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人物的挣扎

重铸刚明 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人物的挣扎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王连也就不在犹豫,当天晚上刚干完活,王连就和同村的六名兄弟饭都没吃,急急忙忙的来到了清河城内的报名处。

让众人惊讶的是这都太阳快落山了,在他们前面仍然有着十数人在排队。

王连等人也不着急,王连发现前方负责统计的三人正式去年才分到清河的十品小官。

仔细一看,这里面恰好一个是他认识的,此人原本是原清河城西的那个穷秀才,几年前这刘秀才可谓是让人一言难尽。

王连当初也是在清河待的时间够久,也就听说过这刘秀才了,对他有了些了解这人家境普普通通,为了让他读书家里可是花费不少,过的有些艰难。

不过此人却是颇为争气,年少就极为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十五岁就中了童生,十七岁就中了秀才,人人都说这刘秀才是文曲星下凡,是状元之才。

十八岁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可谓是春风得意,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谁都没想到厄运就这样突如其来的来了,他竟然连续三次都没有考中举人,然而在这三次考试中花费了家中绝大多数的钱财,家中彻底陷入贫困。

若不是城外有着近百亩田地投献在他名下,每年给他家一点儿粮食,他家恐怕连吃喝都成问题。

三次不中让刘秀才心灰意冷,之后更是彻夜麻醉于青楼这些场所,花费更是巨大。

他这个大士子的开销大大增加,他家中那微薄的收入根本就撑不住。

崇祯元年他的第四次举人考试又没有通过,当时出结果的那天他正在城外溜达看雪景。

结果在听到自己老仆传来自己又没中的消息时,心中失望不已,将仆人赶走后,在城外码头喝的是酩汀大醉,最终倒在城外的雪地中。

王连那日因为活儿太多,回家的有些晚,路上遇到了倒地的刘秀才,见他颇为可怜,就将此人背回了家,喂他喝了些热水。

勉强算是救了他一条命,此人之后倒也是知恩图报,经常来这里看望王连,送上一些吃喝之物。两人的关系也好了起来,互称兄弟。

因此这位刘纲刘秀才之后的事情王连还是颇为清楚的,刘秀才后来参加了新举办的科举,在去年成了清河的一位正十品官员。

没想到现在竟然是刘秀才在负责清河的登记。

他们也就是刚到不久,身后就又多了数十人,王连等人一看,这不都是和自己一起做工的漕工吗?里面还有一些是自己认识的,他们也来了。

见此情形,相互认识的众人也就聊了起来。

很快就轮到最前面的王连,王连这个时候这一直在忙碌的官员不是刘纲刘秀才吗?

“刘大人,刘大人?”

这是刘纲才注意到了王连,他连忙开口:“王兄,你也要去吕宋?”

“刘大人,我家的情况你也清楚,实在是没办法啊,家中实在是有些坚持不下去了,就算是为了我家的那两个小子也要拼上一把。

不像刘大人你,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王兄,你是我刘纲恩人,就不要这么客气了,现在就不提这个了,咱们也已经快半年没见了,今晚我去找你,咱们叙叙旧。”

“好好。”

王连很快就登记完信息,刘纲对众人提醒道:“一个月后的今天你们全家人要在这清河码头集合,一同前往吕宋。”

“好好,我在家就等着刘大人了。”

……

王连也正想从刘秀才那里获得更多的内幕消息,毕竟这可是全家一起去去数千里之外的地方啊,非同小可,必须要慎重。

王连还拿出了两百文买了几个菜,还有一只烧鸡等着刘纲的到来。

榜晚,刘纲提了一壶酒就来到王连在清河码头租的房子。

双方也算是老朋友了,即便半年没见此时也是相谈甚欢。

吃喝一刻钟后,“刘兄,你这半年多的时间过得怎么样,自从你考中我就没怎么接到你的消息啊。”

刘纲喝了一口酒,抬头望向南方,良久才缓缓说道:“我这考中后就按照朝廷要求前往南京,整个南直隶所有考中的人都去了,差不多有五百人。

那里是一个巨大的学堂,我们在哪里读书,学怎么当官。”

“啥,还要学做官?”

