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奴大军北征(求订阅)

PS:4000字,求订阅

事实上在盛京的建奴很早就注意到大明朝廷在库页岛上的动作了。

崇祯二年,阿敏占领朝鲜北部,明面上阿敏和皇太极一方的关系仍然正常,实际上已经暗暗敌对后,盘踞在辽东的建奴实力再次受到重创。

实力大损的建奴想要尽快恢复实力,仅仅依靠自家部落年幼的孩子成长起来还是太慢了,即便是现在建奴已经要求只要是超过十五岁的女真男丁全部从军,一年新增的女真兵力也还八千人不到。

这一点儿人数皇太极、代善等人自然是极不满意的,这样的恢复速度太慢了,这之后不说是和大明想比,就是和鸭绿江东岸的阿敏想比都差了太多。

现在阿敏在朝鲜那可是在疯狂的练兵,根本不计任何后果,他需要的只是军队,精锐的军队。

据皇太极所知崇祯二年一年时间,阿敏就训练出了两万的朝鲜八旗,为了这两万人,在训练中被练死的朝鲜人多达十万人,重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再加上阿敏不断的从朝鲜人手中抢夺粮食以养活更多的军队,自己那些为了维持和平送给皇太极的粮食。

以至于阿敏占领的朝鲜北部地区人口大量的向南逃亡,为了阻拦,阿敏的军队在一年时间中又杀死了近五万的南逃之人,这才稍稍镇住了朝鲜人。

甚至短短一年时间多达两万朝鲜人谈到了辽东。

由此可见朝鲜北部是一个什么情况,毫不夸张的说那里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就将逃到汉城的朝鲜朝廷中大多数官员都于心不忍,纷纷请求朝鲜国王李倧出兵救救朝鲜百姓,然而大多数理智的朝鲜官员都明白这根本就不可能,要知道现在南边这一部分朝鲜的问题他们还没有解决呢。

最终经过一番争执,朝鲜只能一方面做到想办法救助那些谈过来的百姓,另外一方面就是派遣使者求大明朝廷救救他们那苦难的百姓。

可惜第二个方法却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虽然明国鸿胪寺声称现在大明内部灾害频发,不益出兵,暂时还是以围困为主,让他们朝鲜多多忍耐。

但是在朝鲜君臣看来,虽然鸿胪寺所说的的确属实,但是明国这仍然就是见死不救,明国现任皇帝完全不能和雄才大略的神宗皇帝想比。

当然出使也不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明国支援朝鲜数万大刀长矛,十万支箭等兵器,以支持朝鲜君臣尽快平定朝鲜内部此起彼伏的造反。

于是在阿敏这样的逼迫之下,辽东建奴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等人商议之后,建奴出动所能出动的所有大军进入长白山,进入赫图阿拉以北地区,甚至是宁古塔以北地区大规模抓捕生女真。

到了崇祯三年六月,获得的女真精壮多达两万人,建奴实力得到一部分恢复,至于那些黑龙江南北两岸,尤其是北部的游牧民族,皇太极等人并没有对他们动手,那里还是太远了,而且他们的实力也并不算太弱,小规模的建奴八旗在那里还是需要小心谨慎。

在一月份,在长白山东侧大肆抓捕生女真时,机缘巧合之下,建奴从黑龙江口南下的一直小部落中获得了明军在库页岛的一部分情报。

原来明军已经跑到他们北方了,这还得了?

消息快速的传到沈阳,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等建奴主要掌权者再次汇集在一起商议此事。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情况的严重性,现在南方明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对他们大金的封锁越来越严,半年前,那一批层层转手卖给他们物资的商人也被明国那个小皇帝给杀了,现在这半年时间,他们没有从明国哪里获得一粒粮食!

唯一一点儿值得安慰的是他们获得了明国新粮食作物的种子,虽然数量不多,今年仅仅种了不到千亩,但这毕竟代表着希望。

东边阿敏基本上已经和他们决裂,双方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西边明军已经占领察哈尔故地,甚至在那里设立了漠南布政使司,这样看来明军是不打算走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现在明军驻扎在白城的那个叫祖大寿的还在不停的派遣军队北上,不断的驱逐那里的牧民。

这是准备隔断他们和漠北蒙古的联系吗?

