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三百六十章 漠南事(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三百六十章 漠南事(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很快,李国普因病辞官回乡的消息在朝廷一众官员中传开,低阶官员或许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对于黄立极等一众高层此时却是心里非常清楚。

没想到啊,李国普竟然如此的有气节,我不如多矣!这是温体仁等人的想法。

李国普简直是愚蠢、无可救药,这就是为了一己私欲而置国家大义与不顾,这是在逃避,在畏惧!这是周应秋、毕自严等人的看法。

然而李国普自己没有犹豫,他一刻都没有耽搁,在朱由检同意他离开的第三天,李国普就收拾好了要带的东西,带着家人向城门走去,一切都是如此急促,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着他。

当走到城门口时他才发现城外有众多的在京士子迎接他,也有一些京城的官员,只是六部九卿这一阶的官员一个都没来,李国普只能苦笑,你们不来也好,不见心不烦。

李国普与众位官员打过招呼,又交谈一番,一众官员才纷纷告辞。

李国普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到时候这件事宣扬开来时,你们究竟会做何选择呢?

之后李国普看向这些热情洋溢的士子们,李国普原本略微沉痛的心此时也好了不少,他很感动,自己没有做错,不枉自己为他们做的事,不枉自己的坚持!

可惜啊,本官人微言轻,对此无能为力,之后的事情只能你们自己来办了,我李国普对不起天下士子啊!

………

“李大人,您真的辞官回乡了,真的是因为传闻中的身体不好了吗??”

问话的这人李国普倒是认识,是京城内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吴士讲,李国普倒是对此人很看重。

“是士讲啊,老夫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有些隐疾,皇上登基以来,内阁事物颇为繁多,身体累的属实不轻,现在老夫这身体有些受不了了。

这才向皇上提出乞骸骨啊,人老了,现在只想回家看看。”李国普说话时一脸笑意,丝毫没有将心中的不满表现出来。

众位士子一愣,显然是没有想到李国普会这么说。

在吴士进等人看来,现在李国普就要离开京城了,朝中的重臣们没有一人到此送行,来的都是一些“低阶”官员,这样的情况非常不正常,朝廷当中必然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李国普真的辞官原因恐怕必有内情!

“李大人,朝中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吴士进犹豫一番还是问出了这样的话。

李国普哈哈一笑,“诸位不用担心了,朝中能有什么大事,况且你们也知道,皇上一直对吗敬重有加!

我就是因为身体不好而不得不回乡,不然的话本官还想在朝中多待几年,现在圣君在位,盛世可见啊,真想亲身参与其中啊!

不然,皇上怎么还封我为太保?”

吴士进一愣,是啊。

于是众人纷纷祝愿李国普早日康复,长命百岁!

……

望着李国普一家人向南而去的马车,吴士进久久不愿意收回目光。

李国普在士林中的名声可谓是极好的,之前魏忠贤当政,阉党势力最大之时,在士林眼中,高雅且从不和魏忠贤同流合污的朝堂重臣中只剩下这位李国普李大人!

可以说在哪个黑暗的岁月中,李国普给了天下士林众人一份来之不易的信心与希望,他担负了很多。

之后在新皇登基后处理魏忠贤一案时,李国普更是魏忠贤一案的主审官。然而李国普的表现让士林之人颇为不满!

在他们看来阉党一案处理的并不干净,阉党余孽黄立极、周应秋还堂而皇之留在朝廷,甚至那个周应秋前不久还入了阁。

但即便是如此,士林也不会将这些事情怪罪李国普,他们清楚魏忠贤即便是倒了,阉党的残余力量也还在,一切都要慢慢来。

现在李国普辞官而去,他们自然也是十分惊讶甚至难受的。

尤其是吴士进,他对于李国普能在阉党的围攻下坚持下来十分佩服,可以说此时的李国普就是吴士进心中的偶像,他对于李国普了解还是颇多的。

李国普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怎么现在突然身体不佳了?吴士进相信朝廷必然发生了大事,李大人绝对不像是身体不舒服。

可惜他们仅仅是士子,对于朝廷上层中的风波完全得不到消息,只能自己瞎猜。

若是以前,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怕早就传的遍地都是,可是现在的情况彻底不一祥了。

………

朱由检对这种朝廷上层的政策几乎没有一点儿保密性完全就是深恶痛绝,每次朝廷的事情还没有确定时,甚至只要提出来,恐怕不到一天时间,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朱由检自从登基以来就对保密这件事花了极大的力气来进行整治。

首先进行处理的皇宫内的问题,朱由检刚登基就对皇宫内部进行了小规模的清洗,取得了一定效果。之后在魏忠贤倒台之后,朱由检就接着处理阉党余孽的机会,在皇宫内定力了新的规则,并且将之前这种事情做的不少的太监全部给处死!

大大震慑了其他的太监,之后秉持着发现一个处死一个的策略,再加上东厂无处不在的监督,现在的皇宫基本上和铁桶一般,这一点儿,朱由检很是自信,而且已经几件事情证明了朱由检的自信。

同时对于官员们随随便便的将朝中大事泄露与外的情况也严厉打击,确定效果也相当不错。

锦衣卫在其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威慑作用,在崇祯元年前朱由检因为政策泄漏的事情对十数名京城高阶官员进行了处罚,直接撤销了的官职,把他们给赶回家了,并特意表明永不录用!

