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盛况(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二百九十二章 盛况(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很快,蒙古人的身影已经可以看见,的确是大规模的马匹,随着他们速度的缓缓降下,他们的真实情况也落在众人的眼前。

见不是来打仗,真的是过来交易的,众位商人不由得露出轻松的笑容。

交易很快就会开始,这次的互市林丹汗也是极为重视的,三月一日这一天仅仅是林丹汗用来试探的罢了,但就算如此,林丹汗也让人带过来三千余匹马、五千余头牛、一万余只羊,这样的规模可以说是极大的了。

察哈尔部目前可以说是整个草原最强大的部落了,也只有他们能够如此轻松拿出这一笔巨大的财富。

同时为了拉拢人心以及巩固自己的蒙古大汗地位,他让人通知了和察哈尔关系亲密的一些部落一同参与,可惜此次他们仅仅派过来了一少部分人,来这里探查一番底细。之后再视情况而定,毕竟这互市可是每天都要开的。

很快,这座小城就热闹起来了,互市的马匹交易按照惯例全部都要交给太仆寺,不过这一次朝廷规定太仆寺只能购买马匹之中的一半,当然挑选还是太仆寺首先挑选的。

以前朝廷依靠垄断互市马匹的交易,从中赚取了不少银子,因此这一次的互市太仆寺仍然想要这样做,但是被朱由检给制止了。

一方面大明现在的确是不缺马匹,尤其是新收复了大片极好的草场,非常适合放牧。

另外就是互市交易的马匹一般都是不能用于作战的,以往太仆寺获得的马匹也没有真正的用于作战。

他们也是将马匹卖到民间以此来赚取差价。现在朱由检想要逐渐降低大明的马匹价格,同时民间有了马匹可以刺激民间养马,以此增加大明民间的马匹保有量,有了足够的马匹大明民间的一些活动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只要民间有了马匹,自然还有人专门养马,或许这些马匹不能用于交战,但是作为运输也不错,价格绝对不会低。

太仆寺虽然不太满意,但是即便是占据一半的交易量也比以前的总量要高,因此他们在良久的沉默之后也就同意了,毕竟自己无法改变皇帝的决定。

所有的商人羡慕的看着太仆寺的官员在挑选马匹,足足用了将近半日的功夫,他们才从中挑选出了一千五百匹好马,和察哈尔部的人商量好交易的价格后,双方最终达成了交易。

太仆寺的人心满意足的带着马匹离开后,原本略显沉默的小城彻底活跃起来,到处都是讨价还价、交易的声音,察哈尔部落这次过来的人足足有三千余人,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负责带着所在小部落的相当一部分财富来到这里,要带回去盐、茶、铁锅等物资。

他们是察哈尔部的人,察哈尔和大明的互市已经停顿数年之久,他们现在对于这些东西是极其缺乏的。

看着这人声鼎沸的情形,杨国柱以及身边林丹汗派过来的负责人乌力罕都很满意。

“杨总兵,我察哈尔为了表示诚意,在此次的互市中,我大汗特意让带过来了五百匹没有阉割的公马,想必大明会喜欢的。”

杨国柱一愣,看来这察哈尔现在果然是老实了。“哈哈,本将军就代大明谢过大汗了。”

虽然大明并不缺马,但是也没有觉得多,在大明的西北,在河西可是有很多大型的养马场,但是在大明和蒙古人的互市中蒙古人从来都是只卖阉割后的马,这次地方的确是表现了足够的诚意。

乌力罕也很高兴,“同时这一次大汗为了庆祝我察哈尔和大明正是开始互市,我大汗特意让我带来了六匹千里宝马,送给大明皇帝陛下,作为贺礼。这几匹宝马在整个草原都是极为难得的。”

对于这个礼物,杨国柱要欢喜的多,现在的大明将领谁不知道当今天子喜欢宝马,天子还是信王的时候就在京城马市中慧眼如炬的挑选到了一匹好马。

当时那匹马还是幼年,现在一年半过去,那匹马已经彻底长成,据说那是一匹不可多见的宝马,也就是皇上一眼就挑中了它,也算是它的福气了。

在信王府时,皇上就坚持每天亲自喂养这匹被称之为小黑的马,现在皇上经常在空闲时间和礼妃娘娘在宫中骑马游玩,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皇上就会去御马监去看看他的宝马。于是皇上爱宝马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既然皇上有如此爱好,北地的多数将领们自然也就打起了主意,他们纷纷给皇上送去宝马,朱由检也没有拒绝,直接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现在林丹汗精挑细选的马匹自然是好马,这一点不用怀疑,到时候送往京城,皇帝自然欢喜。

对于朱由检来说,他是真的喜欢马,来到大明的这段时间,他已经掌握了极佳的骑术,尤其是对小黑更是爱不释手。前世自己没有机会学习这些,现在更是要补上,尤其是骑在马匹上狂奔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沉醉。

这样的感觉,朱由检很是喜欢,于是朱由检只要有时间,就会骑一段时间的马。

至于因为他的爱好,大明的一些将领送给他好马一事,朱由检看的很开,臣子们对着皇帝的爱好做一些文章不是很正常吗?难道因为他们会媚上自己就要放弃自己的爱好,做一个无欲无求的圣人?

别开玩笑了,他朱由检做不到,同时这样的日子不是朱由检要的。更何况收下臣子的礼物也代表着自己对臣子的重视!

