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三十九章 辽东近况(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四百三十九章 辽东近况(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离开京城的第八天,大军终于来到了山海关外,再次看到这一座雄伟的关隘,朱由检心中颇为感慨,距离上一次来到这里已经过去十个多月了。

十个月过去了,现在的辽东恐怕有一些变化了,虽然奏折中也有,但终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在山海关总兵王廷臣带着一众山海关驻军的迎接下,朱由检等人进入关隘,刚进入关城不久,朱由检就敏锐的感觉到这里和十个月前的情况不一样了,那种紧张感减少了许多,更多的是一种自信与从容。

这座关城中甚至出现了不少做生意的商户,这在之前可是没有的,当初仅仅是城外才被允许做生意。

对于这种变化朱由检还是满意的,这不正是自己希望见到的吗?也是自己所努力的吗?

众人来到王廷臣为他们准备的宴席,这次准备的饭食倒也不是说多好,但是对于这些赶路了八天的人,已经很不错了,他们这些人中大多数平日里可都是习惯锦衣玉食的。

对于军中的食物或许刚开始感觉新奇,可是八天过去,嘴里寡淡至极,至少他们这八天就从来没有沾过荤腥。

因此这个时候众人都对这么一场及时的宴席很满意,至少这里味道好,有酒有肉。

酒足饭饱后,众人也没有再耽搁,直接就去休息了,即便是有着更加平稳的四轮马车,可是连续八天的赶路还是让众人颇为劳累,尤其是两位老大人。

一夜无话。

第二天,朱由检住所的书房中,朱由检、周应秋、刘宗周、王廷臣四人皆在。

“王将军,朕有一些疑惑,朕从京城来到这山海关的路上,发现在这刚刚修通的水泥官道上,有着大量的商队,而在这山海关这半天时间,朕也看到的确有大量的商队在经过山海关去向辽东。

朕怎么觉得这些人的规模有些太大了,如此庞大的商品运到辽东,他们究竟卖给了谁?

现在的辽东才多少人?能用的了这么多的东西吗?”

恭敬听完这话的王廷臣神色一震,这…,他起身向朱由检行礼后,说道:“皇上,此事臣有些了解,最近半年时间,的确有着大量的商队来到辽东,尤其是在这条水泥大道修缮完毕后,商队更是增加了许多,至于这些人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臣还真不太了解。”

“罢了,朕去锦州后,问问袁总督,想必他还是清楚的。”

王廷臣连忙请罪。

“不提此事了,最近这辽东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皇上,并无什么大事,建奴这半年多以来一直都在舔着自己的伤口,同时现在那阿敏攻占朝鲜平壤后,和建奴奴酋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建奴几乎可以说是一分为二了。

……

还有那座盘锦城经过近一年的修缮,在一个月前城墙已经完全修缮完毕,恐怕再过两个月,一座坚城就将屹立在辽东大地之上,成为我大明的又一座抵御建奴判贼的前线。”

……

交谈时间长达本日,用过午饭之后,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大军再次出发离开山海关目标锦州。

山海关外的水泥官道还没有修成,正在加速修建。

半日后,众人不得不离开了水泥官道,回到土路上,速度也不得不降低了下来。

第二日上午朱由检再次看到了修缮道路的大量百姓,朱由检认真观察了一番这些百姓,直到确认这些百姓的确是面色红润,并没有那种面黄肌瘦的瘦弱样子,朱由检这才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其实朱由检并不用如此担忧,现在至少大明的红薯和土豆这些新粮食数量是不缺的,价格也不贵,让给修路的百姓吃饱问题根本不大,那些负责修路的官员还不至于克扣这些银子。

在前往锦州城的路上,朱由检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的脸上一直都挂着笑容,没错,他真的很高兴!

自从出了山海关,朱由检就看到了在这水泥路两侧有着数量不少的村落,还有这大量开垦出来的土地,土地上也种植这新的作物—玉米,道路两侧都是一人多高的玉米,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的令人愉快啊!

