信伯照你的。你这样做,自然有你的道理。”

“多谢老大人信任。”董明躬身道。

“老夫老了,身子骨也不太行了。”蔡邕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还能熬多久,日后这天下,还有陛下就拜托伯照了。”

董明连忙摆摆手:“老大人你这说的什么话?您且活着,朝廷可不能没了您。”

“行了,这里都是自己人。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老夫又不是那花轿子,不用众人抬。”蔡邕对董明摆摆手:“你啊,是个有想法的。但是老头子没能力,不能让你放开手脚的去变法。现在小修小补的,很不舒坦吧?”

“若无老大人,明此时应该还在乡野间教书呢。”董明对蔡邕倒是很感激:“老大人莫要再说这些了。”

蔡邕点点头,没有再说,而是逮着董明问东问西的。董明也不觉得麻烦,一一解释着书院的一些建筑物的作用,一些规章制度之类的东西。

跟着他们的还有曹操、袁绍、夏允等人。这些人也在小声交流着,同时也支棱着耳朵听董明给蔡邕当导游。

大概中午的时候,王韦小跑了过来,对董明低声道:“老师,陛下来了,就在广场那里。”

“知道了。”董明点点头。

“老大人,诸君,陛下过来了,我等去迎一迎吧。”董明笑着对蔡邕等人说道。

“陛下来了?”

蔡邕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对刘辩来这里的这一举动,很是满意。

见到刘辩的时候,这位正在水池旁站着,盯着孔子的雕塑看的很是认真。他旁边伺候着的还是老熟人,吕强和张全。

刘辩也不是自己来的,后面还跟着一批官员,队伍倒是挺大的。周边有来报道的学生,远远的看着他们。

众人过来跟刘辩见礼,小皇帝笑着指着孔子的雕像问道:“这里是书院,就不用守着朝堂上的规矩了。老师,你觉得孔子如何?”

董明听到这个问题,笑着回道:“天不生仲尼,人道万古如长夜。”

刘辩闻言一愣。

其他人,尤其是儒家出身的大臣,都觉得很是满意。董明能在大庭广众这下说出这个评价,那就是实打实的这么认为的。

哪怕他说的是违心的话,众口铄金之下,也只能是真心话。

“老师对孔子的评价很高啊。”刘辩脸上挂着笑容:“书院里也教儒家的学说吗?”

董明点点头:“自然会教授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光是儒家,法家、名家、墨家、农家、黄老之学...只要微臣能够找到这些学说的传人,就都会在书院里教授。”

“尚书令大人此言当真?”问话的是赵岐,此刻他正一脸的愤慨:“法家!不过一酷吏;名家!不过沽名钓誉之辈;墨家,奇技淫巧,鬼神难辨;农家和黄老之学倒是有些可取之处,可是也不如儒家博大精深。教这些,有什么用呢?”

董明看了一眼赵岐,不知道这位自己之前的小老弟到底是什么时候叛变的。他叹了一口气,扫视了一眼众人,又看了看刘辩:“陛下和诸君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刘辩笑了笑,没有说话。

其他的大臣们,倒是有不认同赵岐所言的人,但是这些人在这个时候,却不敢开口说什么。主要是大多数大臣都是儒家出身,在朝堂上势力庞大。而少部分人都是家学,有的偏法家、有的偏黄老....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跟诸位好好聊一聊吧!”董明站直了身子,脚步挪了挪,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眼睛一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