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的下一步动作(求订阅)

朱由检有些出神的看着铺在桌子上的战船图纸,荷兰人竟然将这东西给送了过来。

“怎么样?这艘船究竟如何?”

朱由检旁边站着刚刚赶来的宋应星以及三位百工院中对于战舰最有研究的技术人员。

听到皇上的询问,三人不敢怠慢,“皇上,图上的这种战船极其适合现在的海战,想比于我大明现在的战船,它速度更快,在安置大量的火炮后,这艘战船能够保持更佳的稳定,甚至可以说同样大小的战船,这种船可以放置的火炮更多。”

听到这话,宋应星略微有些着急,我大明的造船技术有这么差吗?

“近两年你们不是根据荷兰人大员的战船设计了新的战船吗?金州那里很快就造成了,那艘战船和这种想比如何?”

听到顶头上司的问话,三人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说道:“若是单论战斗力,那自然是正在金州修建的战船更强,但这其中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规模更大,能够安装的火炮数量更多。

现在图纸上的战船在技术上更加先进,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小。”

“朕知道了,你们将这图纸带下去,根据我大明军队的习惯,将它进行修改,之后让船厂建造出来看看具体情况如何?

望着几人离开的背影,朱由检心中一叹,大明的海船真的有些落后了,长达两百年的海禁对于海船的建造还是有众多不利影响的,内河船只大明还是极为厉害。

不过这其中的建造技术差距不大,最大的落后仅仅是大明修建的战舰不适合现在流行的大规模炮战,这种思想上的缺陷必须尽快修复。

…………

京城中,整个大明,过亿百姓都在庆祝着新的一年,到处都是极为热闹,北至库页岛,南至琼州,皆是如此。

尤其是南方重镇应天府和北方重镇顺天府最是繁华。

一直到元宵节,整整十六天,京城中每一天都举办者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多都是城市中百姓们自发举办起来的,大多数都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有的甚至能够追诉到数百、上千年前。

这个新年朱由检自己也是极为高兴,于是他拿出了近数万两银子,准备在今年的元宵节庆祝一下,比如在京城中多放置一些花灯、给百姓送一些元宵之类的,按照估计大约需要六万两白银就足够了。

这一笔银子朱由检直接从内帑中拿出来了,很是大方,同时按照朱由检制定的规矩,他又拿出了价值十万两白银的各种物资赏赐给那些在上一年表现极佳的官员,还有用二十万两白银购买大量酒水赏赐到军队。

于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晚上,太阳刚刚落山,大量的京城百姓就涌到内城,准备去参加此次的元宵庆祝大会。

鸿胪寺卿徐从治也带领着他最关注的德包尔一行人向皇城附近走去,他对这些人是真的重视,即便是放假的这半个月中,徐从治还是抽出三天时间带领德包尔这些人在京城中逛了逛,详细的给他们讲述了大明的历史风俗等等。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相当熟悉了,大家有说有笑的在密集的人群中行走着。

朱由检也一身盛装带着一大群人走出了皇城,显然是要亲自参与其中、与民同乐。

……

崇祯三年的正月十六晚上,大明京城至少有六成百姓都来到内城中,加入了这场狂欢中,为了维持秩序,数万羽林军不得不走出皇城,放弃假期,忙碌起来。

一整个晚上,京城仿佛燃烧了起来,到处的燃烧的红彤彤的灯笼,几乎将整个天空照亮。

同时为了助兴,今年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连续十六天,京城取消宵禁。

如此规模巨大的庆祝活动,就算放在大明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这次庆祝活动竟然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天蒙蒙亮。

这天晚上,大明京城中竟然有超过五十万人彻夜未眠,全部陷入了节日的狂欢中。

………

但是,不管他们这一夜是睡了还是没睡,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七对于大明的官员而言,都要去衙门点卯,该要去处理朝堂大事了。

这一天一大早,徐从治、李若星被朱由检叫到皇宫中,朱由检向徐从治询问了这半个月中荷兰人的情况。

朱由检仔细听完后,“现在这些荷兰人抵达京城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在徐爱卿你的带领下,这些人已经对我大明有了不少的了解。

现在也是时候和这些人谈论此事了,徐爱卿、李爱卿,对于此事,朕有些要求要说一说。

此次双方的谈判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处理大员之战的后续,不管此次荷兰人来到我大明后有多么的友善,都不能改变他们窃居我大明大员岛、打杀我大明子民的事实,他们必须要对我大明进行赔偿!

这一方面就交给徐爱卿全权负责,李爱卿你作为副手。”

“臣等明白!”,徐从治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这位传说中杀人如麻、不知变通的朝堂新贵税部尚书李若星。见他面色丝毫不变,没有丝毫不满,他心中这才轻松了一些。

对于毕自严的反应,朱由检很满意,“这是一方面,还有另外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此事就由李爱卿你全权负责,徐爱卿你对这荷兰人了解较多,从一旁协助。

此事也事关重大,你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这荷兰人所在的所谓欧洲自古以来都对我大明的茶叶、瓷器等等都有着大量的极强的需求,而且你们也知道这些人有着数目众多的白银。

自古以来,海上贸易都能够为我中原王朝带来大量的钱财,而现在我大明开海的港口只有一处罢了,更重要的是每年发放的船引数量仅仅有一百一十张,这样的数目实在是太少。

如此也就造成了我大明每年通过海贸所获得的银子仅仅数十万两,要知道即便是仅有半壁江山的南宋都能每年获得千万贯,这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现在朝廷正值危急之时,朕希望能够记住这次机会,由李爱卿你负责,最好和荷兰人达成协议,我大明要增加几个港口允许大明商人和西方商人经商。

同时也允许大明百姓从任何一处海岸出海打鱼。爱卿你也要带领税部在这些港口设立市舶司,制定税收的各种标准,做好税收的征收。

李爱卿,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段话,李若星可谓是大喜过望,他连连向朱由检保证,自己一定会顺利做成此事。

满面笑容、异常激动的李若星带着明显有些担忧的徐从治离开了皇宫。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