朱由检仿佛已经听到了不久后这里的百姓收获的欢声笑语,他自然而然就高兴起来了。

在他上一次来到这里时,山海关外到宁远之间那里有这些村落,那个时候根本就是百里无人烟,一片荒芜,实在是太过凄惨。

现在看这样的情况,似乎是好了不少,看来现在不管是这些百姓还是袁可立等大明辽东官员都相信至少这辽西走廊极为安全了。

至于这些玉米,这正是今年工部尚书徐光启最重要的任务,虽然大明已经有了红薯、土豆这样的高产作物,但是玉米朱由检还是不愿意放过。

玉米绝对也算是高产作物,而且这玉米保存时间极长,可以作为主食,对于土地的要求也并不高,将它推广开来对大明还是有着众多的好处。

于是现在的辽东也种植开了粮食。

这一切都预示着这里的情况正在快速变好,仅仅不到一月的时间现在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颇为不错了。

然而朱由检敏锐的发现出了山海关,商队的数量直接减少了三成,这不对劲,很不对劲!

下午,大军经过了宁远城,来到了锦州城外,此时辽东的一众将军大多数已经来到了这里迎接朱由检。

众人进入城中,朱由检一愣,这大街上似乎有些繁华啊,竟然有着不少的商户在售卖这东西,朱由检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太久,就踏入了蓟辽总督府。

坐在主位上的朱由检看着袁可立、毛文龙、曹文诏、洪承畴、王廷臣等一众辽东官员。

袁可立首先向朱由检汇报这近一年来辽东的情况。

“皇上离开辽东已经有十个多月了,按照皇上离开前的指挥,臣以及众位将军对辽东军队再次进行整顿。

不计算孙国祯总兵的五万北方水师,现在的辽东有精锐军队七万人!

山海关、宁远、广宁因处于大后方,仅各有兵五千,锦州有兵一万,盘锦城有兵两万,辽东半岛有兵两万五千!

虽然现在军队的数量有些少,但是战斗力却有了极大的提高,比一年前同样有着极强的提升。

众位将军一刻都不敢放松对士兵的训练,再加上现在朝廷的军饷发放及时,之前对建奴又取得了大胜,将士们的士气极为高昂,训练也颇为刻苦。现在臣敢保证,这七万军队绝对是大明中的精锐。

现在我辽东有红夷大炮多达两百门,新式虎蹲炮更是达到了一千门,新式火枪有两万支。

精锐的军队再加上新式的武器,臣相信这辽东绝对是稳如泰山!

………

因此臣等认为这锦州到山海关这百里之地颇为安全,建奴根本就没有可能再次攻入这里,于是臣等开始将辽东难民重新安置在那里,让他们建立村落,开垦土地。

现在从锦州到山海关已经有百姓多达十万人,锦州城有百姓两万、宁远三万。

而辽东半岛上的人数就更多了,现在已经达到了二十万百姓。整个辽东开垦出来的土地已经超过了百万亩。”

朱由检很满意,“不错,袁爱卿和诸位将军这一年来都做的不错,作为军人就是要保护大明的百姓,保护他们的耕地,让他们能够平平安安的耕地!

现在你们就很不错,朕很满意。”

“谢皇上!”

“袁爱卿,现在需要孙传庭运输到库页岛上的难民还有多少?上次他给朕的奏折上说,现在到达库页岛的辽东难民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

“皇上,据臣估计,能够让孙将军移民的难民数量不多了,到崇祯二年年底,这辽东还能够安置二十万百姓,留给孙将军的恐怕只剩下十数万人了。”

“这么说,他们再运两次就运完了?”

“是的!”

