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与压力(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与压力(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有明军和荷兰士兵跌下战船,掉入海中,明军还好,战船数量众多,一些并没有安装红夷大炮的战船就担负起打捞同袍的任务。

而荷兰一方就惨了,他们已经完全抽不出船只和人手去救人,掉下船就相当于给他们宣布了死刑。

见到这一幕的汉斯将军这个时候有些着急了,他的确没有想到战争竟然会走到这一幕。

虽然现在我军击中明军战船的次数要比对方多上不少,可是明军的战船也比我军多的多啊。这才多久,我荷兰大军已经有一艘战船沉没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确实是我荷兰大军在多种方面都落入了下风,不管是火炮的数量、火炮的射程还是战船的数量,都比不过明军,这样的战争汉斯这十数年的海军生涯中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以前都是他们欺负别人,最差也是双方情况差不多,那曾沦落到这种情况。

现在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荷兰士兵对于大规模海战更有经验,战船的驾驶技术更高,火炮的命中率更高以及我军的战船比对方更大更快!

谁能想到,在远东这样的蛮夷之地竟然会出现能够拿出这么一支规模的舰队,甚至这似乎还不是明国的唯一一个舰队,据他所知,在遥远的北方明国还有一支规模更大的舰队再对付他们的叛军。

想到这里,汉斯心中渐渐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查探一下这个明国,就直接和它交恶?实在是不智!

更何况这明国本身就对他们荷兰人极为重要,可以说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的国家了。他们从明国购买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将他们带回欧洲,之后将它们卖给那里的有钱人,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而不管是汉斯还是彼得虽然不直接参与到这里面的贸易中,但是他们还是每年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银币。

汉斯心中更加担忧的就是这件事情了,此次战争的发生,使得明国和荷兰的矛盾彻底爆发,不过最终的战争结果如何,此后明国人恐怕会不再和荷兰商人贸易,那他们这些人的罪过恐怕就大了。

恐怕不仅仅巴达维亚总督不会放过他们,遥远欧洲的荷兰说不定也会给他们治罪。

想到这里,汉斯有些头疼,若真是如此的话,这场仗他们不管输赢,恐怕都会受到上面的惩罚。那本将军还待在这里做什么?

“将军,将军!”

汉斯突然惊醒,连忙问道:“怎么了?”

“将军,您看,我军又一艘战舰被击中了,现在甚至已经在缓缓沉没了,将军,我军必须要改变策略了,不然我军恐难取胜啊!”

汉斯看着左侧那只断成两截的战船,它正在缓缓下沉,战船上的百余名荷兰士兵正不断的掉落水中,在海水中又再不听的挣扎,不时还有炮弹砸落水中溅起的水花打到他们身上,海面上还潜伏着残肢断臂。

场面十分凄惨,汉斯自己的心在悲伤。

他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说道:“来人,全军后撤,和敌军战舰的距离保持在2.5海里左右,在此距离上和明军继续交战,另外让剩下的九艘战舰集合在一起,环绕着明军舰队打,要保持这个距离。”

副将虽然很是不解,但是对方长期以来形成的威严还是让他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连忙下去开始发布命令。

汉斯已经想明白了,再这样下去,荷兰大军必败无疑,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改变策略,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短处。

将双方的距离拉长到火炮的极限射程左右并保持在这个距离之后,凭借着我荷兰士兵优越的战船驾驶技术和火炮射击技术定然可以取得较大的优势。

如此一来,不说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至少不会输的太惨,双方打一个平手应该问题不大,到时候,谁也奈何不了谁。

很快,荷兰舰队就按照汉斯的命令动了起来。

对面明军将领郑芝龙疑惑的看着这一切,原本郑芝龙还是相当兴奋的,这场海战一开始明君就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短时间内就击沉了荷兰人的两艘战舰,要知道荷兰人的这些战舰的规模,可是比自己脚下的这艘旗舰还要大上不少。

虽然取得这样战果的同时,明军资深的损失也颇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艘大中型战舰沉没,受到严重损伤的战船更是已经多达十余艘。但是相比于取得的战果而言,这样的损失郑芝龙完全可以接受。

取得这样战果的郑芝龙心情真的真的很好,在他看来,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优势,那么很快荷兰人就完蛋了,台湾必将被我大明收复,我郑芝龙就是大明的功臣,一个侯爵恐怕就要到手了,自己的一众兄弟们恐怕还能得个子爵男爵当当。

看着敌人的战船受到重创,一名又一名的红毛鬼掉落海中,郑芝龙的心情愈发欢快,此战我大明必胜!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荷兰人竟然后撤了,难道他们想逃?他们要放弃台湾岛吗?

若是如此,虽然我大明军队少了一份功劳,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最终目标也实现了,朝廷或者说是皇上给他们的要求就是收复台湾岛,赶走荷兰人在这个过程中,对荷兰人产生的杀伤皇上并没有什么要求。

但郑芝龙作为久经海上的大海盗,他自然有一颗谨慎的心,他并没有放任敌人的离去,而是命令全军缓缓的向敌方撤退的方向前进。

毕竟谁能保证荷兰人真的是撤退了吗?他们会不会在耍花招?他们会不会向普罗民遮城回返?

