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南京勋贵的抉择

重铸刚明 第五百六十六章 南京勋贵的抉择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大明的上层阶级们在崇祯七年的第一个月那是如坐针毡,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大明内阁首辅黄立极,等待着他的动作。

他们要凭此来看看这朝廷此次清丈土地的界限究竟在那里?如此他们才能确定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什么?

然而他们苦等的动作却一直都没有等到,这让他们更是煎熬无比。

而崇祯七年年初的京城和南京城则是有些暗流涌动。

京城和南京是大明勋贵们的两大聚集地,五年前黄立极等人向他们提出的所谓缴纳税收之事,他们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反对的,毕竟没有谁愿意将自家那原本不多的钱财拿出来给朝廷一部分。

其实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们还是略微有些犹豫的,但是他们通过信件商议之后,还是下定决心反对此事。

即便是参与的人众多,他们心中还是忐忑的,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然仿佛是不知道一样,对此丝毫没有过问,甚至连公开都没有。

这让他们放松了不少,有的勋贵心中更是大笑,果然还是法不责众啊,我等九成五的勋贵都反对,皇上又能如何?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时隔五年时间,朝廷竟然再次出手了。

南京城,富丽堂皇的魏国公府,南京城一众勋贵皆聚集于此,魏国公府大厅中,虽然人数众多,却极为安静,这倒是显得颇为诡异。

做在主位上的魏国公徐文爵脸色平静,他缓缓开口:“诸位,据朝廷正式公布圣旨已经有一个月了,本公爵已经得到消息,朝廷驻扎在南京的税部官员已经在调查我等的家业了。

看来这次朝廷是真要行动了,丝毫不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京城也传来消息,京城的那一众窝囊的勋贵们已经在半个月前上书支持此事了。

也就是说现在只有我南京勋贵没有动作了。诸位觉得我等该如何,今日我等议一议吧。”

众人对徐文爵的话没有惊讶的,他们早就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获得了消息,这个时候也都是心思各异。

“哼”左侧一富态中年人脸色通红的站起身,显然是愤怒异常,“魏国公,朝廷这些年是欺人太甚,直接拿走了魏国公您的南京京营的兵权。

国公您不愧为与国同休镇守南京的国公,丝毫没有阻碍的将兵权交给那毛头小子黄得功。

朝廷是怎么对待国公您的?他们可是一点儿兵权都没有再给您,这还算个什么南京镇守?

之后更是变本加厉,直接废除了盐引,我们这些勋贵本身日子就颇为艰难,直接就是雪上加霜。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可是点儿牢骚都没发啊,老老实实的配合朝廷。

谁又能想到,现在朝廷竟然还不罢休,还要让我们缴税,不仅仅是田税还有商税,简直就是欺人太甚,根本就是不让我们活了。

朝廷就是这样对我们这些勋贵的吗?

他老朱家究竟想做什么?”。

“临淮侯,慎言!”,诚意伯刘孔昭大声呵斥道。

临淮侯狠狠的蹬了一眼刘孔昭,也没有说什么,悻悻坐下。

“临淮侯,你此话确实是不合适,不过朝廷的确是有些欺人太甚了,这几年我们本来就一年不如一年。

不管是钱庄生意、食盐生意还是粮食生意,这几年我们都是损失惨重,谁家不是一大家子人要养活,现在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啊。”

“是啊,朝廷怎能如此待我等勋贵?”

……

“京城的英国公简直是有负我等重托,实在让人大失所望。”

“拯救大明还要靠我等开国勋贵!”

……

听到徐文爵的表态,众人纷纷出声表示赞成,当然也有人仍然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相邻坐着的诚意伯、平江伯两人就是如此,坐在那里冷眼旁观。

徐文爵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至于诚意伯两人的表现,徐文爵也注意到了,他对此也是早有预料,毕竟这两人之前就不太合群。

“诸位,本公想要给皇上上书,表示一下我等生活的艰难,希望朝廷能够体谅一下,废除那收税之策,诸位可愿意和本公一同上书?”

“本侯自然是愿意,有魏国公带领,我等自然不会退缩,现在我等家中谁不是极为艰难。”,灵璧侯汤国祚大声说道。

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好,那诸位回去后尽快写好,明日本公就派人将我等的奏折快马送往京城,让皇上看到我等的艰难啊。”,魏国公显然对此很满意。

徐文爵看了一眼刘孔昭,他冷冷的说道:“我等此次一定要团结一心,莫要做出错误的选择。”

此话一出,众人心思各异,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刘孔昭和平江伯陈安至,他们显然明白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

当天晚上诚意伯府,刘孔昭和陈安至两人一脸忧愁的谈论着白天发生的事情,两人都是既是愤怒,又有些惊慌。

他们若真的就此上书皇上,皇上必然会大怒,定然会牵扯到他们,当今皇帝可是心狠手辣的很啊。

两人长叹一声,他们很明白,这奏折又不能不上,不然他们两家在这南京城还过不过了?

一个时辰后,两人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两人连夜书写了两份奏折,其中一份第二天南京城门刚开就快马加鞭的向北而去。

第二份一直到中午时分两人才送到魏国公府,之后两人直接就闭门谢客。

京城的勋贵的确和徐文爵说的那样,他们很快就屈服了,一方面是因为英国公等三位国公的劝告。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在京城生活的他们很清楚当今皇帝的手段,这个时候最好还是不要负隅顽抗,大明的宗亲们都缴税了,就连皇帝自己也缴税了,那自己这个勋贵难道不应该吗?

现在又推迟了几年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些原因,据京城两千余里的南京勋贵们可完全没有感受到。

或许只能说是天高皇帝远太久的他们太迟钝了,他们恐怕已经太久没有到皇权的威严了。

对南京勋贵而言,虽然数年前皇上在南京城待了十余天的时间,但他不是很快就走了吗?难道皇帝还能在南京城长待吗?皇上走了,南京城不还是属于他们吗?

或许正是他们为所欲为惯了的事实直接让他们不知何为敬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