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433章 丞相赵温

三国好老师 433章 丞相赵温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袁隗的托病不出,的确让董明等人在跟刘辩的拉锯战中占据了上风,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最终丞相的人选,既不是阴循,也不是袁隗。而是另外一个人,赵温。

刘辩让董明这一群人精,大吃一惊。

谁也没想到,阴循不过是虚晃一招,当大家争的急赤白脸的时候,刘辩忽然抛出了赵温这个人。一下子,就让所有人愣住了。

众人在商谈的时候,给丞相定了几个标准。

一是要有侯爵,二是要德高望重能够镇得住场子,第三点则不能为外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性标准,最好是世家大族出身。这条件前三条都把阴循拿的死死地。

阴循没有侯爵,德高望重更是扯淡。至于外戚这一点....倒是无所谓了。阴循虽然出身阴氏,但的确算不上什么外戚了。世家大族出身,阴循也是满足的,有汉一朝阴氏也是豪族。

但前两条不行,阴循就没有办法。刘辩就算能够寻个由头给阴循封侯,那德高望重这一条,可是半点办法没有。

正当所有人觉得大势已定的时候。刘辩抛出了赵温这个人....论爵位,是江南亭侯,爵位是低了点,但是也足够了;德高望重更不要说了,年龄在那放着呢,也是做过两千石的人;肯定不是外戚;至于世家大族出身这一点,赵温更是满足。其祖上是节乡侯,祖父是做过三公、厨亭侯...到了他一辈,也都是两千石的高官,绝对的是世家大族。

“你们说的这些条件,我看江南亭侯都能够满足,不如就他吧?”刘辩笑眯眯的看着董明等人说道。

董明微微摇了摇头,刘辩这一招很是精彩。眼下他已经摆明了态度,你们说的条件我都答应了,阴循我也不让他做丞相了。但是我另外挑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你们不能再跟我争了吧?

这天下终究是姓刘的,谁来做丞相这等事情本就该天子一言而决,眼下刘辩做足了姿态。他们若是继续跟刘辩为难,就不是为臣子的本分了。

到了这一步,董明、袁逢等人只能点点头,表示陛下英明。

从勤政殿退出来,董明皱起了眉头。他左右两边分别是刘备和袁绍。这件事,刘备和袁绍就是打酱油的。刘备若是个闲散宗室,再过个二十年还是能够混个丞相之位的,但眼下他只能去卖酒。至于袁绍,他就更加不可能了,袁家目前的政治力量还没有向他转移呢。

“伯照,你在担心江南亭侯?”刘备问了一句。

董明点点头:“某与江南亭侯不熟悉,不知道此人如何?”

袁绍接口道:“这件事你可以问问孟德啊,江南亭侯之前也是做侍中的....说起来伯照也是做过一任侍中的吧?难道不认识江南亭侯吗?”

董明摇了摇头,道:“那时候某家每日就是去点个卯,倒也没怎么与他人结交。既然如此,那就去问一问孟德吧。有什么时候,咱们回去再说。”

“好!”刘备和袁绍二人答应下来。

这边,袁术也凑了上来。他刚才将袁逢送走,又折回来寻了三人而来:“江南亭侯可是个不好相与的人,有点像王子师的性格。”

王子师,就是王允。

“像王子师的性格?”董明闻言楞了一下。

眼下的王允,就是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嫉恶如仇,性格刚烈。如果这赵温与他一样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儿。毕竟一个刚正不阿的丞相,顶多也就是对下面的人严厉一些罢了,不会对变法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说不定,还会是一个助力。这跟他的政治立场没有关系,哪怕赵温是反对变法的,但他总不能拿政务开玩笑。说句实在话,现在谁敢在变法上动歪脑筋,刘辩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眼下变法一派和保守派立场上的对立,并不影响变法本身。简单地说,一开始为了变法而分成两派的大汉官员,眼下已经成了两个政治团体。在施政上两派都认可变法,问题的关键点是这变法该由哪一派来主持。

这才是变法派和保守派的矛盾,变不变法的已经不在两派的讨论范围内了。眼下朝中的争斗都是围绕某一件具体的政务,该有哪一派来做这个点上。毕竟只要做了就有功绩,有了功绩腰杆儿就硬,说话就大声,在朝廷就能有更多的话语权。

