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三百一十章 大动作(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三百一十章 大动作(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就在数天前,登莱巡抚孙国桢从登莱急匆匆的感到京城,他自从收到朱由检的圣旨,就连忙动身进京,一刻都没有耽搁。

刚到京城还没来得及休息,他就被宫中的内侍叫到皇宫,皇上要召见他。

对于孙国桢而言,当今皇帝对他可是相当恩重。不说是皇上提拔他做登莱巡抚的,将如此重任交给他。这之后皇上更是对他极为信任,在皇上大力支持下,短短一年时间登莱水师的力量就扩大了数倍之多。

他可是很清楚这近一年时间他登莱水师究竟花了多少银子。这样庞大的数目在以前他可是想都不敢想的。足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再加上这一年来皇上地种种作为,尤其是对于武人的种种行为更是让孙国桢感受颇深,皇上对于武人的重视已经昭然若揭了。

他相信,这样的一位皇帝必然将带领大明走向中兴,他们武人的辉煌时代必将再次到来,作为担任过福建水师总兵的人,他对于海外的情况很是了解。

他可绝不像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他很明白之后的大明绝对不会缺少仗打。

尤其是对于他们水军而言,之后恐怕是任务艰巨,同时也是功劳众多。

他相信中兴之后的大明绝对不会对那些在大明的海边耀武扬威的夷人长期存在的,到了那时就到了他们水师表现的时刻了,他仿佛已经看到皇上册封自己爵位的场景了。

为了做到这些,他对于登莱水师的整顿是极为严格的,经过他的一番整顿,不算新加入的人员、船只、大炮,登莱水师的战斗力就能提升数成之多。

他甚至还对于登莱巡抚所掌握登莱数府之地的十数万卫所兵也进行了同样严格的审查,借着辽东整顿军队的东风,在登莱之地也没有引起什么较大的风波。

在他的严格要求下,这里卫所兵绝大多数转化为农户,并且最终获得了一万五千精锐部队。

就算是一向要求严格的袁可立在对登莱水师进行视察时也对登莱军队的现状非常满意,他直接向朱由检上书为孙国桢表功。

对于袁可立而言,登莱水陆两军做到这个地步是很令人惊讶的。在辽东军队整顿结束后,袁可立专门去各地视察一番,结果让他很不满意。

除了洪承畴、孙传庭这两位新来辽东,并且在辽东没有一点儿根基的将领做的还不错,其他的几个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就连他以前的旧部毛文龙也没有完全按照朝廷的要求做事,这让他火冒三丈。

来登莱之前,袁可立心情不是很好,带着很大的挑剔眼光也不得不承认,孙国桢是做的极好的,这让他很满意。

心中怒气腾腾的袁可立在回到宁远后,对辽东军队进行了第二次的整顿,这次进行的更加严格,上一次的漏洞全部被堵上,一时间辽东许多将领哀嚎一片。

在袁可立看来,皇上所担忧的辽东军队藩镇化的问题绝不是空穴来风,必须打断这样的进程,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必然是要出大问题的。

………

就是带着这样激动的心情,孙国桢走进了皇宫,见到了皇帝朱由检。一番亲切的问候之后,朱由检才开口问道:“孙将军,不知登莱水师的情况如何了?将军何不为朕介绍一番?”