从漠北蒙古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驻扎在漠南的明军,在西起河套东至白城的漫长路线上不停的向北推进。

沿途遇到的蒙古部落,要么向明国投诚,要么被驱逐,没有第三种选择。短短一年时间,明国已经推进到漠南漠北中间大沙漠的南部边缘。

在三个方向上我大金几乎快被明国给堵住了,现在明军又跑到了那座苦兀岛,明国改名叫库页岛的地方,明国竟然还在上面移民。

看看地图就知道,这库页岛对大金来说究竟是多么的重要,明国这是要将我大金彻底的包围起来,要活活困死我们啊。

于是这一次的会议,已经分成两派的辽东建奴没有再争执,团结一致的想办法。

最终他们定下了主意,一方面派出精锐人手北上探查明军的情况,这一点儿皇太极等人很有自信的,毕竟他们颇有经验的。

在这一点儿上皇太极等人定下了两条路,一条从明国内部调动人手假扮难民直接进入库页岛内部,另外就是直接从大陆北上。

第二方面就是大规模加固宁古塔,在这里派遣阿济格带兵五千驻守宁古塔,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明军。甚至是寻找合适的地点修建坚固的关隘。

接下来就是等明军的具体情报才能做出正确应对了。

虽然暂时做出了应对措施,到众人心中仍然忧愁,最近几年大金实在是过的不太好。

众人商议后还派出使者前往平壤,希望能够陈述厉害关系,让阿敏回到大金的大家庭中。

可惜在平壤的阿敏对此完全不感冒,他仅仅保证哈皇太极若是出兵,他不会在后面捣乱。

他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练兵、练兵,增强自己的实力。

无奈之下的皇太极等人明白此次只能靠自己了。

一直到六月中旬,库页岛的情报终于传回沈阳,这条重要的情报并不是靠那些得到众人重视的八旗获得的,而是那些扮成难民后千辛万苦抵达库页岛的情报人员送出来的。

不管过程如何,他们终于获得了库页岛的详细情报。

和五个月不一样,只是少了已经驻扎在宁古塔的阿济格,其他人都在,众人再次召开了会议。

刚刚抵达大殿,多尔衮等人都意识都不对劲了,皇太极等人的面色都极为不好看,整座大殿都显得静悄悄的。

“诸位大金的栋梁,现在我大金的勇士经过五个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明军的情报,本汗给诸位说一说,咱们也商量出一个对策。

明国在库页岛的移民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明国的移民是不遗余力的,仅仅两年时间,库页岛上的明国百姓已经在五十万人以上!”

下方一片惊呼,两年时间就有五十万人了,这,我大金现在才有多少人?按这样的速度,到年底明国在北方的人口数量就要超过我大金了?这就是天朝上国的底蕴吗?

“而且就在今年的三月份,明军登上了库页岛西边的大陆,开始镇压陆地上的部落,显然是准备继续大规模移民了。”,皇太极指着身后悬挂起来的地图说道。

而且明国还在库页岛上训练了军队,明国的将军是一位被朱由检册封为子爵的年轻人,叫孙传庭,此人打仗能力如何尚且不得而知,但想来不差,朱由检的十人识人水平还是不错的。

此人的训练军队的水平相当不俗,据估计现在明军已有军队约三万,而且其中竟然还有五千左右的骑兵。

据我大金勇士估计,这三万人的战斗力应该和之前袁可立的军队不相上下。他们同样装备的有大量的火炮、火枪,现在他们就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修建城池。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皇太极十分平淡的介绍了基本情况,仿佛一切都无所谓。

旁边坐着的代善看了一眼皇太极,心中警惕,皇太极更加喜怒不形于色了,之后恐怕更不好对付了。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种情况我们还能无动于衷?若是如此,我大金绝对会被围困致死,后果不堪设想。”,莽古尔泰大声开口。

莽古尔泰的反应瞬间收获了建奴内部不少强硬派的支持,这些人最近对于皇太极等人近两年的保守作为很不满意,现在更是直接爆发出来,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对明军的声讨之声。

待众人消停后,其他之前没有开口的人中扬古利开口了,他作为皇太极最器重的人,他一开口,众人纷纷竖起耳朵。

“此次我大金必然是要出兵的,可问题的是我大金现在的所有兵力也才不到六万人,而这其中两万人都是新招募过来的,战斗力尚且不足,守城倒是可以,但野战还差的不少。

而现在南方有明军水路大军超过十万人,随时等待着我大金露出破绽,一举消灭我大金。

因此若是出兵北征,我大金在鸭绿江以东驻守的五千精锐八旗不可动,阿敏虽说不拖我大金后腿,但我大金绝对不能不防。

南方防备大明的骑兵绝对不能少于两万,如此两万精锐八旗再加上两万守城军队勉强可以和明军交锋一番,但这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剩下的可也仅仅是一万五千人,保险起见,我大金只能出动一万人,再留下五千人。

