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六年军队建设的成果

重铸刚明 第五百五十一章 六年军队建设的成果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当天下午,皇极殿,一切仿佛和上午的情况一样,然而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一切都变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见众人已经做好,就缓缓开口,“开始吧。”

第一个起身的正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孙承宗。

有不少人看着起身弯腰行礼的孙承宗,心情颇为复杂,这几年早说最大的变化,那只能是一个,军队、武人的快速崛起,伴随着的就是文人对军队的掌控快速下降。

而在这里面这位孙承宗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孙承宗在崇祯朝之前绝对是彻头彻尾的文人,但是自从孙承宗担任了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后,在皇帝的支持下,孙承宗的权力大增。

在孙承宗的一手操作下,兵部被拿走了大量的军队权力,要知道这些权力可是大明历代文人历经百余年才从勋贵手中拿到的,现在短短数年就都丢了,几乎是一点儿不剩。

更可怕的是在皇帝指示下的孙承宗,对于一众武人可是大为重用啊。

地方上的秦良玉、黄得功、满桂、尤世禄、杨国柱、祖大寿、郑芝龙、周遇吉、孙应元这些人那个不是彻头彻尾的武人。

还有那朱燮元、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这些原本算是文人,现在却和他们这真正的文人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在这方面大家已经不是一路人了。

所以现在虽然五军都督府高层原文人数量不少,但其实这些人并不能算得上是文人了。

大明持续一百余年的文人掌兵的情况现在已经是彻底消失了,再恢复也不知道是几百年后的情况了。

他们怎么能不心痛不已!

大殿中还有几人是心情复杂,这些人就是三位国公了。

他们是大殿中唯三的勋贵了,自从失去了军队的绝大多数权力之后,除了英国公在,其他勋贵几乎是得过且过了。

然而现在五军都督府收回大部分权力后,他们可就是心动不已,然而皇上却没有将这些权力交还给他们。

甚至连英国公原本的那京营提督也被拿走了。

更过分的是皇帝竟然还大规模的册封了爵位,虽然大多数都是些刚恢复的子爵男爵,而且还不是世袭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已经是勋贵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这些人恐怕被抛弃了,他们让皇帝失望了,这完全可以说是在刨他们得跟啊。

这和当年的开国勋贵与靖难勋贵之间的关系何曾相似!

当然他们也并不是只会唉声叹气,再加上他们这三位国公还是在五军都督府有那么一点儿权力的,他们也将北京勋贵的所有优秀后辈子弟都送到军中,并加大对那些幼小后辈子弟的培养。

既然皇上对我们失望了,但我们的孩子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再怎么说也是与国同休的勋贵。

虽然他们早已经相通了,但是今天见到孙承宗在这样的场合中代表军队发言时,众人心中还是五味杂陈。

孙承宗并不在意这些人的错综复杂的想法,他既然已经踏出了这一步那就不会后悔。

“皇上,诸位同僚,从崇祯元年开始,朝廷就开始了对大明军队的重建工作,从那时开始朝廷对此的决心就是毋容置疑的。

第一年,朝廷就借助机会,认命满桂将军担任三边总督,对西北诸部进行大规模、严格整顿;认命袁可立将军担任蓟辽总督,袁可立将军全面对辽东十余万精锐进行整顿。

卢象升将军对京营进行大明两百余年来最大规模的整顿,可以说是彻底废除了京营制度,重新建立了北京大营。

这几方面短时间内都取得极大成果,并在接下来的河套之战取得大胜,朝廷一举收回河套地区,全占漠南地区。

之后皇上更是御驾亲征,在辽东之战中都取得了大胜,一举扫除十数年来对建奴屡战屡败的萎靡之风。

朝廷直接收复双台子河以西地区以及包括金州、盖州在内的整个辽东半岛,建奴实力大损。

在此之后朝廷再接再厉,对全国数百万军队同样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数年时间内,全国数百个卫所被裁撤,成千上万的所谓世袭军官收到惩罚,为他们做出的事情付出了代价,数百万痛苦的军户们得到皇上的解救。

………

经过数年的变革,到今年年底,大明的军队实力已经得到了根本性变革,原本贪赃枉法、以赖充好、喝兵血的情况基本已经消失,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到崇祯六年年底,经过皇上和五军都督府六年时间的努力,新的大明军队已经重建,现在的大明有兵六十六万人。

大明的军队主要分布在以下几处,崇祯五年,辽东取得大胜后,朝廷也撤销了蓟辽总督的职务,现袁将军已经回到五军都督府任职。

现辽东共有军队八万人,四万精兵由总兵毛文龙带领,负责大明从东部进攻建奴,目前主力驻扎在凤城一带。

另有四万精兵由总兵洪承畴统领,大军驻扎在朝廷刚收复不久的海州城,直面建奴主力,宁远、锦州一带已经是安全无忧。

另在白城由总兵祖大寿统兵两万精兵,隔断漠北蒙古和建奴。

在黑龙江,总兵孙传庭统领精锐四万守卫百余万移民,从北方对建奴造成威胁。

在漠北库伦,总兵尤世禄带领一万精锐骑兵驻扎于此。

漠南河套两地现在在我军的布置下已经不再是边地,由杨国柱将军统领两万军队驻守。

以上就是我大明针对对建奴、漠北蒙古的军队,共计十三万精锐,其中有精锐骑兵五万之众!

