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盐法(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盐法(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朝廷一众高层到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完全已经一方面和当今皇帝在变革一方面达成了“协议”。

对于盐法,在看到长芦盐场的变革效果后,所有人都是大力支持。

于是大明君臣开始就如何变进行商议,中华大地上数千年来的盐法都被这些人给搬了出来,一点一点儿的去查。

自古以来,盐法在中原王朝中都占据了巨大的地位,可以说是极为重视的。

数千年,大大小小数十个朝代,各种盐法完全就是杂乱无章,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想法。

大明君臣十数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将每一种盐法的利弊都分析的清清楚楚。

又用了近十天的时间,这才勉强找到了一种新盐法,这一套和大明之前运营的盐法有很大差别,倒是和秦汉时期的盐法有些类似。

总结起来大概有两点,产盐和售盐。

第一,盐的生产仍然收归朝廷,私人禁止私自制盐,违者必受重处,绝不破轻饶。

全面废除灶户制度,盐的生产由朝廷雇佣大明百姓生产,来去自由,给盐工的工钱按照产量而定,按照一石食盐售价的十分之一而定。

按照这个标准,一石食盐盐工可获两钱银子,这个数目已经是之前的数倍了。

第二,售盐,废除旧的盐引制度,实行新的盐引制度,之前所有的盐引全部废除。

大明每年年初将在每一处县城售卖出五千石的盐引,同时每县的盐商数量将受到严格限制,每县有且只能有五家。

每个获得盐引的盐商必须缴纳一万两白银的保证金,否则断无可能。

也就是说每个盐商一年可以购买食盐的数量仅有一千石,绝对不允许超过这个数目,否则将斩首示众。

同时大明朝廷的大明盐业也同时会在大明全境进行公开售卖,同样所有人都可以购买,购买的数量为一石以下。

所有商人每年的售盐数量不能超过一千石,所有盐商不管是在购买还是在售卖时,都将会受到朝廷的严密监管,一旦违法就是违法大明律,朝廷必将依法处置,绝不姑息。

至于税收中专门的盐税,不再专门征收,全部并入到朝廷卖给商户盐引的价格中。

可以说此次变革的宗旨就是尽可能的将盐的售卖权掌握在朝廷手中,竭尽全力的避免食盐由私人售卖,向秦汉时期的食盐专营政策靠拢。

即便是所有盐引都卖出去,掌握在朝廷手里的盐仍然可以超过八成!

但是贸然取消盐商,大明那些早已经将盐视为自己私产的大盐商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引起反叛,虽然掌握了数十万军队的朱由检没有丝毫担心,但是能够保证和平还是最好的,即便不能,能够降低影响也是相当不错的。

于是大明朝廷做出了一点儿让步,允许一部分盐商每年售卖不超过一千石的食盐,一千石足够这些商人衣食无忧了,但是想要过着现在这样的生活那是万万不可能了。

之后,大明的盐场经过变革,将全部采用晒盐法制盐,所有人都相信,到时候大明的食盐产量必然会大大增加,长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再加上遍布全国的大明盐业的大力压价,一千石食盐也赚不了太多银子。

到时候当这些盐商发现了这个事情,他们也不无可奈何,要么就赚这些银子,要么去做其他生意,出海经商赚的银子不多吗?

大明的这些臣子就是希望通过这样较为温和的方法逼迫这些盐商自动放弃盐这个行当。

按照大明这些重臣的估计,若是全部变法完成,朝廷每年从食盐中获得的的白银应该在一千万两以上,这可是一个大数目,完全超过了现在正大力发展的海贸收入。

众人不得不佩服,怪不得,皇上对国库的空虚一直就不担心,原来皇上的后手就在这里啊,一千万两白银,再加上海贸、内帑的调拨足够养活这数十万募兵大军、对时不时就会发生的灾害进行赈灾以及未来大概率不会间断的移民。

……………

“偶,不知黄爱卿此话怎讲?

“皇上,按照定下的新盐法,现在直接全部执行,老臣担心地方上的大盐商不会坐以待毙,尤其是南直隶的扬州,到时候必然是生灵涂炭啊!”

“黄爱卿可有主意?”

“皇上,不如朝廷一点一点儿的变,如温水煮青蛙,到时候等盐商门反应过来,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已经晚了。”,黄立极连忙开口。

此话的确是谋国之言,不少重臣都纷纷点头,显然是颇为赞成的。

“皇上,臣认为首辅大人所担忧的事情的确容易发生,他们有人有银子,一旦造反,必然声势浩大,当然在我朝廷天军面前,他们必然会土崩瓦解,到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大量百姓丢掉性命。”。

一口气说完的李若星略微顿了顿,丝毫不在意黄立极有些难看的脸。

“但,臣认为首辅大人所提之策不佳。

去年长芦盐场之事已经表明税部的调查没有问题,大明有大量的盐商在偷税漏税,他们在犯法,按照大明律法,其罪当斩!

因此认为立“盐税案”,派出钦差严查此案,查封其余六大盐场,提前控制盐场、灶户,同时也名正言顺调集大军进驻各地。

这个时候,那些盐商绝对会想办法自救,大概率不会鱼死网破,如此可麻痹一众盐商,我大明可从容布置。

先以此名义处理一大批犯法之人,那些盐商也说不出什么,一旦他们束手就擒。

之后那些盐商已经是瓮中之鳖,朝廷便可任意宰割,变盐法之事也就可以水到渠成。”

听了这一番话,所有人愣愣的看着李若星,之前也没有发现这税部尚书如此狠辣无情,现在看来这收税的心都狠啊。

“诸位爱卿一位如何?”

“臣附议!”

……

“好,那就如此定下了,税部尚书李若星你作为钦差大臣前往扬州,负责处理山东、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两地各由京城大营出兵五千,当地布政司出兵五千,一个转运使司动用一万军队。

你一定要给朕查的清清楚楚,盐法也改得干干净净,既要速度快也要效果好。”

“臣明白!”

“刑部尚书郑三俊同样为钦差大臣,负责处理两浙、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军队各由南京大营出兵五千,当地布政司出兵五千。”

“臣明白!”

“税部左侍郎许显纯处理河东都转运盐使司,兵力由西北大营和山西布政司派出。”

“臣明白。”

………………

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