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京城风波(求订阅求月票)

郑芝龙的事情已经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等待他们回京城。

而在这半个月中,京城内也是存在着不小的动荡。

一方面是皇帝想要成立少府这个机构。

少府这个名字一出就很难不让那些文官们浮想联翩,秦汉的少府可是多么庞大的机构啊,简直是权势滔天啊,现在却让一位太监和驸马都尉来掌管,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朝野之中没有人愿意看到少府的再次出现,大部分人都提出了反对。

不过出乎朱由检意料的是,吏部尚书周应秋和户部尚书郭允厚的支持。

周应秋恐怕是纯粹的向自己讨好,表达自己是忠诚与皇帝的。毕竟他和魏忠贤的关系可不远,皇帝却留下了他,这让他明白,在朝堂上没有亲信的皇上恐怕需要一个亲信。而自己不就正好符合这一标准吗?职位还足够的高,皇帝还有自己的把柄。

至于郭允厚希望的是借此机会能够减少皇帝向国库要银子的事情。毕竟大明的历代皇帝已经证明了,内帑的银子花完了,就从国库里拿,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现在若是皇上能够赚银子,那事情应该就好办了。

朱由检倒是和这位郭允厚经过一番交流,表明了大明的少府不会向大明征收税银。

有了六部前两部尚书的支持,下面的人倒也有不少愿意赌博的,表示对皇帝的支持。

至于温体仁、徐光启等被朱由检提拔起来的人,朱由检专门将他们叫到武英殿进行了一番交谈,最终这些人还是没有表示支持,仅仅是中立罢了。

这也让朱由检第一次感受到很大的阻力。这些人和自己并不是一条心啊。

内阁在他的坚持下,黄立极和孙承宗表示了支持,总算是支持的人占据了上分。

虽然下层仍然反对声此起彼伏,朱由检还是强制性的确立了少府这个机构。

这件事情在京城之中闹出了不下的风波,朱由检原本的光辉形象在一些文人之中已经开始大打折扣了。这样大规模的行商并不是圣君所为啊。

朱由检知道后,嗤之以鼻,他们也不想想他们家中是怎么经商的,这就是**裸的双标!双标可耻!

想想历史上崇祯皇帝的的悲惨下场,然而这些人可都是富得流油啊。

……………………

另一方面就是李邦华、卢象升等人对于京营的大整顿进行的是如火如荼。

再加上这次京营整顿是以三个勋贵的爵位,一位勋贵的命换来的。

京城们的勋贵们联名向皇帝请求看在薛濂祖先薛禄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饶他一命。可惜被朱由检在大朝会上大发雷霆大骂了这些勋贵一顿,带着清楚魏忠贤一党的余威,众人瑟瑟发抖,没有敢于反对。

没有文官们的支持,这些勋贵们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朱由检最终还是看在薛濂祖先薛禄的份上网开一面。对薛濂的家族不做处罚,当然抄家是免不了的。

而当阳武侯薛濂被当众处死的时候,整条街都被京城的百姓们给塞满了。

薛濂此人这些年仗着自己的勋贵的身份,在京城所做的恶事可着实是不少,百姓们对他的恶感并不低。再加上这么多年来大明朝没有处死过勋贵了,众人这都乐意过来好好看看热闹。

没有人注意到,在刑场的周围,有一些身份不同寻常的人在现场观看,都是脸色阴沉,这些人正是享福两百余年的大明勋贵。

只是当薛濂人头落地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当场呕吐,还好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不然的话,事情恐怕就麻烦了。

当朱由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得露出讥讽的笑容。真的是一群蛀虫。

薛濂处死后,抚宁侯朱国弼和安远侯柳祚昌也被除爵,在勋贵们的请求下,也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也就留下了他们的性命。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全家被发送到琼州府。

见皇帝真的处理了三位勋贵后,与京营里的利益有关的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次的事情问题大了,纷纷摆出观望的态度,丝毫不敢在京营整顿的问题上乱伸手。

那些利益代言人也完全放手,任他们自生自灭,至于自己的家人在京营的,虽然想伸手,可惜都被李邦华、卢象升给斩断了他们那捞过界的手。

在加上英国公的压制,虽然有朱纯臣在幕后的挑拨,但还是没有嫌弃什么大的风浪。

而李邦华、卢象升两人则开始对整个京营进行里里外外全方面的整顿。将近七千名在一些方面有很好天赋的士卒被少府和工部接收了,他们以后将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六千余老弱被剔除京营,剩余七千余位士卒经过考核后,身体条件不过关又被送出去两千人。

最终的到的勉勉强强算是精锐的只有五千人。京营之中原本的勋贵家中将领被开除京营的多达八成,只有五六位将领满足考核要求。

在这半个月的整顿之中,李邦华等人一共处死了一百余名企图反抗整顿的士卒。

看着眼前的这个京营整顿的报告,朱由检不由得点点头,这次绝对算得上是彻彻底底的整顿了,希望以后京营的实力能够满足自己的期望。

“李爱卿,卢爱卿,黄爱卿,这次的京营整顿你们办的很不错,整体上朕还是很满意的。

但这样就够了吗,显然是不足的,五千人,都是从一群废物之中选拔出来的,你们说,朕能放心的将这座神京城、百万百姓的安全交给这五千人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整顿。

黄将军,你训练的一千人在这次的考核中表现十分出色,这次朕提拔你为左骧军指挥使,从这五千人中分两千五百人由你带领。

卢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这次你表现的很出色,此次朕意,你来担任两位两千五百人的左骧军指挥使。

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勉强可用之人至少训练出可堪一战的水平。

一个月后,两位开始征兵,一军定额两万人。

两位觉得如何?”

二人对视一眼,“谢吾皇恩典!”

将这件事情安排下去,朱由检再次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李邦华。

PS:时间越来越紧张了,一直着到现在,马上就十二点了,好累啊!

需要大家票票的安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