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军权之争

重铸刚明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军权之争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就在第二批勋贵到达五军都督府衙门之前,朝中的内阁三位大学士,六部九卿已经从各种渠道知道皇上隆重的去了五军都督府。

有些人心中已经有不祥的预感,毕竟皇上登基以来就不停的惹事情,甚至做的事情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有人猜测朱由检可能要进行变法!

这个念头出现在他们头脑中之后,他们就恐惧、害怕了,然而这个念头却总是挥之不去。

现在皇上又去了五军都督府,皇上几乎每次出宫去朝廷的相关部门总会有一些大事要发生,现在朝廷之中任务繁多,不管是刑部、户部对地方吏员的整顿,还是秦王的大罪、西南战事的善后等等。

他们这些官员们是如此的忙碌,为了顺利完成这些任务,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

前段时间皇上还让他们想办法解决吏员的恶性问题,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坑!

现在皇上怎么又去五军都督府了,还将所有的勋贵都叫过去了,这段时间众人忙碌的天昏地暗,现在又要有大事发生,这些朝堂重臣们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们有的已经在羡慕在陕西做事情的温体仁、郑崇检,以及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处理推广新作物的徐光启。

更可恨的是那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大刀破斧京城的一堆吏员给处理的干干净净,现在已经跑出顺天府的户部尚书郑三俊。

原本这些在他们认为艰难的事情,现在看来都是美差啊,比在京城待着强太多了。

很快,又传来消息,皇上召见内阁三位阁老和兵部尚书李邦华,众人已经明白,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真的要发生了,希望这几位能顶得住勋贵们的压力吧。

走在路上的李邦华心中很不爽,对于这次皇上的动作他已经有所猜测了,他觉得自己猜测的大差不差。

到时候他能怎么办?他李邦华在几位尚书中算是资历最浅的,从天津巡抚直接到兵部左侍郎,担任这个官职不到两个月就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在兵部他直到现在甚至还没有做到压服所有人。

他的资历浅就代表着其他人不重视他,甚至无视他,尤其是现在内阁的孙承宗也是极为知兵的。虽然他以前和孙承宗在辽东战事的配合的很好,但是现在他却对孙承宗在内阁感到有点儿不满意。

这种感觉又让他心中很不好受,这样的感觉原本不应该出现的,这让他感到十分愧疚。

当他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五军都督府时,他被里面的场景吓了一跳,京城的所有勋贵都到了,都用仿佛冒着绿光的眼睛看着他,仿佛要把他一口给吞了。

咽了咽口水,他走了进去,向皇上行礼后,站在一旁等待着三位大学士的到场,同时仔细思考着自己的对策。

三位大学士在得到消息后,都是脸色变换,依照他们对朱由检的了解,这次定然是大事情,而去五军都督府恐怕只有一件事了。

三人对视一眼,大家仿佛都明白,他们必须尽力阻止皇上地举动,他们代表着全体文官的利益,若是此时让步,恐怕会被大明的文官们给喷死,之后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身败名裂了。

至少一个奸臣的名声恐怕是逃脱不了了。

三人一同向五军都督府走去,三人也明白,要想让皇上改变主意恐怕很难,他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力行事了,三人开口商量了一些对策,统一了一下基本的看法。

………

“四位爱卿,五军都督府在大明之初的职责想必大家都清楚,朕也是今天来到这里才看到五军都督府竟然成了这么一副样子。

简直是成何体统,朕将京城的所有勋贵都叫过来了,询问他们这到底是为何?

诸位爱卿,刚刚诸位勋贵们说是自从于少保之后,五军都督府的权力都被兵部和内阁拿走了,现在这里仅仅是一个空架子!

朕简直是不敢相信啊!于少保朕还是很了解的,他可以说是我大明的恩人也不为过,当初他一人力挽狂澜,守住了北京城。

当时景泰皇帝将五军都督府的指挥权和管理权全部交给了于少保管理也是非常之策。

只是为何之后兵部没有将这些权力交还给五军都督府?

不知勋贵们给朕说的,对不对?”,朱由检一脸微笑的问道。

听了朱由检的话,在场所有人都精神一阵,大戏正式拉开帷幕了!

对于勋贵们来说,虽然朱由检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明白,皇上这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洗刷耻辱的机会。谁愿意天天待在家里混吃等死?至少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不愿意的。

现在他们已经充满战意,要将自己的权力抢回来。

英国公略带感激的看向朱由检,感谢皇上没有直接将他的名字提出来,不然接下来的大辩论自己就要承担多数火力了。

李邦华看着自那些似乎要吃了自己的数十位勋贵,果然如此啊,皇上想把这些军事权力还回去?这怎么可以,还回去的话,不说兵部还剩下什么?大明的军事定然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混乱,若是让建奴有机可乘,那可如何是好?

就在他准备开口时,黄立极抢先开口了。

只见他一脸严肃,“皇上,诸位勋贵,当初正统皇帝在土木堡战败,二十万精锐大军一战而没,十数位勋贵战死,就连当年的勋贵首领英国公张辅张老将军也战死在土木堡。

瓦刺也先数十万大军兵进长城,直奔京城。

京城危在旦夕,当时的景泰皇帝为了守住京城,将京城之内所有军事力量交给于少保,一切都是为了于少保能够快速的指挥京城的所有军事力量。

最终正是在皇上的支持下,顺利的守住了北京城,挽救了大明。

之后成化年间也是这样的制度下,我大明军队横扫大漠,成化犁庭,稳住了当时辽东的危机。

由此可见,朝廷当时的动作是有利于大明的军事力量成长的。

皇上,因此臣并不赞成诸位勋贵的看法。

将兵权留在兵部对朝廷是有利的!”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