“臣遵旨,幸蒙皇上恩典,登莱水师这一年来一切都进展顺利,现在登莱水师全军战兵已经达到三万人,大小战舰一千五百余艘,安装红夷大炮的船只达五十艘,共计五百门。

……

登莱诸多卫所经过整顿也得一万五千精锐,臣可以保证他们已经丝毫不弱于辽东诸精锐,朝廷可以放心使用。

……

臣相信现在的登莱水师比一年前强大数倍,凭借着现在的登莱水师辽东沿海皆是我大明的天下,臣定能让那建奴顾此失彼!”孙国桢显得十分自信。

“好啊!孙将军果然是朝廷栋梁之才,短短一年时间就将登莱水师带到如此程度,当真是与国有功啊!”,朱由检很是高兴的站起身,拍了拍坐在他前面的孙国桢。

收到如此礼遇的孙国桢很是激动,连忙说道:“这一切都是皇上的功劳,臣不敢居功”。

让人或许会认为他孙国桢是在拍皇上的龙屁,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真心实意的。

他在登莱作登莱巡抚时受到朝廷的支持力度绝对数十倍与他在福建时,不然的话他孙国桢绝对做不到现在的程度。

不管是大规模建造船只还是安装近五百门的红夷大炮,这都是以前的朝廷做不到的,这中间花了多少银子啊!这一切都是皇上地功劳,这是必然的。

在孙国桢看来现在的朝廷财政和一年前提高也很有限,那么数目如此巨大银子是从哪里来的也就再清晰不过了,定然是皇上从内帑里那出来的!皇上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数百万两白银来支持登莱水师的建设,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他孙国桢岂敢贪功。

大明两百五十年来何曾有过如此之圣君?绝对是没有的,仅此一个,每每想起此事,他心中就激动万分,圣君在朝!

朱由检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回到座位上再次开口:“孙将军不必如此,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罢了,今日不谈这些了,朕今日是有一件要事要交给你和登莱水师的。”

孙国桢脸色一正,皇上召自己进京果然有要事吩咐。

“爱卿在登莱待了也将近一年了,想必对于分布在辽东沿海自己朝鲜北部的百万辽东难民有些了解吧。”

孙国桢一愣,他没有想到皇上竟然提及了此事,原本他还想着皇上会不会是想要进攻建奴,一战而复辽,他已经做好准备劝谏皇上打消这样的想法了,现在真的不是个好时机,皇上万万不可产生错觉,浪费了我大明国力快速恢复的大好时机。

现在看来自己是白担心了,也是皇上如此英明,怎么会看不到这一点?

不过提到辽东难民,孙国桢的脸色不由得沉重起来。“皇上,对于辽东难民,臣还是有过很多了解的。

那些在海岛上的辽东难民生活极其困难,他们种地的产出根本就不够吃,为此他们多数在种地的同时还要去海上打鱼,以此来维持日常生活。

臣听一些老人讲,现在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每年被饿死的人并不多。已经不像他们最初被建奴逼迫到海岛上时,几乎每天早上都要挖坑埋那些被饿死的人,多的时候每天可达数十人。”,说到这里,孙国桢有些哽咽。

朱由检并没有制止他的语言,让他继续说道。

“让臣敬佩的是,皇上您还记得那里的百万难民,两个月前,从台湾过来的船只接走了近十万难民。

当时啊!那些得到这个消息的难民都欢呼的跳起来了,有的甚至痛哭流涕,皆是面朝京城跪倒在地,纷纷高呼皇上万岁。

就算是那些没有乘船离开的难民之后也都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知道朝廷从来没有忘记他们。”,说到这里,孙国桢已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听到这话,朱由检心里并不好受,他缓缓闭上眼睛,缓解心中的压抑。

自己也差点儿就把他们给忘了,若不是他们自己前往开平求活,朕真的就以为自己把他们交给台湾就完事了,朕对不起他们啊。

良久,朱由检长吐出口气,将孙国桢给扶了起来。

“朕属实没有想到他们过的如此艰辛,他们落到这步田地是朝廷对不住他们,是朕对不住他们。

今日朕交给你的事情就是解决这百万难民,让他们重新过上好日子。”

原本心情略有平复的孙国桢此时猛地抬起头,吃惊的望着眼前自信满满的皇帝。

这可是一百万难民啊!甚至要比有可能一百万还要多,这么多人,需要数百万亩土地才能养活他们,大明从那里去找如此多的土地?根本就不可能有,不然的话,数年前先帝为了安置逃往关内的辽东难民时会如此艰难?

