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零九章 刘家(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五百零九章 刘家(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不管如何,普普通通大明百姓的反应速度还是太慢了,大明大量的顶尖家族在圣旨刚刚公布不久就收到消息了,立刻就开始实行之前早已经准备好的计划。

自从朝廷正大光明、不遗余力的宣传海外情况,这些大家族就相信海禁政策绝对撑不了太久,那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准备了,而在去年,朝廷开始大规模彻彻底底的清缴沿海海盗后,他们都加快了准备。

并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有胆量早早就开始在海边造船的,敢这样做的人权势在大明都是顶尖的。

大部分家族的方案是在河边造船,毕竟之前大明内部的内陆航运还是颇为发达,本来就拥有大量的船厂。虽然是在河边,但是他们同样可以建造适合海洋航行的船只。

尤其是在南直隶,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大明的造船事业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在长江南北两岸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船厂,据锦衣卫估计大约在一百家上下。

可以说大量的人都在等着朝廷宣布开海这一天的到来。

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于是他们也就全速开始准备,早已经建好的船只都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早已经准备完毕的工匠、船员也都已经到位,现在剩下的就是各种出海所需要物资的准备,以及之后准备在海边再次修建一座更大规模专门用来造海船的船厂。

此次南直隶开放的港口最多,最北边有淮安府的海州今连云港,中部在扬州府,南部为松江府的上海县。

三大港口并列,全国也仅有南直隶这个布政司是如此,其他地方也不过是两个罢了。

于是就在七月份,整个南直隶的大商贾们都开始将大量的船只物资向这三个即将开放的大港口集中。

而长江上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的大商贾们同样是顺着长江而下,目标正是长江口的上海港,这里实在是太方便了,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他们心中对于朝廷定下的规则并不满意,尤其是税收,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主要精力只能是不到一个月后的开海,第一次出海,吃第一口大大的肉。

之前他们也不想通过海盗进行贸易的,谁又愿意将大头的利润交给别人?更不想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摸摸的进行走私。

现在朝廷开海,那自然是要亲自出手的,就算他们按照朝廷制定的规则缴税,他们同样可以赚取巨量的银子。他们都很清楚,这一次开海盛宴,将会是他们家族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崛起的机会了,尤其是那些沿海大家族,他们可都是很有经验的。

但是他们也不会放弃让朝廷改变主意的想法,他们都动用了自家最大的力量推动这件事,不管最后是成不成,现在他们最重要的还是参与到海贸之中。

就算不成,他们也自认为有机会少缴税的,这种事情他们做过的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是老手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朱由检下达圣旨仅仅半个月后,大明就掀起了一股出海的狂飙。

………

在七月初一朝廷宣布开海后,最开始行动的是朝廷在各个省份的驻军,他们第一时间和当地政府一同将已经圈定好的地方围起来,开始建设简单的港口设施。

一方面此次选取的港口都是天然的深水良港,疏通工作简单,另一方面大量的水泥被使用,因此效率极高。

因此当半个多月后一众远道而来的商人抵达各个港口时,他们发现这里已经是大变模样,已经有了一些大港口的样子。

接下来一众商人们在港口附近详细的了解朝廷的政策,市舶司的税收征收流程等等。

这些港口是由当地官员和市舶司官员一同管理,收税全部交由市舶司管辖。

在距离开海还有数天之时,广东布政使司的广州港,这里也是此次允许海贸的港口之一,在这一天从南海之上突然驶来了数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这正是早早得到消息的荷兰商人,他们来自巴达维亚。他们这些商人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一次的盛宴,基本上有些能力的商人都过来了,广州距离最近,他们这些人也就是最先抵达这里,同时还有另外一支队伍北上去其他港口。

他们的到来更是直接点燃的广州港一众商人们的热情。

上海港,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八月一日,这一天天刚亮,市舶司和松江知府一同隆重的宣布开海。

在这一段时间中,来到此地的一百余家大大小小的商人也相互之间联合起来,形成了三只巨大的商队,他们的目的也是截然不同,分别去朝鲜、日本、南洋。

家住松江府府城的刘占英此时就意气风发被众人围在中央。他刘家在松江府本来就是一个鼎鼎有名的大商贾,半年前走私案让南直隶商业受到了重大打击,在这之中完好无损的刘家声势更加浩大。

刘占英今年才三十八岁,通过种种手段两年前他彻底掌控了刘家,之后不久此人就毫不犹豫的彻底的断了他刘家已经做了十数年的走私生意,集合全部的力量进入到丝绸生产中,只做一个产品提供商。

而刘占英提出的原因则是让众人啼笑皆非,刘占英认为皇上必然会整顿走私乱像,现在及早抽身才能保住性命。

这样的理由根本不能使人信服。

这样的举动在当初引起了家中巨大的反对,但最终还是被他用了各种手段给压制下来了。

在刘占英看来,家族中大多数人反对实在是太正常了,毕竟有私生意虽然大量的银子都给了海盗,但是他们自己也赚了大量的银子,比产丝绸赚钱多了。

最初这样的动作的确给刘家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实在是这个时代海贸实在是太赚钱了,更何况是走私?

但是在刘占英的手腕下,不久后凭借着大量的投入刘家的丝绸造的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生意也越做越大,到了半年前,他刘家的收入已经回到两年之前的八成,家族中私下里的声音都小了很多。

这个时候他刘家已经在松江府拥有一座巨大的生产丝绸基地,这里雇佣的女工数量已经超过五千人,这个时候虽然刘家的收入虽然没有在之前多,但刘家在松江府的声望却是节节攀升。

半年前发生的事情让整个刘家都对刘占英十分敬畏,有的甚至是敬若神明。

这让刘占英对整个家族的掌控度空前提升,整个刘家再无一人敢反对他。

于是刘占英半年前开始和其他大家族一样准备在海贸上掺和一脚,他们刘家毕竟是曾经有过十岁年走私经验,有一些底蕴的。

于是自然而然的之前的那些有过海上行船经验的船员、工匠再次被刘家花高价聘请回来,在自家之前就有的那座船厂中开始大量建造海船。

半年时间过去了,到了今天,刘家已经拥有中型船只二十艘,这一次出海,刘占英亲自准备了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糖、各种用于耕地的铁器甚至还有从信达商行中购买的玻璃、镜子等各种物资用于此次贸易。

仅仅是成本,刘家就付出了近三十万两白银,如此巨大的行动,刘占英自然不敢怠慢,他亲自带着船队来到了上海港。

甚至他刘占英此次还要亲自出海,刘占英对于此次出海太重视了,他清楚,一旦成功,他刘家必然一飞冲天。

对于这一点儿刘占英还是很有自信的,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出过海的,他曾经在当初刘家走私船队中生活了近三年,对于出海行船也是很有经验的。

刘家家主刘占英刚到上海港就成了风云人物,相当一部分的商人都凑了过来,这些人都知道刘家手中是真的有熟悉海洋之人,有熟悉从上海到朝鲜、日本这条航线之人以及各种海图。

这个时候有同样目的地的商人自然也就凑了过来,而刘占英自然是来者不拒。

于是经过就好的商议,他们已经决定组成一个联合商队,前往朝鲜、日本贸易。

这个联合商队规模甚大,大大小小的船只足足有近八十艘,虽然这里面最大的船只还是刘家那种大洋上仅算中型的海船,但这样的规模在大明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了。

因此这个时候的刘占英可谓是意气风发。

刘占英拿着手中统计好的物资清单大踏步的向前方那座整个上海港最高大的建筑:上海市舶司!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