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是时候行动了

重铸刚明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是时候行动了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周皇后怀孕的消息就传到朝廷的那些大臣耳中,朝中的诸大臣简直是欣喜若狂,这如果是皇子,那就是嫡长子,将来名正言顺地就是太子,下一任的皇帝,没有丝毫的争议。

说实话,因为天启皇帝无子,最终由信王登基,这些大臣们对于此事心中是直打鼓的,尤其是信王纳妃近两年却无子嗣更是加重了他们的担忧。

要知道在新皇帝无子嗣的情况下,大明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是远在洛阳的福王啊!福王和他们这些朝堂重臣们是什么关系?

当初的国本之争,他们和万历皇帝斗了十数年,最终成功地将福王送到洛阳,他们算是和福王结了死仇。

说句不好听的话,万一皇上年纪轻轻真出了问题,他们该怎么办?他们什么也做不了,恐怕只能接受福王的反攻倒算,到那时,大明必然将国将不国啊!

因此住段时间不断地有人希望朱由检选秀,充实后宫,这样才能早日诞下皇子。

最近甚至有不少的官员的家眷去晶京城附近的庙宇为朱由检祈福。朱由检得知他们的动作后简直是哭笑不得。

现在皇后终于怀孕了,他们最担心的是事情已经不用担忧了,他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他们也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秦王一事上。

至于刑部郑三俊处理做恶吏员之事,这些老油条明白,郑三俊天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合情合理合法,更何况皇上已经下定决心了,已经无可挽回了。

对于那些家中有人出事的官员们来说,为了家中的一个小小庶子搭上自己的仕途并不值当,更何况这庶子还和自家的主脉差了不知道多远,完全没有必要救他们。

还不如尽快将他的名字从族谱中移掉,是全家流放还是被处死他们也就不用管了。

作为聪明人,他们知道该怎么选择,诺大的家族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原本只是看在情分上拉一把,现在还是算了吧。

数日前,京城需要被处死的一十二名吏员被处斩时,这些家族在他们族长的要求下,无一人有胆子去观看当时的场景。

处斩当日,行刑台附近围观了的百姓超过了六万人,为了亲眼目睹恶人被斩杀,有不少人从京城附近的村庄赶过来,甚至周围的民房之上都有不少的百姓。

现场秩序在右镶军的维护下,还算是相当不错。

待监斩官顺天府尹刘宗周出场后,场面渐渐安静下来。

“带人犯!”刘宗周严肃道。

一名名身穿囚衣的吏员被带出,一共十二人,当他们跪在行刑台上时,在场爆发了声音震天的咒骂声以及对皇上圣明之类的欢呼声。

在场的右镶军士兵们都被吓了一跳,连忙戒备起来。

终于,现场缓缓安静下来。

时间渐渐向中午靠拢。

刘宗周一点也没有不耐烦,他很感激皇上能将这个监斩官交给自己,毕竟天子脚下的顺天府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他这个顺天府尹是难辞其咎的。

虽然朝廷并没有怪罪自己,但是他良心上是是过不去的。现在就是表明决心的时机。

刘宗周看着中间的日冕,时间到了午时三刻,也就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刻。

“斩!”,刘宗周下令!

“斩!斩!”,士兵们同样高喊。

“斩!斩!斩!”下方的数万百姓红着眼睛高喊。

那十二人愣愣地看着这一切,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为什么这么恨我?还没等他们想明白,十二颗大好头颅离开了脖子,掉落在地上!留下了十二双迷茫的眼睛。

下方响起了欢呼声,在刘宗周宣布行刑结束,士兵们有序离开后,场面更加沸腾,到处都是欢呼声,周围民居很快就响起了鞭炮声,这场狂欢足足持续了近半个时辰。

当晚,想到今天下面带着满眼恨意的百姓们,以及最后他们的狂欢,这都是刘宗周生平仅见。

他感慨良多,十数名小小吏员竟然能让百姓怨恨至此!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改变了,本官要找皇上请求改革吏员。

不然,吾何以做大儒?何以对得起所读之圣贤书?何以传圣人之光辉?

同时,作恶多端之吏员被处斩或流放从京城开始向京城周围扩展,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风波。

.......

接下来几天,刘宗周就开始思考吏员变革的方法。

同时心情愉快之下的朱由检时不时的露出笑容,尤其是在文华殿议事时更是如此,整的黄立极等人坐卧不安。

朱由检收到的弹劾朱存枢的奏折越来越多,罪过、建议朝廷处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看着这些奏折的人名,朝堂上的重臣们基本上都上书弹劾朱存枢了,这已经足以代表着朝廷的意志了。

朱由检感觉时候差不多了!

朱由检在当日的文华殿小朝会上对于郑三俊的弹劾奏折大发雷霆,据小道消息称当时皇上几乎就要当场下旨处斩了朱存枢,最终在群臣的求情下皇上才改了主意。

皇上下旨,由当地锦衣卫千户刘世袭将秦王府一干人等,包括秦王府长史赵明寿,全部押解进京,皇上要亲自审理此案,还百姓一个公道。

消息传出皇宫,顿时引起了一阵阵的欢呼声,到处都在高呼皇上万岁,几乎震彻云霄,京城的官员们多数都被这一场景所震慑。

那些放弃家中庶子的人此时都是充满了庆幸,还好还好自己动作快,没有负隅顽抗,不然的话...

朱由检听着这声音心中很满意,这就是民心、民意,它将无可阻挡。

就在圣旨出发的的次日,秦王府长史赵明寿的请罪和弹劾朱存枢的奏折到了。

朱由检合上手中的奏折,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原本还担心凭借郑三俊的弹劾恐怕不能将秦王给一举拿下,现在倒是够了。

朱由检连忙派人带着朱由检的信去追前面那位传旨的太监。

做完这些,赵明寿此人引起了朱由检的主意,能做到这一步的绝对不简单,让人取出他的资料,朱由检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

不由得心中感叹,这位还真是一个人才,看来这大明藏起来的人才恐怕不少啊,此人可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