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029章 圆周率

三国好老师 029章 圆周率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三天的发酵期加上董明的名声,让讲学的事情一时间成了颍阴县城最大的新闻。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毕竟这是汉末少有的公开讲学,讲的还是各家敝帚自珍的算学。不但颍阴的士子感兴趣,普通百姓也很感兴趣。

还有人趁着有时间,还呼朋引伴而来。

开讲的这一天,董明专门找到荀家借了场地。这三天的宣传期,董明其实一直都在荀家。不但见到了荀氏八龙中的荀爽、荀肃、荀旉三兄弟,还看到了今年十九岁的荀彧。以及跟荀彧同辈分的荀谌、荀衍、荀悦。其中荀悦年龄比较大,已经三十多岁了。他是荀氏八龙中老大荀俭之子。

董明用【眼力】看了一下众人的属性,只能说荀家真的上天眷顾。荀氏八龙这三位,以荀爽为首,三个人内政、外交、谋略属性都在八十以上。而下一代更夸张,荀彧还未及冠看不到能力值,但是资质是甲上。这也是董明目前为止唯一遇到的甲上资质。

荀谌比荀彧还要小一些,同样看不到能力值,但是一个甲级资质足以说明一切。荀衍今年二十多岁,军略和谋略都在八十五以上,关键内政和外交也不低,都在七十五以上。年龄最大的荀悦内政能力突破了九十,达到了九十一点,外交也达到了八十九点。

这一门七个人,直接就能够撑起一个大势力了,简直夸张。

除了这几个青史留名的精英之外,董明还在荀家发现了不少乙级资质、甚至甲级资质的荀家子弟。只不过这些人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比说此时此刻正在指挥来听课的士子百姓们进场的荀瑷,一个十**岁的小伙子。不但做事妥帖,待人接物也是极好,学识风度都是上上之选。长相英俊,性格温和,在荀家地位不比荀彧低。

资质比荀彧稍差,是甲级的资质,系统推荐的培养方向是内政和外交。这种人,很明显日后应该是大佬。但是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足迹。

董明只能吐槽,这些世家做什么事儿都藏着掖着一点儿都不爽利。虽然他历史学的不是很好,但是仅靠一本三国演义也能看出来一些世家的做法。无外乎是多方下注,只要一方赢了就行。前有荀家,兄弟数人,分别辅助袁曹。后有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各辅佐一国。

在不久的将来,荀彧、荀悦将会被曹操征辟,成为曹操的肱股之臣。荀谌、荀衍则北投袁绍。也就是说曹袁两家谁赢了对他荀家来说都无所谓。

除了多方下注之外,像荀家这种豪门世家,还会留下一部分精英窝在家中,以待时变。简单地说,荀瑷这种人就是荀彧、荀谌等人的备胎。一旦他们出现了问题,比方说意外死亡之类,荀家仍然可以有拿得出手的人物迅速补上前者的空缺。

这也是董明讨厌世家的一个因素。毕竟这些人掌握了教育资源和知识,培养出了人才之后不想着让他们出来报效国家,牧守百姓,反而只以家族私利为考量。这让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奉为圭臬的董明很难接受。

以后他可能会变,但至少不是现在。

董明讲学的地方,被荀家安排在了荀里的一处空地上。整个荀里都是荀家的,荀氏八龙开枝散叶之下,形成了庞大的荀氏群居村落。现在荀家的家主是荀爽,也就是那位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荀爽荀慈明!

正隐居在家著书立说的荀爽,对董明的讲学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但给场地,出人手,还要求荀家子弟凡是在荀里的都要去听课。

当然不是因为董明的那点名声。那点名声在荀爽这个级别的大佬眼力,不算什么。只不过董明见到荀爽之后,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易》。

这很显然搔到了荀爽的痒处。他这一辈子最擅长的就是《易》。而董明呢?且不说有系统这个大杀器存在,光是拿一千八百年后的理论来阐释《易》就足以让荀爽动容。

两人畅谈了两个多时辰,直接把荀爽这老头给聊嗨了。不但如此,他还一直劝董明不要去讲什么《算学》了,应该改讲《易》!

对此董明只能尴尬的笑着,毕竟《易》这种东西,他也就仅限于会背以及按照后世的理论瞎扯。真正有干货的东西,都是系统给的。虽然他也能全都背下来,但是很显然会被不等于就理解了。

这需要时间。

更何况,任何知识、学说,就算能背下来能理解,也不等于就是自己的了。只有经过自己的吸收转化,融入自己的三观中,融入自己的认识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逻辑回路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掌握。

这不又不是数学公式,只要会用就成了,谁管哪来的呢?

“老师时间差不多到了。”董明正在思索的时候,刘威走了进来。

董明闻言点点头,道:“好。”

他今天仍然穿着陈谌送的貂皮大衣。外面等着听讲的学生,则每个人都有一个手炉取暖。除此之外,讲课之地,还被荀家用木板围了起来做挡风之用。

董明施施然走出房间,举目望去,大概来了四五百名听众。在众人的注目下,董明稳稳地走上讲台,跪坐下来。

旁边站着的是荀瑷,他手里拿着一口铜钟。只要董明准备好了示意一下,他就会敲响铜钟,然后董明就可以开讲了。这大概算是个人工上课铃吧......

“先生......”荀瑷轻声开口,问道:“开始吗?”

董明点点头。

“咚!”

“咚!”

“咚!”

三声钟响之后,所有来听课的士子全都正襟危坐。最前面一排的基本上都是荀家子弟,第二排第三排则是颍川各大世家子弟,再往后则是一些寒门士子了。

在最拐角里,一个瘦小的少年正抱着手炉瑟瑟发抖。他旁边是一个穿着发白儒袍的男人,大概二十多岁。

“你这身子骨太弱了,这里已经没什么风了,你还是扛不住。我都说了,你直接回去就行,我回家再教你也一样啊。”发白儒袍的男人叹了一口气对那瘦小少年说道。

“我...没事的!”少年哆哆嗦嗦的说道:“这可是难得好机会啊!先别说话了,先生要开始讲课了。”

“唉。”叹了一口气,他朝着少年挪了挪,将身上的儒袍解开,递给他一部分过去。

“哎?多谢了。”少年也不客气。

“行了,好好听课吧。”

......

董明的讲学分成了三天,第一天最主要的是普及阿拉伯数字和一些数学符号极字母。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成年人,就算有未成年的也是那种极为聪明的。一天的时间,就让他们理解了阿拉伯数字和各种数学符号的妙处。

第三天,董明则将数学降到了高一数学的程度。全程满满的都是干货,听得这些人如此如醉的。很多人直接就在纸上、随身携带的书简、布帛上开始记录。而第二天快结束的时候,董明攒了一天的一个点,再一次将众人的神经引爆。

“有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在所有计算圆的面积、圆的周长,圆柱体的体积等东西的时候,直接运用了一个叫π的数值。并且我将这个数值保留了最后两位小数点,也就是3.14。”

“那么这个数值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圆周率了。已故张太史令,曾经算得圆周率为3.1466。但是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应该是3.141592.....我也没求到最后一共有多少位,但是肯定很多就是了。”

“当然,我现在要告诉你们的是,如何求这个圆周率,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切圆法......”

汉末的数学界,数学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一定是圆周率。对于很多人来说只需要应用就行了,但是很显然对于这些士子来说,如何求也非常的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