“是啊,我们在哪里足足学了三个月。”

“挺好,我看皇上果然是圣皇,这做官啊就得好好学学,不然啊…”

刘纲摇头失笑,“是啊,那三个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哪里我才知道,这做官也不是好当的。

现在我才明白,纸上觉来终觉钱,这句话啊。”

“那是,要是容易当就不会有那么多狗官了。”

刘纲摇头失笑,“你啊,还是这样。

从南京学习结束,我就被分配到清河来一名正十品官员,你也知道现在朝廷的八部已经深入到地方了。

我现在算是户部的下属官员,手下也有三五人,在这清河现在做的还算不错,这次朝廷在清河的移民就由我这个小官来负责了。”

“这不是挺好,你现在的风姿可比一年前的你强多了。”

“是啊,当初我是无论如何都看不上这种所谓的新科举,但是现在看来这样也挺不错的,尤其是现在承蒙皇上恩赐,今年又涨了俸禄。

现在算是吃喝不愁了,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这日子也还不错。”

“挺好挺好。”

“哎对了,我已经得到消息,上官认为我这半年做的好,接下来只要把这移民之事漂漂亮亮的完成,我恐怕就要升为从九品官了。”

“恭喜恭喜,来我们干一个!”

……

“刘兄,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家里现在十三口人,家里只有那么一亩地,剩下的都是租刘财主家的,一家人基本上都靠我在这里干活接济。

现在听说要向吕宋移民,说实话,老弟我是真的心动了,但这可是一大家子啊,我这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

你是负责这个事情的,那吕宋那边儿究竟是什么情况?就是和那报纸上说的一模一样吗?老哥你得帮帮你老弟我啊。”,王连紧紧握着刘纲的手。

“王兄,这是何必,你可是我的恩人啊,这点儿区区小事算得了什么啊,我自然是知无不言。

其实你就算不去报名我也准备去找老兄你得,这海外移民正式你们这种无地百姓的一条根本出路啊。”

“此话怎讲?”,王连显得很是激动。

“哎,或许你不知道,今上刚刚登基之时就大规模发行邸报,就是你们现在听的报纸,那个时候皇上就开始向我大明子民介绍这海外的富饶。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我大明不过是这广阔世界之一隅罢了,但其实我还是认为我大明仍然是这世界中最富饶的土地,其他地区不值一提,并不太相信邸报上所谓外面的富饶。

然而后面不管是大员岛还是寒冷的黑龙江地带都在告诉我哪里的确算得上是富饶之地,尤其是大员,那里完全和咱们脚下的土地差不多了啊。

后来从吕宋传来的消息也是这样,我有一个好友就是打吕宋的兵,他给我传回消息,吕宋的确是富饶啊。

那里有大片无人耕种的土地,土地也很肥沃,还有金矿、铜矿、煤矿什么都有,若是说不好的地方倒是也有,就是那里天气实在是有点儿热了,不过这一点儿和这些好处想比不算什么。

朝廷这几年的移民政策想比你也清楚,政策很好,不分男女老少每人都可以分地,待遇一致,吕宋因为条件好每人四亩,在黑龙江在西北那可是八亩十亩的给啊,这地像不要钱似的。

我最近都在犹豫要不要去吕宋做官,在哪里官可是升的快的多啊。”

说到这里,刘纲压低声音说道:“若是你愿意去移民,我给你几个建议。

第一,要去就早点儿去,千万不要耽搁。

第二,你们家现在算是一户,去到了那里,你就和你家两个弟弟分家吧,这样三户就能够向皇帝的钱庄借贷一百多两银子了。”

王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刘兄,我已经报名了,应该算的上是第一批了,只是为何要第一批?”

听到这话刘纲有些犹豫,“你不知道,我大军在攻打吕宋时,抓捕了数十万土著,半年时间,他们已经在吕宋开垦了数十万亩的土地,修建了数万间的房屋。

你们若是运气好,有可能会分到这些土地,房屋,若是去的晚可就这的没了!”

“真的!”,王连大喜。

“哈哈哈。”见到他这个样子,刘纲大笑。

“你明日就回家,回去后做好准备。

家里的东西该卖的都卖了,家里的地、房子也给卖了,不过最好买给朝廷,很多东西都不容易带也带不了。

你们这一次只带上一些钱财、衣服、粮食,其他的都算了,根本就带不走。”

“啊,那不就是全部都给卖了吗?”

“不然呢?你还留着这东西干什么?”

王连脸色沉重,这可真的就是破釜沉舟了,吕宋若是不好就真的回不来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王连就和同村的六名兄弟急匆匆的向家中赶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