见他吃惊的样子,朱由检取出了一份奴儿干都司的地图,右手指着最边上的那份大岛,说道:“爱卿,你看这里!”

“这里就是苦兀岛,这座岛屿南北长两千里,东西大约两百里,面积广大,甚至相当于一省的面积,很令人满意的是岛上人口极少,这座岛屿简直就是安置辽东难民的好地方。

你看,这里现在定然有建奴去过,但是此地是岛屿,岛上建奴的人数定然不会超过一百,甚至就没有,从真的烦的消息来看,建奴也从来不重视这里,他们每年也就是让当地的部落来上供一些毛皮罢了。

我大明通知这里两百余年,岛上的民众对我大明还是颇有感情的,这都是对我大明的有利因素。

此岛的南方据大海极远,同时也离我大明更近,孙将军,你看,我大明水军从登莱出发一路向东,到达济州岛,之后一路北上,就可以到达苦兀岛的南部。

这里建奴的影响最为薄弱,我军的到达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即便冬季大海结冰,大陆上的建奴对这里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到时候敌人大概率是发现不了我军已经到达了苦兀岛的南部,我军利用这一段时间安心在岛屿南部进行土地开垦、士兵训练、修筑城池,以安置这百万难民。

到时候随着我大明在此势力的增长,我军也就不会再担心遭到建奴的进攻,如此,全部拿下苦兀岛,之后再进入大陆。

要知道,我大明百姓有多少人都吃不饱饭啊,他们定然都愿意去黑龙江分地的。

到了那时就是数年之后了,我大明定然可以南北夹击,一举覆灭建奴,收回辽东。”

说到最后,朱由检的眼中似乎在放光!

孙国桢也听得非常激动,如此大事,越听他越觉得可行性巨大。

“皇上,臣愿意担此重任!”,他激动的说道。

朱由检笑笑,将他给扶了起来,再次开口道:“爱卿放心,此事定然是需要登莱水师来运送难民的,此事事关重大,爱卿需要万分小心。”

“皇上放心。”

“另外,为了确保一切的顺利进行,这济州岛必须掌握在我大明手里,如此我大明的移民以及移民船只才能放心在此补给。

朕给你一个人任务,让人去一趟朝鲜,拿出五万两银子,向朝鲜买下这座岛屿。”

孙国桢一愣,“皇上,我天朝要藩属国的一座岛屿还要拿银子那?他们不应该乖乖奉上吗?更何况那朝鲜不是向建奴俯首称臣了吗?”

“话不可这样说,虽然正是如此,但朝鲜早就向我大明派出信使,仍表示要作我大明藩属,他们也是逼不得已。

就算没有如此,朝鲜也为我大明做过不少贡献,总归是不能强抢,大明应该善待它,尤其是现在我大明数十万难民还生活在朝鲜北部,他们还要靠朝鲜照顾一番。”

孙国桢不由得点点头,皇上果然无比仁慈,“皇上放心,为了大明,臣一定将济州岛拿到手里。”

朱由检转头对门位说道:“让孙传庭进来!”

很快一位年轻又颇为英武的将军走了进来,“末将孙传庭参见皇上!”

“孙将军请起,朕前两日就和你说过想让你前往苦兀,负责移民、组建军队等诸事,现在登莱巡抚孙国桢已经到了,很快你们两人就要开始动身了,大明的百万难民可是等不及了啊”,朱由检真诚的问道。

“请皇上放心,臣定然会协同孙大人处理好苦兀之事。

“好,孙爱卿,孙将军之后将就长期留在苦兀,全权处理苦兀诸事,毕竟爱卿你还要就在登莱,随时防备建奴的南侵!”

“臣明白!”,孙国桢连忙点头道。

……

……

朱由检又对两人进行了一番详细的交代,并要求登莱水师留一位参将及陆师三千,水师两千在苦兀,协助孙传庭。

三人交谈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一直到傍晚,孙国桢和孙传庭才离开皇宫。

……

PS:今日订阅血崩,求订阅,求打赏,求票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