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出兵增援

重铸刚明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出兵增援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就在刘宗周出手整顿五城兵马司的时候,京城前往大同的官道上,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快速前行!

这支队伍全部都披着盔甲,身上带着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有手拿的长矛,腰上挎着的大刀,有肩膀上的长弓,还有的背着足有一人高火枪。

从远处看,这一支军队队形丝毫没有混乱,不管是缓步行走,还是突然的跑步,让人一看就感觉是一支精兵。

官道周围经常有百姓远远地观望。

然而若是真正的知兵之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边只有大约四成的士卒可以说是真正的精锐,甚至还不是一般的精锐,他们看起来身材挺拔,目光坚毅。

而另外的三成一看就是只有花架子罢了,参军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半年。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支军队是卢象升带领的一支队伍,一共接近两万人,这一支队伍是很庞杂的,其中有五千人是羽林军,这些人都是经过了一年以上的训练,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称的上是精兵了。

甚至他们当初在在各个省份训练时也剿灭过不少的山贼,多说人都是见过血的,朱由检这次专门调拨了五千人过来,并且他们之中有三千人用的是燧发枪。

军械司在毕懋康的领导下,几乎每天都是一个变化。

现在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朱由检亲自下的圣旨要求下,九边的所有制造军器的人才在一个月前已经全部抵达了军械司。

现在的军械司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万人,不过令朱由检惊讶的是这一万人中火器的人才比冷兵器还要多,这让朱由检意识到自己还是小看了大明的火器发展水平了,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毕竟火器的发展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大明将近三百年。

因此燧发枪的生产速度大大的加快,现在加班加点的制造出了三千支,虽然还不多,但是军械司已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了。现在装备燧发枪的士兵已经全部带过来了。

当初生产燧发枪前面的刺刀时,军械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无他,大明现在制造的品质最好的钢硬度还不能够达到要求,毕竟刺刀的要求是在是太高了。

没办法,毕懋康只能在燧发枪枪上留下了安装刺刀的位置,等待着技术能够达到要求。军械司内部甚至悬赏三千两白银来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最终还是一位从辽东回来六十余岁的老工匠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改进方法,直接将钢的硬度、韧性都提高了一倍有余,完全达到了刺刀的要求,这才有了刺刀。

并且之后制造的冷兵器也已经全部采用这种新钢来制作,不管是大刀还是长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位工匠据说是家族祖传的手艺,朱由检亲自来到军械司,当着所有工匠的面将三千两银子的银票交给他,还特别赐予其见官不拜、不跪的权力。

还别说,自己这一次的出场效果还是相当的不错,据锦衣卫奏报,军械司内部很多工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也已经有人向管事的提出一些方法,虽然作用不是很大,但是毕懋康也按照自己的规定,只要有用都给予了不小的赏赐。就算是在京城也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

这支队伍有五千的羽林军,两千五百人是原京营的精锐,其余的一万人是左镶军一个半月前招收的新兵,他们仅仅经过了一个半月的训练,现在他们训练的也都是军纪,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只要不细看,绝对看不出他们仅仅只是新兵。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机械动作,劈砍或刺!

左镶军剩下的一万余新兵仍然留在京城训练,毕竟新兵的比例若是太多也容易出问题,毕竟这次的任务是不容有失的。

朱由检也不想派这些新兵去大同,可是大明实在是没有精锐可以调动了,辽东也正在整顿,他们直面建奴,也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这次作战行动他们也是要出力的,轻易调动不得。

朱由检还从宁夏镇、甘肃镇合计调动了一万精兵,其中有五千骑兵去大同,相信凭借着这一万七千余精锐,以及一万新兵作为援兵也足够了,毕竟大同镇还有足够的兵马,满桂的整顿也还是很有效果的。

再说了他们又不是和林丹汗作战的主力,并不需要太强大,这一场仗能不能打的起来还是一个问题呢!

在这一路上卢象升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旅途中训练士兵,一万新兵的训练一刻都不能耽搁。

朱由检给他的赶路的时间是充足的,毕竟林丹汗的最早出兵时间也是十二月初,这样卢象升至少有半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了。

卢象升自从担任左镶军指挥使后,就兢兢业业,训练和士卒们一同训练,严格遵守经过朝廷修改的各项军纪,深深地赢得了龙骧军上下两万五千余人的尊敬与爱戴!

原本的两千五百名原京营士卒现在在他的手中训练了两个月已经可以对所有人说他们是精兵了。

至于新兵们,他们本身就是矿工,身强体壮,多数还是辽东难民,训练也就更加刻苦,卢象升对这次新招收的士兵很满意。再加上朱由检时不时的来到京营转一转,士兵们的训练更加的卖力。

据卢象升估计,虽然他们的训练时间只有一个半月,但是也相当于正常情况下训练半年时间的新兵了。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检才决定派出了一万余人的新兵去试试水,看看训练情况到底如何!

这一路上卢象升也是想尽办法对这些士卒进行训练,所有需要训练的科目他全部训练了一遍,而效果也是极其显着的,当大军抵达太原的时候,这些新兵看起来仿佛已经是饱经风霜的老卒了。

当然花费的时间也不短,当他们抵达大同城的时候,从西北宁夏镇、甘肃镇赶来的士兵已经抵达大同五天了。

而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一月的最后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