也基于此,董明不担心赵温会阻拦变法,他更多的是担心赵温如果是保守派的话,一定会利用职务之便,抬举保守派的官员。三五年下来,变法说不定就成了保守派为主导了。

这是董明无法接受的事情。

董明正思索着,袁术则继续说道:“嗯,跟王子师挺像的。但是相较于王子师,江南亭侯更加的恣意一些,很有名士风范。说起来,这人跟我袁公路可是很像的,都是洒脱不羁的当世人杰。”

“什么毛病?”袁绍摇了摇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回去再说吧。”

一行人直接去了尚书台,当然尚书台的班房肯定是不能他们进去的。董明领着他们到了班房旁边一个房间里,自由小吏端了茶水糕点进来。

眼下还是冬天,房间里烧着一个铜炉子,散发着丝丝热气,让屋里暖和不少。众人刚进屋子里,就觉得一阵舒坦,再喝上一杯热茶,个中滋味,不必言说。

“两件事,第一件事,搞清楚江南亭侯的立场;第二件事,想办法让江南亭侯站在我们这边,最起码也要保持中立。”董明喝了一口茶之后,直接说道。

众人闻言点点头。

“这件事,交给某家吧。”

主动请缨的人让人意外,是袁术。

“公路?”袁绍是第一个觉得纳闷的:“你确定吗?”

袁术笑了笑反问道:“兄长可不要这么看着某家,再怎么说,某家可是从一开始就是支持变法的。其他的事情,某家自知没有你们做得好,所以就不掺和了。但是这种拉关系,交朋友的事情,舍我其谁?出去扫听扫听去,整个洛阳从南到北,谁不知道我袁公路急公好义,朋友遍天下?”

大家都笑了起来,董明面带微笑的说道:“那这件事就交给公路你了。”

“权且放心便是。”袁术自信满满的回道。

董明对他点点头,话锋一转,说到了另外一件事:“不说这个,不管赵温如何,咱们的计划不能变。今年工部要监督大运河分包出去的几个工程段落,这件事很重要,待会儿会让几个负责这件事的同僚过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另外一件事,则是今年尚书台主要盯着的事情......”

“尚书台的事情伯照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刘备没等董明说完便有些着急的说道:“先说说我的吧,今年酒厂怎么办?扩大规模吗?如果扩大规模的话,咱们今年又能多出不少耕牛来。”

“不能再扩大规模了吧?”袁绍皱了皱眉头:“某家虽然是司隶校尉,但是也清楚如今的情况。酒厂去年消耗的粮食有些多了,若是再扩大规模,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事实上酒厂去年消耗的粮食,还在朝廷的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就整个天下来说,还有大量的百姓处在饥饿之中。酿酒没问题,但是扩大规模的话,肯定会惹来朝野物议的。

董明也点点头,对刘备说道:“不用扩大规模了。不过除了酒厂之外,还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什么事儿?这次要卖什么东西?”刘备乐呵呵的问道。

董明闻言莞尔,道:“不是卖东西,是让你兼管一个新的机构。”

“说说看。”

“你们应该知道,我在科学司那边弄了一个杂志社。所以我想让玄德你,去做这个杂志社的社长。”董明抱着茶杯,咂摸了一口继续道:“具体的章程我会给你一个详细的资料,到时候你看一下就行。”

刘备虽然不太清楚这杂志是干嘛的,但是长久的习惯让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说完了杂志的事情,董明又将话头扯回了刚才的话题上:“某刚才说的尚书台的事情,还是需要几位帮忙的。尚书台这边有心在今年之内,在整个司隶地区所有郡县都修通公路,与此同时还要修出来一条,自长安至汉中的公路。这是一个大工程,眼下既有河北水网工程,洛阳的五龙渠还在开凿,若是再开一个工程,定然会引起朝廷反弹。”

“现在跟你们说,就是想听一听你们的意见,这件事你们觉得能不能做?”董明说完之后,看向了三人。

“先说说理由吧。”刘备第一个接话:“只要对大汉有好处,某一定全力支持。”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则没有接话,而是等着董明的回答。

董明笑了笑道:“自然是有好处的。”

他清了清嗓子,意有所指的说道:“而且好处还不是一点半点的,不光是朝廷,沿途所有的百姓、世家、豪族都能获利。”

袁术和袁绍两人,也来了兴趣。

“先说说具体规划,然后再说好说吧。”董明微不可查的笑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