朱由检点点头,“这样吧,再给孙传庭留二十万人,这样库页岛上有六十余万人暂时也足够他行事了。”

“臣遵旨!”,袁可立虽然有些不愿意,这难民数量就这么多,都给了孙传庭我们辽东还能剩下几个?他略一沉默后,还是出声了表示赞同。

朱由检还是注意到了袁可立故意表现出来的那种犹豫,他轻笑一声摇摇头,“袁爱卿,现在辽东还不需要这么多的百姓,那建奴还没有被消灭,随时准备着反扑,辽东并不是很安全,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那可就是大祸事了。”

“臣明白。”,袁可立其实很想说辽东很安全,但是想了想建奴那恐怖的骑兵,还是没有说出来。

“建奴现在在忙些什么,给朕详细的说说。”

“皇上,盘踞在平壤的阿敏这半年来都在忙碌着练兵,据密探所报,那阿敏练兵极为残忍,他直接招收了将近十万精锐,绑住他们的双手,建奴在战马了拉着他们狂奔,坚持不下来的都死了。

这只是第一次筛选,筛选出来的都是身强力壮之人。

……

……

到了现在那阿敏声称连成了两万朝鲜八旗,战力不输步战的女真人。

奴酋一方,也大规模的抓捕生女真,他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在长白上和黑龙江抓捕了将近一万生女真精壮,但听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黑龙江一带的蛮夷几乎被一扫而光。

现在奴酋的实力也恢复了不少,再加上近三万少年女真人的入伍,现在的奴酋军队数量已经再次达到了七万人。同时奴酋一方内部现在也是三人共同掌权,奴酋的势力急剧缩小。

……

最近,那阿敏对朝鲜女真的战斗力很是满意,再次强行征收了近十万精壮,准备再练两万兵,以和奴酋对抗。

但是这阿敏和那奴酋似乎是斗而不破,双方并没有完全撕破脸皮。”

朱由检点点头,若有所思,现在半年时间过去了,这皇太极和阿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啊,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朱由检想到了不久前田尔耕拿过来的那一份情报,他立即开口道:

“袁卿,我大明不如派去使臣去找这弱势的阿敏,朕看现在新奴酋已经是磨刀霍霍了,恐怕他的新兵还没有练成,奴酋就出兵攻打他了。

想要活命,他只能投靠我大明。”

袁可立略一犹豫,“皇上,据臣所知那阿敏对我大明可是极为愤恨,让他投靠我大明实在是太难了,同时那奴酋现在也并没有要出兵的迹象啊。”

朱由检摆摆手,“无碍,你只管派人过去就行了,事情会出乎意料的。”

看着皇上这充满信心的模样,袁可立只能闭上了嘴巴。

又再次商议了一番其他事情,今日的议事才告一段落。

………

早早用过晚饭,朱由检就一身便装,让人一看就感觉好一个翩翩佳公子!

朱由检带着田尔耕等数十位锦衣卫走出府邸,进入这锦州城大街上。

今天他就要好好看看这锦州城,朱由检一直都没有忘记之前那让他充满疑惑的连绵商队。

在锦州城大致转了一圈后,他发现此时的锦州城竟然丝毫不想一座军事要塞,大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数目并不少,同时还有不少的军人来来往往的买一些东西,据袁可立所说,锦州城中有百姓将近两万人。

商户倒是也真不少,售卖的东西也颇为齐全,就连这里的食盐也仅仅比京城高了不到一成。

看来这里的物资并没有缺乏,不错,很不错!

这里的商户加上山海关以及宁远城的恐怕也不到用商户的一成!

可是除了这里,他们还能去那里?

难道他们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

没错,朱由检一时有些怀疑他们在和建奴做生意,不管是皇太极还是阿敏两方中的那一方都是决不允许的。

不对,朱由检摇摇头,应该不会是这样,他们还没有这么大胆子,那里敢这么猖狂。

罢了,明日问问袁可立吧。

回到府邸之中,朱由检早早的就睡下了,不久,城内宵禁,锦州城彻底的安静下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