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六十五章 荷兰使者?(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四百六十五章 荷兰使者?(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大笔一挥,给此事尚在辽东的田尔耕写下了命令,所有犯事的人就全部抓起来,之后全部带到朝廷,三司会审,绝不放过一个,决不轻饶。严格审讯,查出来所有参其中的人马。

朱由检相信这里面不会这么简单,辽东的那些人难道什么都不知道吗?

当然朱由检对于袁可立等人是极为信任的,但是哪里毕竟有着近十万人,如此庞大的规模,谁也不能保证里面没有一些害群之马!

之后就让人尽快将之送到田尔耕的手中。

朱由检不得不感慨现在,距离朝廷处理晋商才多久,这些商人又有了这么大的胆子,又开始和建奴这些人走私了,虽说他们不是直接喝建奴做生意,中间还相隔了蒙古人。

但是朱由检就不相信这些人就没有发现那些蒙古人购买的数量有些不对劲吗?没有发现一直用牛羊作为支付手段的蒙古人最近使用了大量的金银?蒙古人那里来的金银?

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只是他们不想拆穿罢了,对于这些商人来说,我只要做自己的生意有银子赚就够了,至于其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吗?

不仅仅是这些,按照现在朝廷的规定,即便是蒙古人也是禁止私自去贸易的。

可惜啊,你们遇到了朕,朕绝对不会轻饶你们的,敢挖大明墙角的人,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朱由检已经能够想象的到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整个大明都将被这一南一北的商贾大案所吸引的美妙场景了。

………

朱由检在第二天还召集南京一众官员在皇宫中召开了大朝会,南京参与此次大朝会的人数足足有数百人。

此次大朝会完全没有什么大事情要处理,完全是走了一个过场罢了,整场大朝会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毕竟大明皇上几百年好不容易来了一次南都,总不能连一次大朝会都不举行吧,这不太好。

当然大朝会嘛,不讨论一些事情实在是不像话,恰好也正好有一件事。

事情也很是简单,就是之前侵占大明台湾府的荷兰人给大明朝廷传信,希望能够派出使者和大明圣皇谈论台湾以及双刀的贸易之事。

朱由检听到此事后颇为感兴趣,距离郑芝龙等人打下了台湾南部已经有半年多了,数个月之前朱由检就非常疑惑这荷兰人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大明打死荷兰人数百人,再加上加俘虏了近千人,这荷兰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仿佛这件事就没有发生过?

这不对劲,太不对劲了,一千余名士兵对于荷兰这种撮尔小国,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整个荷兰也不过一百五六十万人罢了,一千余名士兵加上他们的亲人差不多也将近万人,这可就是荷兰百分之一的人口了。

这种情况下荷兰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实在是不正常。

现在终于算是有消息了,正好,朕也想和这荷兰人商议商议,好好的谈谈。

然而朱由检是这么想的,台下这些官员们可不是这么样,他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都很有精神,想要表现一番。

纷纷破口大骂,蛮夷小国胆敢侵占我大明国土,我大明没有治罪就不错了,现在还想见我大明皇上,还商谈?简直是痴心妄想。

可惜在朱由检那威严之下,这些人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仅仅是被视为皇上亲信的应天府尹陈奇瑜表示应当允许荷兰人来大明后。

这些人很快就转变立场,大殿中众臣达成了统一意见,允许荷兰人使者前往北京。

既然皇上愿意那就让他们来吧,反正之后不管出了什么事情还有北京的官员来处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转变把朱由检看的是目瞪口呆,好家伙,朕已经有这么大的威势了吗?朕怎么不知道?

…………………

这场大朝会之后引起的波澜也颇让朱由检震惊,接下来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南京城的百姓都在讨论着此次大朝会,很多南京本地的读书人甚至是热泪盈眶。

在知道这些事情后朱由检不得不承认,两百余年没有皇帝坐镇,没有举报过大朝会的南京对这些政治上意义很大事情有着多么强盛的期望。

然而不管如何,自己总是要回去的,北京才是大明事实上的京城!

几天后朱由检召齐南京城中一众文武官员,宣布自己准备在两日后回京。

虽然一众文武官员心中很不希望皇上离开,但是他们也知道朱由检却是一定要离开的。

没有了皇上所谓的南都又有什么意义呢?以前长时间没有也就罢了,现在在体验过这种感觉后,他们真的不想再回到之前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食髓乏味吧。

王加川等人也开始为此事准备。原本朱由检并不没想这么早就回去,毕竟现在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半月时间,按朱由检原本的估计,自己走大运河半个月也就到京了,还不用颠簸,一路水路很舒服。

然而直到不久前朱由检才想起来,现在正是冬日,运河早已经冰封,根本就不能通航,尤其是淮河以北,若是走陆路,那必然需要用更长的时间,一个半月的时间恐怕不是非常充裕。

于是十一月十五日,一大早,朱由检的车队驶出了皇宫,皇宫外,京城的一众官员都早早在这里等着,他们这些人至少也是要送到长江边的。

朱由检和众人汇合后缓缓走出了皇城,皇城到南京城门的大道上,此事到处都是前来欢送的南京百姓。

当朱由检一行人踏上水泥大道时,两侧的百姓响起来震耳的欢呼声,朱由检敏锐的感觉到这次的欢呼声明显比自己来的时候要高上许多。

坐在马车上的朱由检只是笑笑,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应。

其实这些百姓有这样的表现并不是很正常,朱由检来到南京几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唯一的事情就是查好了一大堆的商贾。

要是说这些商贾对于这南京城的百姓有很强的压迫和剥削,朱由检是不太信的,商人在大明的地位并不高,他们既不能剥削普通的百姓也不能过份的压迫他们。

真正对百姓们压迫严重的正是朝中文武视为大明支柱的大明士绅,以及被历代大明皇帝视为大明支柱的宗室。

现在百姓们兴奋的原因大概率是见到这些家大业大的大家族遭殃罢了。想想自己的生活,再想想这些醉纸金迷的所谓商人,现在众人心中有畅快之感也很正常。

……

一个时辰后,众人抵达了长江港口,朱由检走出马车,热情的向南京一众文武官员告别,缓缓登上水师的战船。

在南京百姓和官员不舍得目光中,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船缓缓消失不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