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三百六十四章 “趋利避害”钱谦益(求订阅)

朱由检很高兴,“好,既然如此,那诸位就准备行动吧,在座的诸位事情都比较多,你们尽快将四级机构的详细设计方案拿出来,朝廷也要尽快的在全国推行,地方上的吏员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

这一次需要增加的官员恐怕不少,恐怕要数百人了,王爱卿,现在吏部候补的官员数目够吗?”

吏部尚书王永光连忙起身道:“皇上,现在吏部候补的官员已经不多了,当然若是加上之前这位魏忠贤的缘故而回乡官员的话,应该是足够的。”

“朕记得,当初审理魏忠贤一案时就已经将他们平反了,难道他们没有去吏部候补,等待授官吗?”,这些人会放弃当官吗?反正朱由检自己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王永光有些尴尬的看向前任吏部尚书周应秋,这里面的详情他还真的不太了解,毕竟自己上任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

周应秋会意,起身说道:“皇上,当时臣等按照皇上的圣旨,对当年的一些案子进行了重新调查,结果发现那些人有近三成都是有严重错误的,虽然和之前魏忠贤一党给他们的罪名不一样。

对于这些人,已经按照皇上您的要求对他们进行了处罚,他们多数已经被抄家流放了。

还有近三成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是也被判永不录用!

剩下能够用的官员仅有四成,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降职任用,这些人犯的错误并不大,仍然还是可用的。

因此除了毕大人这一类蒙冤的清官被直接官复原职或平级调动外,其他人还都在排队,而那些要降职的人因为羞愧而不太愿意回来做官。

据臣估计,他们是想要等过上几年,风头过去再回到朝堂,这样,其他人恐怕都已经忘记他们当初的囧事了。”

朱由检冷笑:“呵,这些人真是打的好算盘,王爱卿,你通知他们,想做官就赶紧回来,朝廷给他们安排,他们只有现在这一次机会。

这一次若是没有把握住,那之后他们就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吧,也不用做官了,朝廷不需要他们了。

另外,对他们的监督也要提高,他们毕竟是曾经犯过事,现在必须严厉监督,他们若是再出了事,那就直接罪加一等,绝不可轻饶!”

“臣遵旨!”

“皇上,现在既然做官的人不够,何必再用这些待罪之人,不如举办科举,如此这些情况都不会存在了,正好崇祯元年的科举没有举办,不如明年举办,现在通知下去,也让他们做好准备?”,温体仁这个时候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必了,科举实在是太慢了,而且选出来的官员都是毫无经验之辈,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处理事情。咱们今日确定的吏治之策必须尽快在全国推行,绝对不能拖!”

“是,臣明白了!”

“诸位爱卿你们要尽快拿出方案,以及想要用的官员,半个月,半个月后这项政策全国推行,在年底前,朕要看到它们的正常运转!”,朱由检措辞有些严厉!

“臣遵旨!”

“这半个月的时间,朕会和诸位爱卿将具体的方案、用那些官员给决定好,之后直接就可以实施!”

“皇上圣明!”

……………

众人离开武英殿,直接前往文华殿,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将这件事给处理好,现在皇上地动作既然这么大,那他们也必须将这件事情给处理好。

说实话半个月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毕竟要设立这么一个关乎全局的机构,一切都要小心翼翼,若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谁也承担不起!

而且朝廷这次动作这么大,他们几个的名声恐怕在整个大明士林中就要糟糕咯。

若是在朝廷的强压下,这件事情推行下去,若是新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除了什么问题,他们恐怕就真的恶名难除了,甚至要“名垂青史”了。因此他们都是极为重视的,现在既然要做,那就将它做好!

很快,未来的税部尚书李若星也被叫了过来,一同参与其中。

时间缓缓过去,大明的重臣们确实一个比一个忙碌,文化殿内每天都是在争吵。

几乎每一天朱由检都要去一趟文华殿,听一听他们的讨论,看看他们的进展,同时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朝廷的其他官员莫名其妙的看着这一切,他们现在对于即将在大明掀起滔天巨浪的政策还丝毫不知情。

为了保密,黄立极等人在议事时,文华殿是要被清场的,那些中书舍人之类的全部都被赶了出去,去其他地方办公,甚至还有羽林军在宫殿外守卫,防止不想干人员靠近。

这样异常的状况让这些人疑惑重重,同时也是心痒难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时候最重要不应该是处理辽东大战有功之臣的赏赐吗?怎么到了现在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

在朱由检回京的第三天,带着满朝文武祭奠了成祖皇帝朱棣,以此次大胜告慰祖宗。

在告慰祖宗时,朱由检直接就在长陵外直接斩杀了九百九十九个建奴俘虏,以此祭奠受难的百姓。

虽然有一些儒生对于朱由检这么残忍的行为有些不满,可是却也闭上了嘴,他们也不傻,这个时候可不是提出反对的时候,没看到皇上此时很兴奋吗?还有他们周围这些兴奋的百姓!

朱由检还让人将之前带回来的建奴人头送回了辽东,要求袁可立在锦州城外用这些人头修筑一座京观,以此来作为震慑作用。

至于究竟有没有用,朱由检不管,之前现在在京城很有用。

没错朱由检还让人用着九百九十九颗人头铸了个小型的京观,京城内的百姓们很是兴奋,据锦衣卫所说,每天去观看的百姓数以万计!

简直就成了一大奇观,就连来到京城做生意的商人们都会特意跑过去看上一看,然后对着建奴的人头破口大骂一番!

