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看世界”第一人(求订阅)

德包尔真的不知道当初荷兰为何会惹上如此强大的一个国家,现在却要派自己来处理如此棘手之事,哎!这个差事不好做啊。

他长叹一声,现在对他来说唯一一个好消息就是这里的官员似乎对荷兰等西方国家并没有很重视,这一点儿他们之前也有如此考虑过,之前这明国占领大员后,丝毫没有继续去巴达维亚找他们的打算。

但是这也仅仅是他们在巴达维亚时的一种猜测,现在德包尔已经确定了,这个国家的官员都有一种傲气,对他们并不在意,对西方的了解也只是只言片语。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如此的话,接下来的谈判就应该要顺利不少了。

然而他现在如此着急更多的是因为另外一件事,这件事正是他在这天津城中才知道的。

原来再过几天就是明国的新年,经过德包尔的一番理解,明国的新年就和他们欧洲圣诞节是一样的,甚至比他们更加隆重,据明国官员所说,过年的时候,明国所有官员都要休息将近二十天。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想要和明国达成协议,最早也到一个月后了,这样耽搁的时间就太长了,他离开巴达维亚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这样下去,等自己回到巴达维亚最快也是三个月后了。

希望到时候总督不会怪罪,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

没错,当鸿胪寺卿徐从治乘坐四轮马车沿着水泥官道赶到天津时,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七日了。

这个时候天津城众多的百姓已经在准备过年了,显得格外热闹。

可惜徐从治对这些一点儿兴趣的没有,他现在只想见到他盼望已久的荷兰人。

自从得知荷兰人派出使者求见皇上时,徐从治就可以说是心中陡然一惊。

徐从治担任这鸿胪寺卿已经将近三年了,三年时间下来,他却没有能够升迁,原因也很简单,他根本就没有功劳,鸿胪寺卿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平日里可以说是相当的清闲。

这样的日子并不是他徐从治想要的,他可是有巨大的抱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一展心中的才华。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他和这个时代其他的文武官员不一样,他对于鸿胪寺卿的职责很有兴趣,而且在这方面也极有能力,要知道从他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就进入鸿胪寺为官。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他已经做到了鸿胪寺最大的官,他深深明白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和其他小国、番国打交道。

因此他对于鸿胪寺越来越不受重视而极为烦闷,他急迫的希望能够重振鸿胪寺,原本他都已经绝望了,自己这一辈子恐怕也就是这样了。

然而当今皇帝登基后,他徐从治从邸报上认识了这个世界,原来世界如此宽广,当时他就隐隐觉得这或许就是鸿胪寺的未来,于是他花费了极大的力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了解这些西方国家,了解世界。

他甚至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去询问汤若望等欧洲人,从他们口中了解西方的现在乃至于历史,一一观看了朝廷翻译出来所有的西方书籍,终于,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对这个世界有了极深的了解。

甚至完全可以说,在整个大明超过一亿人中,徐从治就是对西方最了解的人了,就连朱由检都不一定比得上,其实这一点儿朱由检自己都不知道,大明已经出现了这么一个他迫切需要的“人才”。

当对西方的事情了解的极深后,徐从治心中就有了一个坚定的念头,西方国家也就是欧洲那些国家实力绝对非同寻常,他们身上有不少值得大明去学习,同时这些国家绝对是大明未来的劲敌,大明必须要对他们提高警惕。

在崇祯二年,徐从治甚至数次向朱由检提议禁止西方的宗教在大明传播,在他看来这个宗教就是西方的尖刀,这个宗教的攻击性比大明本土的儒释道三家要强太多。

可惜朱由检却没有同意,这样他更加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于是整个崇祯二年,鸿胪寺卿徐从治的主要工作变成了给鸿胪寺的所有官员培训有关西方诸国的资料,并做出了强制性要求。

他的这种行为让鸿胪寺所有官员都是苦不堪言,但是效果也是明显的,一年时间过去了,整个鸿胪寺百余名大小官员对西方的资料可以说是了熟于心。

于是当荷兰人使者到来的消息送到他手中时,徐从治完全是大喜过望,对他来说,这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实现自己的抱负、梦想,重振鸿胪寺甚至远胜往昔的大好机会。

于是他马不停蹄的找到皇上请求自己亲自前往天津。

之前朱由检对于鸿胪寺真是不怎么重视,对这里发生的事情也不在意。

若是朱由检知道鸿胪寺的情况,绝对会对徐从治刮目相看,此人绝对算是大明“看世界”第一人了。

……

徐从治顺利的抵达了荷兰人居住的宅院门外,很快他就见到了荷兰使者。

这一次出行为了交流方便,他还带了一位来自荷兰的传教士,而德包尔同样带有翻译。

因此双方之间的交流并没有问题。

因为时间也已经不早,两人仅仅稍稍寒暄就带着荷兰使者一行十数人急急忙忙向京城赶去,对于徐从治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让这荷兰人能够顺利参加正月一日的正旦大朝会。

将这荷兰人介绍给那些迂腐的官员。

徐从治相信这件事必然将青史留名,而他徐从治必然将借此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史书上。

因此他是一点儿都没有在这天津城休息,甚至他都是强忍着心中的好奇,都没有机会和那荷兰使者说什么话。

………

从天津到京城宽阔的水泥的官道上,德包尔一行十三人乘坐了四辆马车,徐从治马车后面马车上做的正是德包尔,他此时正一脸好奇的观察着马车下那坚硬的道路。

至于做的这辆马车,他倒是没有什么感受,毕竟这种东西在欧洲到处都是,他见的实在是太多了。

这坚硬的地面却是让德包尔的很感兴趣,如此平直有规则坚硬的道路实在是他生平仅见,这也不是用石头啊。

观察良久没有发现什么的德包尔心中不得不感叹,这塞里斯人果然非同小可,此行还是应当对塞里斯人皇帝保持足够的尊重,不能像对他对待其他那些“国家”了。

马车在道路上狂奔,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道路上的马车比以往减少了许多,如此庞大的队伍一路上速度极快,二十九晚上,徐从治一行人就抵达了北京城外。

德包尔掀开马车的门帘,看到了一道长望不到边,而且极高的城墙,还有那城门口来来往往甚至排着长队的的百姓,德包尔倒吸一口凉气,这就是有着六千万赛里斯人的京城吗?果然非同凡响。

进入京城后,扑面而来的繁华场景让包括德包尔在内的一众荷兰人极为震惊,天下竟然又如此繁华的城市吗?

这可比阿姆斯特丹要繁华多了,尤其是周围很是干净,丝毫没有那种屎臭味,更是让他们极为惊讶。

众人缓缓进入更在繁华的内城,徐从治将这些人带到鸿胪寺专门用来安置藩属国使者的一片房屋。

此时这里还有其他国家的使者,所有的使者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千人!

按照大明对这些藩属国的分类有东南夷上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爪哇等十八国,东南夷下苏禄国、锡兰等四十四国。

北狄漠北三部蒙古,西戎上包括西域十八国在内的三十五国,西戎下包括吐蕃十四国,这些国家的使者皆是住在此处。出自万历会典

以前还包括东北的两部女真人,五部鞑靼人,现在随着满蒙的叛乱,这些人自然不会再来朝贡了。

将德包尔一行人安置好,天色已经不早,即便如此,徐从治还是请这些荷兰人吃了一顿饭,这才满脸笑容的回到自己的府邸。

他已经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