若是再让科尔沁让他们再出五千,勉强可出兵一万五千,再多的话我大金的根基极有可能大损。”

此言一出,大家都安静了,扬古利的分析有理有据,让人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现在听说那明国皇帝似乎是真的爱民如子,就算明军没有发现这战略良机,他们也会为了这些百姓而出兵,同样不能不会让这些人落到我大金手里的。

而明军若是出动,大金留守两万五千精锐八旗作为应对多吗,真的不多啊!

可仅仅出动一万五千人北征是不是有些太少了,这一场仗能打赢吗?他们如此的问自己。

结果竟然是不知道!

什么时候他们八旗勇士竟然如此没有信心了?

他们心中如此想着。

…………

如此兵力恐怕是胜负难料啊,而且让之前同样损失惨重的科尔沁再出五千兵也不容易,就算出了,科尔沁恐怕也会不太高兴。

“科尔沁那边不用担心,本汗会让本汗的侧福晋木布泰去好言劝慰科尔沁大汗的,五千蒙古骑兵不是问题!”,皇太极开口保证道。

现在出兵是定然要出兵的,兵力也已经定下,大金八旗精锐一万五千,再调派朝鲜、汉人奴隶两万足以组成此次北征大军。

现在的问题就是由谁率军出战以及八旗大军中以那一旗为主的问题了。

众人纷纷将目光转向皇太极,皇太极心中暗骂这个时候了还在斗争吗?真是不知死活。

注意到皇太极眼神的大金高层官员达海连忙出声:“此次我大金北征绝对不会这么简单,此次我大金恐怕要两线交战,甚至还有可能是三线。

见我大军北征,明军必然会有所动作,甚至很有可能趁此机会军队进攻我大金,企图一举灭亡我大金。

另外还有东边那一位也不能放松。

因此此次北征想比于北边的战事,更重要的还是盛京和辽阳这一片我大金的核心地区。

说一句难听的话,即便是北征大军战败,我大金仍然可以凭借着辽东东山再起,而一旦辽东有失,我大金恐怕会万劫不复啊。

因此我大金大汗必须要坐镇盛京,全权指挥即将发生的辽东保卫战。

而北征大军则可由我大金的四大贝勒之一和硕贝勒、大金猛将的莽古尔泰贝勒带军出征,如此必然可大获全胜,全歼明军,一举擒获明国人五十万。

有此五十万人在手,我大金实力定然可以恢复的更快!”

皇太极心中很满意,不错,不旺本汗如此重视你,说的真不错。

听到这话,代善脸色有些变化,他正要开口反驳,旁边早已经按耐不住的莽古尔泰抢先开口:“不错,本贝勒也认为大汗就在盛京就好,由本贝勒亲自出马,大军一到,区区三万明军必然灰飞烟灭!”

莽古尔泰早就按耐不住了,一年多没有仗打了,这样的日子简直是快淡出鸟了,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他自然兴奋。

刚刚他代善哥哥一直使眼色不让他说话,现在有人提出让他出征,他再也忍不住了。

见莽古尔泰自动请缨,下方众人纷纷支持莽古尔泰,听到这么多人支持,莽古尔泰心中更加高兴,此次出征若是一战功成,再带回来五十万汉人奴隶,自己回来后威信定然可以超过皇太极,如此……

他却没有注意到旁边的紧紧皱着眉头的代善。

“好,那就这么定了,有和硕贝勒莽古尔泰带领一万五千八旗精锐,以和硕贝勒统领的正蓝旗为主组建北征大军。

待蒙古军队到齐后,大军出征!”

………

七月二十八,科尔沁部落的五千人终于到了,只是见到这五千人的建奴高层却不太高兴,这一批蒙古人显然不是科尔沁部落的人,都是科尔沁从周边小部落中抢到的人,显得颇为鱼龙混杂。

皇太极脸色尤其难看,科尔沁部落是什么意思?现在本汗的面子都丢尽了。

但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于是天聪四年七月二十一,大金和硕贝勒莽古尔泰率领战兵一万五千、奴隶两万北征明军!!

………………

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