在西北随着我大明与林丹汗的联军不断推进,虽然这些地方多是茫茫黄沙,但短短一年时间,我大明西北疆土已经向前推进五百余里。

现在西北诸军由满桂将军统领,共有五万精锐。

目前两万驻扎在甘肃兰州,其余两万分别驻扎在西宁和西安,剩余一万正在西北征战,目前和林丹汗联军已经深入到蒲昌海(今罗布泊),小国土鲁番已经被覆灭,战事暂时告一段落。

目前联军的行动已经引起了叶尔羌军队的注意,他们也已经开始行动,叶尔羌已经集合重兵在罗卜,他们警惕异常。

……

另外就是总计八万精锐的京城大军,此军由卢象升将军统领。

京城另有王加川将军统领的羽林军五万。

京师共有军力十三万,其中有骑兵五万人。

西南有朱燮元将军统领的大军四万人,朱燮元将军现已经回到京城入职,西南大军现由熊文灿总兵统领。其中有两万驻军昆明,随时防止云南土司鱼死网破。

东南南京由黄得功将军统领精锐三万众。

另在由周遇吉将军统领精锐两万坐镇武昌府!

广东广州原由秦良玉将军带领的三万精锐,现在仍然有一万负责吕宋治安,以及吕宋周围众多小岛上的战斗。

由此大明现在共有陆军总计四十三万精锐。

臣以性命保证,此皆人人可考,皆是精锐。

此外经过皇上的大力支持,朝廷已经建立了两支水师,以淮河为分解,分为北方水师和南方水师。

北方水师由总兵孙国祯统领,战船大大小小近五百艘,有士兵三万人,从库页岛到济州岛,从济州岛到登莱,到处都游弋着大明的战舰。

南方水师由南居益总兵统领,战船更是达到了六百艘,有精锐士兵同样是三万人。从上海到大员,从大员到吕宋,最南到巨港同样是如此。

由此,大明全军现在有陆军四十三万人,海军六万人,再加上兵部掌握的十七万人,大明共有军队六十六万!”

听到孙承宗说完,大殿中可谓是安静异常,这几年南征北战,战战皆胜利的大明军队竟然只有六十万人?

这些文官最近几年真的不怎么关注军队的事情,或者说皇帝不希望他们去关注,他们获得消息的渠道也不多,只知道大明军队一直在胜利。

今天的他们可都听得极为认真,他们也算是对大明的军队有了一些印象。

不管他们怎么想,朱由检自己对这些还是颇为满意的,对于大明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而言,用于战斗的陆海两军五十万人这个数目差不多了。

再多的话,如此全部全职业的军队大明真的养不起啊,直到将这些军队建立起来,朱由检才真正知道自古以来为什么这种全职业的军队少之又少,这样的部队对这个时候的朝廷来说实在是太难养了。

可惜朱由检是这么想的,其他人可不是这样。

这不是就有人说话了,“皇上,军队变革前,我大明军队足足有三百余万,现在仅仅六十余万,这样的兵力是不是太少了?”

“你放屁,不少了,真的一点儿也不少了!”,听到这话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如同火烧屁股一样破口大骂。

“皇上,真的不能再多了啊!再多朝廷就真的养不起了啊。”

听得毕自严这有些凄厉的声音,有不少人大为疑惑,这是怎么了?至于吗?

或许是知道其他官员的想法,毕自严撇撇嘴,不耐烦的说道:“你们知道什么?现在养一个兵就能养之前十个卫所兵!

现在朝廷每年的各项支出中足足有三成都是花在军队上,而这还是由于朝廷修建大量官道的情况下,若是正常年份,军队的开销已经是将近一半了。”

听得这话,所有人心中茅塞顿开,原来如此啊。

虽然众人不再说话,毕自严却还是眼巴巴看着朱由检,他是真的希望皇上能够降低军队的开销啊。

可惜朱由检就仿佛没有看到一样,他再次开口道:“不错,看来这几年我大明的军队建设颇为不错,朕很满意。

现在有几件事需要诸位爱卿了解一下,满将军,你先说说西北战事如何了。”,说完的朱由检就命人给每人分发了两份地图。

众人看着手中的地图,静待满桂开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