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零五章 暗流涌动(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五百零五章 暗流涌动(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对于现在西南诸省的情况很满意,现在西南需要的就是稳定,朝廷现在相当大的精力都放在赈灾上了。

当即,朱由检就下旨,让西南大营的总督朱燮元即刻开始对五万土司兵的征收,这些军队还是有很大用途的。

很快郑三浚就带领着一支庞大的队伍从天津抵达了北京城,一路上都得到了大量百姓的围观,即便是在月月都有抄家、人们对于这些事情已经见怪不怪的崇祯朝,如此庞大的囚车队伍也并不常见,一年之中也就是一两次罢了。

队伍的确是相当庞大,此次在天津以及天津周围几府抄家的盐商多达三十余家,参与其中的官员、太监也多达二十余家,家中所有人加起来足足有一千余人,再加上押送的军队,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队伍,队伍连绵数里之长。

郑三浚的抵京也吸引了京城中大量士子、官员的注意,显然是都在等待着朝廷究竟要如何去判这贩卖私盐之大案。

朝廷也没有让他们失望,郑三浚刚刚到达京城大门口,手持圣旨的高起潜就在门口等着他。

高起潜顺利的宣读了朱由检让刑部尚书郑三浚、大理寺卿陈扬美、都察院左都御史郑崇检三人共同审理此大案,违法者必然严惩不贷。

这样的举动向天子臣民表示了朕对于贩卖私盐是绝对不会轻饶的,表明了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于是京城内的目光都被如此大案的审理所吸引,很少有人注意到朝中的重臣们却仿佛对此案毫不在乎,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而在审理的过程中,大明的盐业却开始暗流涌动,不管留守在长芦盐场的一众官员如何遮挡,长芦盐场的事情在这短时间内还是逐渐暴露出来了。

毕竟那么大的长芦盐场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长期保密,现在能坚持一个月朱由检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大明真正的大盐商们已经知道皇上的产业少府也在卖盐,而且价格比他们还要便宜半成,若是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朝廷自己又能有多少家店铺呢?自己完全承受的起。

但是万万没想到朝廷竟然做的是批发生意,少府大量的将盐以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给其他在乡下活动的小商贩。

即便是如此,最初他们也并没有着急,长芦盐场的产量他们心里都有数,如此低的产量根本就不可能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就当是给皇帝一个面子了,皇上都亲自下场了,他们这些人总不能无动于衷吧,万一给皇帝逼急了可不太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过去了,他们终于发现事情不太对了,长芦盐场什么时候有这么高的产量了?就算把以前的私盐都算上也远远达不到现在的水平啊。

现在北直隶一个布政使的盐几乎都快要被少府占据了,他们的盐距离近天生成本就低,他们从南方向北运成本太高,他们真的抢不过少府。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扬州的大盐商在某天夜晚进行了以此小规模会议,经过一番商谈他们暂时定下了两个主意,一是想尽一切办法去长芦盐场打听清楚,他们怀疑长芦盐场有新的制盐之法。

二是他们自己的盐业要降价了,无论如何不能让朝廷的盐再扩张下去了,一个布政使,数百万人的用盐足够朝廷吃的了。

就在盐商开始和少府的盐业开始竞争之际,崇祯三年五月初四,私盐案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审理,今天终于要正是宣判了,一大早大量的士子百姓都来到今上登基以来在京城设立的公审台周围。

当郑三浚等三位主审官到来时,此地已经挤满了人,初步估算也有数万人。

三人都是见过大场面的,现在完全是丝毫不慌,三人有条不紊的申案,一名又一名的罪犯被带到高台上,专人诵读他们的罪证,以传达给下方的百姓,最终被三人下达处罚令,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此案才宣布彻底结案,被判秋后问斩的也已经超过百人,皆是罪大恶极之辈。

……

可惜这个时候朝中重臣们都在忙碌着其他的事情,大明彻底开放海禁已经走到了最后关头,就在郑三浚等人忙碌着审理大案、少府盐业和大明盐商联盟暗中斗法之际,朱由检等人正在对接下来的海贸政策进行着不断的调整。

很快又是近一个月获取,五月三十,大明皇宫武英殿中,大明朝廷的一杆重臣皆在于此,一众朝臣此时皆是面色略带苍白,紧张的盯着正在看着手中厚厚奏折的朱由检,等待着皇上最后的决定。

按理说开海禁的具体策略交给税部来制定就足够了,毕竟这开海禁最积极的就是税部和鸿胪寺了,而且海禁最重要的是什么,还不是收税吗?

因此其他各部尚书并不太愿意掺和其中,并不是他们不支持皇帝,实在是他们有其他要事要做,尤其是今天多灾多难的大明北方再次发生了大旱,旱情比崇祯元年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这些人都在忙碌着开始筹备赈灾了。

可是皇上却将他们都给拉了进来,皇上要他们做,他们也不敢不做,况且能够名正言顺的参与到税收的制定中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权力,也是有不小好处的。

可谁又能想到,皇帝对这个事情要求这么严格,自从三个月前他们拿出第一版的细则被皇上提出一大堆问题,打回修改,到现在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五次了。

希望这次能让皇上满意吧,不然的话是真的要遭罪了啊,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小海贸体系的建立怎么就牵扯到了这么多的事情?而且这样类似的事情皇上可是从来没有做过的啊,这次怎么?

大殿内的寂静持续了很久,一直到朱由检仔仔细细的把它看完。

朱由检缓缓合上奏折,脸上终于露出了众臣期望见到的笑容。

“好,现在这一份细则就很不错,各方面考虑的都很齐全,朕很满意。

诸位爱卿,为了表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明日朝廷会召开大朝会,朕会当庭宣布。

大明海禁政策将于崇祯三年六月初一正是废除!”

“吾皇圣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