于是朱由检登基半年时间,他的这个爱好就传遍了大明,半年他收到了五匹好马,就连袁可立也送来了一匹,毛色纯白,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是其余杂色的冒,朱由检很是喜欢。

朱由检猜的没错,他直接收了这些将领所送的礼物,这些将领们心中也轻松了不少,毕竟镇守边关掌控数万军队,难免会让朝廷不放心。

甚至还有意外之喜,这些总兵们在面对文官之时心中仿佛有了底气一样,很有自信了,这种变化让很多文官很惊讶,有的甚至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杨国柱跟随乌力罕见到了那六匹马,不由得眼前一亮,这些马匹绝对是好马,这些好马果然都在这些草原人手中,这六匹马可都比他的宝马要好啊,他轻轻的抚摸着其中一匹最为高大的骏马,双目痴迷。

见到这一幕的乌力罕也没有是好的嘲讽,反而是有种心心相惜的感觉,大家都是爱马之人,都明白对方的感受。

他在得知大汗要将这些宝马送给明国皇帝时他心中也是很不情愿,可惜他改变不了大汗的想法,虽然现在和大明交好很重要,但也不用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啊!他想不明白。

在双方的愉快之中,第一天的互市在友好祥和的气氛中过去。

这一次大规模的互市一直持续了五天时间,五天时间中,双方之间产生了很大的交易量,比当初和土默特一年的交易量都要大。

大明的商人们很满意,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这一趟定然是能够赚不少银子的。察哈尔部的牧民们也很满意,这里的东西应有尽有,他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们部落中的物资这一次可以得到大规模的补充了。

税课司也很满意,他们的目的都做到了,既收了税又立了威,许显纯觉得皇上肯定非常满意。

这一次的确是收了不少的税收,可惜也有人不知死活的偷税漏税,被许显纯发现直接给予严重处罚,给予了这些商人严重的警告,虽然没有杀人,但是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慑,这之后,所有人都老实了。

当察哈尔的物资将交换完毕,察哈尔人也就缓缓离开了,这座小城也逐渐冷清下来,这些商号的头头脑脑都开始回去了,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在这里留下几个人就够了。

虽然这里的互市长年进行,但是这次之后的互市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了,留下一个主事人来处理这些事情就足够了。他们继续长时间待在这里用处不大了。留下来的人足够中应对常规的交易量了。

晋商已经不可能再次全部对这里进行垄断了,他们已经杀了进去了,并且杀出了一天血路,自然就不会轻易地再出来了。自家又多了一座金山,随着时间的就是,他们赚的银子会越来越多。

虽然小城和开平骤然间的繁华逐渐消逝,但是互市毕竟仍然存在,这里仍然一千忙碌,开平城内工匠们争分夺秒的修建商户们的住宅。开平城外不断有移民到来,新的村庄建立,新的土地被开垦,这里的一切充满着希望。

………

在互市之前,在郑三俊前往延绥镇路上的同时,他的奏折、陕西当地众多官员的请罪奏折、秦王一系诸位郡王、镇国中尉等有资格上书宗藩的请罪奏折几乎在同一天到达了京城。

这些奏折可比几乎同一天出发的刘世袭等人要快的多,毕竟他们还抬着一个大东西,这东西尽量小心翼翼的,他们也实在是快不起来,刘世袭可就等着这一次让自己提拔一级呢,一路上他可是最小心得。

时间缓缓来到了三月一日,按照惯例朱由检召开了一次大朝会,这一次但是和以往稍微有些不同,首先就是这次大朝会经历的时间相当长。

这一次,朱由检为了表示自己对大朝会的重视,对能够参加大朝会,却没有资格参加每日小朝会的众位官员的重视。

朱由检让六部九卿等人将二月份在小朝会上确定的重大事情在大朝会中再次提出。

因此这次大朝会,大多数的臣子们同样没有什么机会开口,不同的在于全程听着大臣们的上奏。

然而却没有他们想念已久的讨论环节,全部都是皇上“准奏”的声音,众人麻木的看着这一切,这时候众人想的是那些御史们怎么都不在?

足足将近两个时辰之后,这次令人有些不舒服的大朝会才算是结束了,朱由检愉快的走出宫殿。

这样的效率才是足够高的,不然那里有时间为了一点点儿小事在大朝会上喋喋不休。

多数大臣们有些呆滞,这样的大朝会还有什么意义,这是来通知他们前一个月朝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吗?

不过再想想前几个月的那些不到半个时辰的大朝会,现在至少还让他们这些低阶小官知道发生了何事。

哎!众人心中长叹,心中涌现出一种感觉,难道时代真的变了?

回到乾清宫的朱由检看到桌子上左侧一大堆奏折,原本愉快的心情瞬间就不好了,让人将所有奏折送往内阁,让大学士们票拟。

这一大堆都是王承恩按照他的吩咐分出来的一些不需要他这个皇帝时刻盯着的小事情,由内阁、六部的人去做就够了。

剩下的那十数份奏折,才是他时刻需要注意的事情,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几位尚书在地方上的整顿,都需要他来把握,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自己也去了坤宁宫,自己还要照看老婆孩子,同时也休息休息,这几天实在是有点累了,等下午回来再处理这些事情就行了。

又几日后,正在批阅奏折的朱由检看到王承恩拿过来数十份的奏折,朱由检一愣,怎么这么多,平日里不也就十数份罢了。

尤其是王承恩那小心翼翼的动作更是让朱由检疑惑,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大事发生不成?建奴入侵了,应该不是。

朱由检打开最上面的一份奏折,原来是从西安来的,朱由检越往下看越面色古怪,这事情怎么会这么巧?

这一份奏折自然是郑三俊送过来的。

朱由检越想越不对,在自己想要收拾秦王,却又因为他所犯的过错不够多,不好从严处置朱存枢,现在怎么直接就有一个极好的借口啊!

这太不正常了,太不正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