在众人的求情声中,朱由检没有给他们任何的开恩。

数次之后,朝廷的一众官员彻底收敛起来,没有人再敢泄露朝廷的相关决策。

尤其是对于六部九卿之类的重臣,他们对这件事其实是欢迎的,他们待在这个位置上,是要认真做事的,事情还没有做信息就被泄漏,给之后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极大的阻碍。这成何体统。

于是到了现在,经过了朱由检一年时间的大规模整顿,民间人士已经很难打听到官场上的消息,官员之间信息的传递也比之前难得多了。

对于现在这样的关乎大明未来的重大决策,外界根本就不可能获得一丝一毫的消息,六部九卿这高官很清楚这件事情一旦泄露会造成多大的后果,嘴巴都管的很严。

即便是已经辞官的李国普为没有对他人透露偶出此事,他还不屑做出这样的无赖之事,他相信,最终事实必将证明自己是对的。我是为了大明尽职尽责的,我没有退缩。

………………

另一边,休息了两天的朱由检终于感觉差不多了,这两日他处理了一些之前积累的朝政,对后宫的几位妃子好好的疼爱一番。

朱由检叫来了负责漠南移民的温体仁,他要了解一些事情了。

“臣礼部尚书温体仁参见皇上!”

朱由检看着这个十个月前还是一脸白静,是一个妥妥的文人雅士,现在体格也粗壮起来,皮肤也变黑了不少的温体仁。

朱由检很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像认真做事的样子。

“温爱卿快座,这段时间爱卿你在漠南做的非常不错,漠南的情况朕一直都有所了解,朕也没有想到今年陕西的旱情竟然会如此严重,竟然产生了一百余万的难民。

若是没有朝廷的及时应对,恐怕陕西现在已经烽火遍天了,若是如此,也不知道回走多少百姓会因此而惨死。

朕每每想起,心中就格外的庆幸,庆幸朕早早的花了大量的银子买了粮食,庆幸朕有像温爱卿这样的好臣子啊!

尤其是爱卿你在漠南主持移民时做的事情让朕非常欣慰。”,说完后朱由检微笑着看着坐在椅子上的温体仁。

温体仁很是惊讶,连忙表示:“臣不敢,这都是皇上的功劳。臣怎敢逾越!”

朱由检笑笑道:“算了,不提此事,你的功劳朕会记得的。”

……………

“现在漠南移民的情况怎么样了?今天你就给朕介绍介绍,之前的奏折上并不是十分详细,最好拿个地图给朕讲讲。”

温体仁身体一震,果然,皇上果然是要询问此事,他从袖子中取出一份漠南地图。

“皇上,您看,这个位置是归化城,经过十个月的修建,城内的房屋已经完全修好,城内现有百姓近五万人。

归化城周围的东胜城、云川城、玉林城、破虏城、丰州城现在都已经修缮完毕,一座城平均有百姓万余人。

现在前套地区已经安置百姓近三十五万人。

后套地区臣等重新修建了一座更加巨大的城池,名为五原城,现在还差一点儿就可以修缮完成,预计月底即可修建成功。

城内将会有百姓三万人,五原城周围数十里又有小型城池数座,城内共有百姓三万余人,后套地区共有百姓二十五万人。

如此,河套地区有百姓近六十万。

大同北草原一带,以集宁城为中心,现有百姓四十余万。

…………

再往东,以开平城为中心,包括大宁附近地区,现有百姓近五十万,这些主要分布在开平城周围,大宁城附近仅有百姓五万人左右。

…………

漠南现在共有百姓近一百五十万人,共开垦土地已经超过一千万亩,全部种植的都是红薯,再过一个月就要丰收了。到时候这里又是我大明百姓的一片乐土!

臣可以保证,漠南现在已经完全掌握在我大明手里了。

现在阴山以南已经完全掌握在我大明手中,在阴山几处要害之地,卢将军修建了数座关隘,驻有重兵。

卢将军按照皇上地吩咐在阴山南面不适合耕种的草地上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马场,原本的土默特部的数万牧民正在为我大明养马。

………

同时以工代赈还在进行着,河套草原一马平川,水泥大道修建的速度极快,现在归化到五原、归化到大同的道路已经修缮完毕。

臣估计,再过半个月,归化到集宁的路也要修成。

同时归化连接周边小城和五原了解周边小城的路修缮的速度同样很快,大多数已经修成。

开平到周围小城的道路此时也已经修缮完毕,目前的重点还是从集宁到开平,进展并不是很顺利。请皇上责罚!”

朱由检很满意,“那里还需要什么责罚?温爱卿你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在漠南做的很不错,朕很满意。

今年的移民工作基本已经结束,明年的移民工作朕还要交给爱卿你。

漠南的潜力还很大,能安置的人口也还可以更多,现在陕西、山西的旱情越来越严重,明年恐怕也不会好转,朕的意思是明年移民两百万左右。

如此一来,陕西、山西两省的压力也会小上很多,到时候漠南才算是真正的掌握在我大明手里。

明年的移民结束后,河套、集宁附近的地方已经安置不了百姓了,毕竟这里的大多数土地并不适合种植粮食。

之后的重点就是在大宁一带了,这里还能安置不少,不过这里安置的百姓还是从北直隶选,北直隶的难民也不少,咱们不能厚此薄彼。”

“皇上您宅心仁厚,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完成此事。”

“嗯,还有一件事,你在漠南待的时间很长,想必也知道漠南的草原有多大!

很多地方并不是很适合用来耕种,朕的意思是这些不适合耕种的草原用来养殖牛羊,牛可以用来耕地,我大明还是极其缺乏耕牛的,羊可以用来卖肉,总之不能让这些土地浪费。

你去找太仆寺卿和少府的沈继尚商量一下此事,做出一个计划来,朕要看看。”

“臣遵旨!”

“此事若是做成,温爱卿你等定然就万家生佛!”,朱由检笑道。

“臣不敢,这一切都是皇上您运筹帷幄啊!”,温体仁连忙表示。

“哈哈哈!”

…………

ps:今天到现在才写了四千字,不行了,整不出来了,今天只能这样了。

求订阅,求票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