至少郑芝龙并不是很相信这些人会如此轻易的放弃这座岛屿。

郑芝龙对于大明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贸易非常了解,他很清楚,这里面究竟隐藏着多大的利益。而这份利益正是这些荷兰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目的所在。郑芝龙相信他们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这些利益的。

明军舰队在郑郑芝龙的命令下缓缓前进,很快,荷兰人的舰队停了下来继续交战,这个距离郑芝龙发现有些远,于是他继续命令舰队前进,想要拉近距离,然而荷兰人竟然继续后退。

这番情景连续进行了两三次后,郑芝龙才明白荷兰人的打算,看来自己还是不能小瞧这些蛮夷之辈,无奈之下,郑芝龙只能放弃拉近距离的打算没有办法,此时明军船只的行进速度还比不上荷兰人。

在将近五里的距离下,明军火炮的命中率大为降低,战场上,原本明军的优势也渐渐消失。

这样的结果让汉斯很开心,果然本将军是对的。

双方在此僵持起来。

郑芝龙此时的心情格外不爽原本已经锁定胜局的明军,现在又不得不再次和荷兰人僵持起来,现在最后的胜利已经无法预算了。

原本以为凭借着数量更多的火炮,应该能够取得较大的胜利,但没想到事情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最终拖后腿的还是我大明士兵火炮射击技术的不成熟不熟练。

现在双方距离五里,对方的火炮命中明军的概率要比自己一方命中荷兰舰队的概率高上许多,这就让己方的优势被敌军抵消了,看来这次战争之后一定要加紧这方面的训练。

另外就是战船的问题了,我军的战船还是比西方人的战船差上许多,在同等条件下我军战船的速度比西方人战船的速度差了一截。

这就让我军在大海大海上的交战陷入不利地位。此次战争结束后,要向皇上上奏一定要大规模建造西方这种形式的战船。我大明的这种福船真的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海上炮战了。

现在看来,这场海战要取得最终的胜利恐怕是难了。

孙将军,接下来就看你的了!你赢了,我们就赢了。

………

普罗民遮城战斗此时也进行到了最为激烈的时候,明军凭借着数量更多的火炮此时也获得了战场上的优势。

普罗民遮城内外的火炮声不断的响起,炮弹不断的跌落在明军和荷兰人两边的阵地上,不时有士兵和民众的哀嚎中响起。

在城池的城头上,已经被鲜血染红,堡垒上的荷兰人都已经双目赤红,他们什么时候经历过这样惨重的损失?一时间心中对明军的恨格外高涨。

城上原本的守军也不过七百余人现在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的炮战,伤亡已经超过了两百人。再这样下去,他们也不知道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

而对于明军来说,这还是明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炮来攻城,就连孙应元自己也对此并不甚了解,虽然之前他们在台湾已经进行了一些战场模拟,但模拟毕竟是模拟,和事实相比仍然有很大区别。

就像现在的孙应元就已经拿不准,接下来要怎么做怎么打?是继续开炮,继续进行炮战,还是让其他士兵对城市发动进攻,一举攻破城池,城头上的荷兰士兵数量极少,攻城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但是这座普罗民遮城修建的地势十分险要,要普通士兵直接进攻颇为不易,同时城头上的那些荷兰人用的都是明军刚刚装备不久的燧发枪。这种新式火枪的威力,孙应元很清楚,明军想要取得一定的战果,那明军的牺牲恐怕会很大。

就在这个时候郑芝龙派的信使到了岸上,孙应元听到海战并不顺利的消息后,他就彻底下了决心,现在已经是不得不打了,即便是伤亡很大,那也要打。

随着孙应元一声令下,除去千余名炮兵外,其他万余人直接带着手中的武器,扛着早已经准备好的攻城器械向堡垒冲去。

成败就在此一举!

城头上的彼得看到这一幕,那是心惊胆颤,明军竟然真的一点余地都不留了。他连忙命令所有的火炮全部开跑其余士兵准备好,随时向城下的明军开枪,务必要阻挠他们登上城头。

由于堡垒的一面面向海洋,明军士兵只能从其他几个方向向堡垒发动了攻击,堡垒上方的一部分火炮不得不调低了射程,向城下奔跑的明军开炮。

此时的明军对于的的情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在前进的路上分的很开,每一枚炮弹造成的损伤很小,明军完全可以承受这样的代价。

随着明军不断的付出伤亡,明军与堡垒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当双方的距离低于一里时,城头上的火炮不得不放弃轰击这些人,没有办法,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火炮已经发挥不出来作用了。这样的结果让彼得很是不满意,但他也无可奈何。

然而,明君的高兴仅仅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当双方的距离拉近到一百余米时,城头上的数百只燧发枪开火了,它给明军带来的损伤竟然比之前火炮造成的损伤更大。

但此时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总要继续向前冲,后方的战鼓声也愈加响亮,炮兵们也想尽一切办法尽力压制敌方火力。

他们的目标也从敌军的火炮转为哪些在不断扣动板机的荷兰火枪兵,还别说取得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

借着这样的机会,明军士兵再次向前冲了一大截,付出了相当多的生命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城下,立起了云梯,开始不要命的向上攀登。

到了这个时候,孙应元明白现在终于到了战场上,最为关键的时候到了。大明道勇士们!希望你们不要辜负皇上的期望。本将军对你们已经训练了一年有余,一年的时间想来应该是足够了,你们已经是大明的精锐了!

只见城下近百名明军围绕着一个云梯,有数名强壮的士兵向上攀登,下方有数十名明军士兵举着手中的新式燧发火枪,对着城头上的荷兰士兵不断的扣动手中的扳机,可以说直接将他们打的不敢露头。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