…………

在这段时间里,朝廷在辽东大胜,斩杀建奴近五万的消息开始向大江南北传播,然而取得的效果似乎并不是很理想。

京城周边的地区的百姓都很是兴奋,他们对于这个消息是信任的,虽然有些惊讶,但是总体上还是相信这些传言的,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放起了鞭炮表示庆祝!

然而自认为见识广泛的士人们却是将信将疑的,对于建奴的战斗力,和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他们和那些泥腿子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心中还是有那么一套认知的,现在大明的军队取得了这样的战果,这显然和他们心中的印象有些区别。

但是他们也不傻,不会去质疑,而是将这份疑惑放在心中,该庆祝时仍然大肆的庆祝,只有在一人独处时才会陷入深思,或者说是等待下一期的邸报下来,看看上面怎么说,如此就能够知道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然而在南方,尤其是南直隶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这里近八成的士子都是不相信的,他们也没有将它藏在心中,而是大大咧咧、毫不在意的将心中的怀疑公之于众!

甚至有的士子狂妄至极,直接嘲笑朝堂的衮衮诸公,在秦淮河上的楼船中高谈阔论,驳斥这样的流言,引起一道又一道的娇笑声。

大量士子发出这样的声音,让南直隶原本正想要庆祝的老百姓犹豫起来,毕竟这些士子之前在他们这里也是颇有威信的。

见到这种情况,应天府中的一些官员是相当着急,例如应天府尹陈奇瑜。

…………

钱谦益的府邸中,一场例行的酒宴正在进行中,所有人都觥筹交错,一片快乐。

下方欢乐的士人此时却不知道,坐在主位上的钱谦益现在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听着众人的话,钱谦益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

自从魏忠贤一党被新皇摧枯拉朽般打到在地后,原本已经对官场心灰意冷的钱谦益又再次活跃了起来。

他在南京的府邸中苦苦等待着来自京城的消息,在他看来东林党的死对头阉党没了,东林党自然是要大规模起复的,自己现在作为东林党的魁首,一回京恐怕就是一个六部尚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钱谦益听到了一位又一位往昔的“朋友”被召回京城,甚至还受到皇帝更高的重用。自己却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他等到了河套大胜、西南大胜、秦王谋反等等重大消息,却是没有他的消息。

在年初户部尚书郭允厚亲自来到南京主持吏治整顿时,他厚着脸皮去向这位当今的天子肱骨之臣询问了此事,而得到的结果更是让他的心彻底凉透了!

钱谦益现在还记得当时郭允厚说的话:当初也是有人提到过钱大人的,只是皇上似乎对你有些不满啊。

钱谦益又问过为何会如此,郭允厚回答道:皇上对东林党不满!

这几个字让钱谦益如梦初醒,皇上竟然对东林党不满,是了是了,自己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自从皇上处理完阉党后,起复了一大批官员,但是真的没有东林党的支柱,即便是有人和东林党有些关系,那也是关系极浅的,或者是为了所谓的利益才站到东林这边的官员。

钱谦益这个时候才真的明白,自己恐怕是真的没有机会了,心情沉重的他接下来他紧闭府门,谁也不见,江南地区很多著名的东林士子求见他也不见,仿佛要在这闹市中建造一清净之地。

在家中的钱谦益一直在沉思,皇上不喜欢东林党,那自己这一辈子岂不是完了,那里还有希望进入官场?难道我钱谦益苦读了数十年的圣贤书就这样没有用处了,上报不了君王,下安不了黎民,还有什么意义?我钱谦益今年也才四十五岁,我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啊!

近两月的深思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皇上不喜欢东林党,自己现在基本上很难和东林党分割开来,现在的自己可是东林魁首啊,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和东林分割开来的。

既然如此,那就让皇上看到我东林党是对皇上您是支持的,而且是有求必应的。

若是东林党不愿意听自己,不愿意去变化,大不了直接将这个东林党给解散掉,这样还能彻底的拜托东林党对自己的阻碍。

如此一来,皇上肯定就会放下对旧东林的厌恶而重用自己这个能为皇上分忧的能臣!

至于这样做会对东林党产生巨大的改变,这和钱牧之有什么关系?

反正现在东林党基本上是自己做主,已经没有比自己更有名望的老家伙活在世上了。

当终于下定决心的钱谦益走出府邸时,他听到了刚刚到达南直隶的流言,皇上御驾亲征在辽东杀死了建奴五万骑兵!

好家伙,这怎么可能吗!大明的军队实力怎么样谁还不知道啊,怎么会有这样的流言?

不过钱谦益自然是见多识广之辈,还出人去北方一趟,看看情况到底如何。

当收到确切的情况后,他心中颇为惊喜,看来自己做的决定没有错,当今圣上绝对是不世之圣君,只有我钱谦益钱牧之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再加上改变东林或者和东林做好分割,皇上肯定会重用我的,辅佐圣君正是我辈之理想。

恰好这个时候应天府尹陈奇瑜来找他了,希望他这个文坛大家能够压制一下南京城中的士子们,现在这南京城中都在说朝廷打了胜仗是假的,这成何体统。

陈奇瑜其实也很是着急,其实他对于这场战事的结果也是将信将疑的,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些士子如此诋毁朝廷,诋毁皇上。可是他又不能直接将这些士子拿下,一时间陈奇瑜也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只能来找钱谦益这个文坛领袖,希望他帮帮忙压制一下这些士子。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