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二百一十五章 陕西旱灾

重铸刚明 第二百一十五章 陕西旱灾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京城

朱由检很快就收到了袁可立送进京城的奏折,看完后,心中长松了一口气,大局已定,初步制定的要求基本完成,虽然建奴并没有按照计划出兵,不过这已经足够了,现在这件事情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就是一些收尾工作了,例如如何和察哈尔部落保持较为亲密的关系,减缓林丹汗被建奴覆灭的时间。

如何处理河套地区,如何处理新收复的开平卫地区!等等,都是一堆麻烦事。看来又要召开群臣好好商议一番了。

另外就是前段时间袁可立提到过的辽东沿海乃至朝鲜分布着大明百万辽东难民,这些人放在原来的历史上或许没人管,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哪里。但是到了现在他朱由检还是要管一管的,正好,台湾府很缺人。

唯一麻烦的是现在的台湾府能承受的了这么多人吗?大明现在只拥有一半,山里还有大量的土人。

另外就是陕西这个大地雷,必须要好好管管,不然的话,它可真能把大明炸上天。这个年代的陕西可是大的很,包括后世的陕西、宁夏、甘肃三省。想到这里,朱由检感到头疼,事情太多了。

心中想好所要商议的事情后,朱由检来到文华殿,召集朝堂各重臣,准备议事!

很快朝堂各重臣全部抵达,朱由检首先向吏部尚书周应秋问道:“周爱卿、郑御史,京察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这件事朕给你们交代下去也已经一月有余了,你们给朕以及诸位大臣都说说,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可有什么成果了?”

周应秋首先站起来,“皇上,诸位大人,自从皇上要求提前进行京察后,臣和郑尚书、郑御史、田指挥使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目前有吏部、刑部、都察院、锦衣卫四方人员组成的调查队伍已经陆陆续续抵达各省,已经开始详细的调查工作,相信很快就会有成果。

其中离京城近的山西、山东两省已经调查出了一些成果,其中有县令、知府数人。至于更进一步的调查还需要时间。

不过,京城和北直隶已经确定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顺天府尹刘宗周的配合下,臣等在京城查出了不少枉读圣贤书之官吏。据估计北直隶的调查情况尚且需要一个月。

目前已经查出的官员所做的事情极其恶劣,他们打着朝廷的旗号为非作歹。

臣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上次京察有问题,而现在皇上提前开启京察,实在是高瞻远瞩!吾皇圣明!”

朱由检不由得点点头,看来进度还不错,尤其是看这周应秋脸上的笑容,看来挖出了不少大鱼。

“好,三位爱卿,你们定要严加处理,不能放走一个,这些官员查清楚后,锦衣卫负责逮捕,给朕好好的审一审。”

“臣等遵旨!”

朱由检略微停顿了一下,将手中袁可立的奏折递给在旁边侍奉的王承恩,很快奏折在在场的重臣中走了一遍。

所有人站起身,跪倒在地

“恭喜皇上,皇上英明睿智,平土默特、复我丢失百余年之河套、收我丢失两百年之开平卫故地。

……

……

此乃万世之功也,彰显我大明赫赫武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略微有些发愣,这样的场面几乎还是第一次看到,看来武功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诸位爱卿快快起来,这次我大明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全靠诸位爱卿后方统筹,大明将士前线用命。

既然我大明收回了两地,接下来就要谈谈,这两地该如何处理?先说说河套吧!”

早就迫不及待的孙承宗直接开口,“皇上,现在我大明再次收复河套,就一定要将它掌控在手中,无论如何不能再丢失了。

河套的重要性谁人不知,河套水草丰美能够养殖马匹,我大明虽然不缺马,但是也不富裕。而残留的土默特部的老弱正好也可以让他们为我大明养马!

更重要得是河套地区土壤肥沃是上好的耕地。据臣所知,陕西去年大旱,尤其是陕北数府之地,数十万亩田地颗粒无收,朝廷虽然调拨了数十万石粮食赈灾,但这杯水车薪,饿浮遍地。

而冬天又陕西今冬竟然一场雪都没有,臣询问过钦天监,今年陕西又是一个大旱之年啊!陕西千万百姓可该如何是好啊!

今年据陕西奏报,多地民心不稳,今年若还是大旱之年,恐怕定会有人造反啊!

臣乞求皇上从陕西移民苦难百姓数十万至河套,此举一举两得,即能守卫河套,又能拯救百万黎民啊!”

说到这里孙承宗深深的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所有人包括朱由检震惊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孙承宗,一时之间众人都没有回过神来。

“孙爱卿,快快起来,陕西子民的受难,朕也感同身受。朕自然不会放之不管。”,朱由检将两眼带泪的孙承宗给扶到椅子上。

“诸位爱卿,为何朕这里没有收到陕西的旱灾奏报啊?不知那位爱卿能给朕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朱由检有些心惊胆颤。

陕西,陕西。

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去年陕西旱灾如此严重,大规模的天灾已经开始了吗?这可是个原子弹啊,能把大明炸翻的。自己为什么不知道?谁在其中隐瞒,他将目光扫向在座的诸位大臣们。

听到这略微有些阴沉的话,以及这略带寒意的目光,所有人在这有地龙的房间里也感受到一股凉意,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黄立极心中暗骂:当时这些事当时时魏忠贤管的,他只是一个提线木偶,他又能怎么样。

“皇上,去年陕北大旱主要发生在六七月份,当时先帝调拨了五十万石粮食用于赈灾,但是在七月底朝廷得到消息,朝廷下拨的粮食被当地的一些官员给偷偷卖掉了!

先帝当时大怒,命令锦衣卫在陕北处死了六个县令、三个知府,可谓是大开杀戒,朝廷也不得不再次赈灾,最终也没有引发民变。

以后天气逐渐转凉,旱灾也略有缓解,朝廷也就没有再多关注了!”,黄立极小心翼翼的说着

“哼,看来京察必须抓紧了,仅仅一个陕北就这么多该死之人。

朕记得,就几年来,陕西一省几乎年年都干旱,此事已经不能耽搁了,那就移民吧,今年春先移民二十万,尽量使他们赶得上春耕!”

户部尚书郭允厚听到二十万这个数字,时间又如此紧张,他嘴角微微抽动,不得不站了起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