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二十四章 背后(求收藏)

重铸刚明 第二十四章 背后(求收藏)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让王承恩对范府保持高强度的监视,他盯住这个人了,这件事恐怕和此人有关系,如果自己以后没钱,养官员、军队就靠他了!富可敌国啊!

就在朱由检胡思乱想之际,京城,黄立极府邸的书房,黄立极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他在思索今天这件事。

毫无疑问如果真的把宗藩的俸禄给停了,对朝廷,对自己都有很大好处,朝廷不再缺钱,一年一千余万石的粮食啊!能做多少事情啊,自己也能名留青史!千古一贤臣,说不定还能超过张太岳!

宗藩问题,嘉靖皇帝时,朝臣都认识到这方面的严重问题了,张居正时改革过一次,但这么些年来情况更加严重了,一百余年来始终困扰大明的毒瘤,一代代文臣所渴望解决的问题,现在要由自己来解决吗?

自己现在的名声不太好,士林都认为自己是阉党人员,可那是因为自己吗?魏忠贤的想法不就是皇帝的想法,自己能不听皇帝的话,不听的话能坐上这个首辅。

当初还不是因为自己听话才被提拔上来了!施凤来、张瑞图不都是这样?那个李国普不过是搞平衡罢了,呵呵!

陛下着实是个狠人啊!放出魏忠贤这条好狗,也就几年功夫,东林党就被打的不成气候!朝堂之上已经没有几个东林党的人了!还好自己识时务!

不过现在又到了站队的时候了吗?朝堂上的人大多数不管是不是阉党,都已经被士林认为是阉党成员了,只要魏忠贤支持,这件事几乎板上钉钉。

关键是看宗藩的反应,陛下能否撑住藩王、勋贵、宫里的那些老古董的求情。撑得住,一切没问题,撑不住,万事皆休。

想想皇帝的手段,大冷天的黄立极额头流下了汗珠。

罢了,老夫也老了,什么没有经历过,拼一把吧,成了,青史留名,败了,老夫辞官回家。

黄立极下定了决心,跟着皇帝走吧。

与此同时,施凤来,张瑞图也都下定了决心。

李国普自身就是一个非常刚正的人,他跟看不惯魏忠贤的种种做法,但是现在阉党势大,他又能如何,如果不是陛下英明,自己怎么可能入阁。

现在不正式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吗?这样与国有大利的事情怎能不办?

第二天,魏忠贤,内阁四名阁老,吏部尚书周应秋,刑部尚书虞景辰,兵部尚书李春烨,户部尚书郭允厚,礼部尚书孟绍虞,工部尚书吴淳夫,都察院左都御史崔呈秀,这几位大明朝廷的核心重臣抵达乾清宫,开始进行这件事的细致谋划。

只要这些人团结一致,此事当定。

…………………………………………………………

两日后,信王府,书房。

其余各省份的信达商行就要开业了,太原、开封、西安、济南四地首先开业!这些地方离京城太远,朱由检也管不到。

沈继尚已经将北直隶各地的账本准备好前来汇报。

“殿下,经过统计,北直隶其余各府开业三天每天的利润在五千两上下,根据京城的情况,我们估计开业后每天的利润会下降到三千五百两左右。”

朱由检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北直隶的状况很不错,你们立了大功。对了,听说京城这边出了些问题?”

“是的,殿下,眼下在北京一些商家已经制成了煤炉,已经开始小规模售卖煤炉,信达商行的利润已经下降到一千两,之后恐怕还会继续下降。”沈继尚一脸难看道。

“我们在开业前不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吗!前几天的利润就是有点儿偏高的,之后等大部分商人开始售卖煤炉时,利润肯定会降下来的,信达商行以后的重心放在低价的煤炉和蜂窝煤上。薄利多销!”

沈继尚道:“臣遵命,之后定当注意,那对于其他人卖煤炉我们不管吗?”

“嗯,继尚啊,这些东西防不住的,以后卖这些东西人一定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向北方各府扩张,同时也要想办法降低成本!我们可以向当地的矿主压低采购煤的价格,甚至可以购买煤矿,招收辽东难民作为旷工!”

“是,等利润够了就去购买些煤矿。殿下,臣想着可以尝试着改进生产方法!”

“嗯,这是个好主意,可以试试,如果成功,可以多奖励一些银子,不要害怕花钱!记住我们占据着先发优势,不要偷奸耍滑,我们一定要保证质量。”

“是!”

“嗯,孤对你还是有足够的信任的,你好好地把控全局!人手不够就招人,钱不够从利润中提取!尽快将信达商行开遍长江以北。”

沈继尚激动道:“臣感谢殿下的信任,臣定会尽全力,以报殿下之恩。”

沈继尚退出后,朱由检叹道:“还是能用的人太少了!”

山西,太原,今日是山西信达商行开业的日子,徐风为了这一天已经忙碌了半个多月了。

徐风原本只是京城一家丝绸店的掌柜,由于生意不好,东家要把那家店给关了,自己也没了去处。

这时自己的好友沈继尚来找自己,让自己给信王府做生意,众所周知,背后东家有势力,生意越好做,自己也就同意了!

之后是在信王府的培训,万万没想到自己这种小人,还有机会见到尊贵的王爷!还能受到王爷的讲课!

信王殿下讲的东西让自己惊为天人,信王殿下定是受到范蠡的天授!这也是当时受培训的数十人的公认。

现在我徐风担负的可是信达商行在山西一省的运作,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自己这半个月找韩家商议合作,招收工匠,制作蜂窝煤和煤炉,购买店铺,进行殿下说的宣传工作,一直都在忙碌。

京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徐风在山西一定也能成功,不辜负殿下对自己的栽培。

快到开门营业的时候,店铺门前已经围了一大批人,看到这些,徐风稍微松了口气!

到了开业的时间,按照京城的模式走了一遍,效果果然不错,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徐风才终于放下心来,自己总算没有辜负殿下的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