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个人的选择(二合一章节)

在皇宫中,众人也明白这个地方确实不合适相互联系,探讨对策,众勋贵总数只能一脸不满的走出紫禁城。

很快,英国公府邸,十王府,众勋贵、宗亲各聚一堂,显然他们并没有放弃反抗,正要商议对策。

其实他们本来是想要一同商议的,可惜众人想到大家一方是勋贵,一方是大明宗亲,双方的身份实在是太过敏感,走的太近恐怕会出大问题的。

双方此时的议事大厅都是群情激奋,对他们来说今天至少皇帝的决心他们已经看到了,不仅仅是皇帝还有黄立极这些文官、那些崇祯勋贵都是极力支持此策的。

这些文官想他们这些勋贵、宗亲倒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的确是如他们的愿了,更何况今日皇帝的暗示已经很清楚了。

只要此次新的爵位制度确定,从此以后,皇帝将大范围的封爵,文官可封爵,武官就更不用说了,这对于那些现在的掌权者来说是极大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到又让他们心中无力至极。

…………

英国公府,议事大厅百步外无一人,大厅中大明的数十位勋贵一个不少,众人这个时候都是倾泻自己的愤怒,虽然他们也知道不合适,但到了这个时候谁还会在意这些东西,给皇帝面子他们没有直接去十王府就已经很不错了。

见众人发泄一阵,情绪有所缓和,做为勋贵之首的英国公张维贤开口了。

“诸位,今日皇帝竟然如此决绝这是我也完全没有预料的,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皇帝这一步步的意图究竟为何,咱们这位皇上可是深谋远虑啊。

数年前朝廷废除卫所制,朝廷原本对于那些文武官员的赏赐就没有了,世袭指挥使、世袭千户这些都被废除了,即便是之前世袭的,五军都督府全部进行考核,合格的进入军队,不合格直接取消了世袭爵位。

现在看来皇帝这是准备以大封爵位来代替以前的世袭军官了。

依照现在的情况看,过不了多久卢象升这一批二十余位崇祯勋贵将会从终身勋贵提拔到世袭勋贵了,而且皇帝将会大规模的册封终身勋贵,这里面当今朝堂上的大学士、尚书们必然在这其中。

过不了多久啊,可是大明勋贵的人数必然大大增加,会有更多的人真正与你我并列!”

“英国公,这些事情我们都知道,现在咱们这些人想知道的是我等究竟要怎么办?是反抗还是遵命,以后就老老实实降等袭爵?数代人成为一庶民?”魏国公魏文爵略带嗤笑的对英国公说道。

见有人带头,早已经不耐的众人纷纷符合。

英国公有些头疼,这一群真是猪队友,自己实在是带不动啊。

“诸位,你们可不要忘了,当今皇帝是什么人,皇上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们又能如何?我们怎么反对?给皇帝上奏请圣上收回旨意?

请问诸位,你们好好想想这样有用吗?皇上会听我们的?今天的情况皇上就是要给我们摊牌的,哪里容许我们指手画脚?”

见众人有些哑火,似乎有些犹豫,魏文爵再次开口道:“英国公,你可别忘了,咱们之中很多人年纪已经不小了。”

这句话作用可不小,在场的确有几人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坚持不了几年了,离谱刚刚还侃侃而谈的英国公,就是如此。

听得此话,英国公有些生气了,这南京勋贵果然不行,看来之前吃的亏他们完全没有记在心上。

接下来英国公的语气有些冰冷,“罢了,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啊,我英国公府永远是大明的忠臣,皇上要求老夫怎么做,老夫就怎么做,从不说一个不字!

另外老夫对自家儿孙还是有些信心的,从今日起老夫也会好好练练自家儿孙,让他们去从军,老夫相信他们会让我英国公府永不坠落!”,此时的张维贤语气铿锵有力,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将行就木的老人。

“另外,同位大明勋贵,老夫提醒诸位一句,此次损失最大的是谁?是宗亲啊,那数十位亲王,数百位郡王那损失有多大,更何况还有那二十余万的奉国中尉,还有那些十数万的女乡君,他们可很快就要丢掉爵位了。

别的不说,我相信,仅仅崇祯八年的一年时间至少也要有数百人成为庶人。

好了老夫也只能言尽于此,诸位可以回去了,之极,今日起,紧闭府门,老夫要养病了。”

“孩儿明白!”

魏文爵正想继续反对,但听到张维贤最后几句话,也没在说什么,人家都送客了,自己还能怎么办?

众勋贵离开英国公府后,有近一半的南京勋贵和数位京城勋贵凑在魏国公身边,一副以他为首的样子,显然这些人是有其他打算了,其他人则三三两两向自家府邸而去。

于是魏国公在京城调制的一处府邸中,十余位勋贵正在这里商议着自家的对策。

……………

而在另外一边,十王府中,那可是比英国公激烈的多,大家都极为愤怒,作为和皇帝血脉最近的福王自然坐在主位上,此时偌大的王府大厅中,仅仅数十位亲王在此,而鲁王则发现他隐隐和众人有了隔阂,这让他有些无奈。

于是鲁王也不刻意追求,直接以身体不适为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鲁王离开后,众人皆有些松了口气,他们知道从今之后鲁王和他们就不是一路人了。

大厅中众人也不说话了,都看向坐在主位上的福王朱常洵,见此,朱常洵心中大怒:刚刚这些人还都义愤填膺的,现在可好都指望这本王来为你们打头。

本王难道傻吗?这个时候本王怎么能打头阵?本王这个福王当的那可是战战兢兢的,随时都害怕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带走自己的小命。

现在本王怎么能把把柄送到皇帝的手中?那本王岂不是真就惨了,皇帝现在恐怕巴不得本王站起来反对他。

本王可一点儿都不傻,现在全国都在浩浩荡荡的清丈田亩、清查人口,大明遍布天下的士绅都不能阻挡皇帝的意志?难道本王就可以了。

要知道现在最着急的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本王啊,本王现在家里可就本王和本王儿女两倍人,即便是要降等袭爵,我福王都暂时也不着急。

可在坐的你们可以不一样了,你们这些家伙自家一系的宗亲不是上万人?且大多数都是奉国中尉了。

那一年没有一些人世袭爵位?那些奉国中尉愿意放弃皇亲的身份?他们到时候找你们哀求,到时候有你们好受的,这个时候本王自然是要隔山观虎斗,看你们去冲锋陷阵!

“福王,你可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啊,现在皇上可是要拿走你我身上的爵位啊。

我们家中子孙究竟是什么样子难道大家还不清楚吗?至少两三代之内根本就不可能为朝廷立下大功。

要知道到了我等的孙辈可就只是镇国将军了,连一个郡王都不是了,难道诸位愿意后辈子孙过着这样的日子?

我等的亲王之爵位是太祖皇帝与洪武三年册封的,已经传承了九世,两百六十余年,当今皇帝有什么权利拿走我等的权力?”楚王朱华奎急切的表达自己的愤怒。

朱华奎今日是真的愤怒,皇帝他有什么资格取消自家的亲王爵位?大家不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凭什么你是皇帝,我们连一个亲王的爵位都不给了?

更何况今日按照皇帝的意思,以后自己的俸禄恐怕要永远取消了,所谓财政充裕那根本就不可能,大明什么时候会财政充裕?

再说了,就算真的充裕了,皇帝就不能不发了?按照楚王朱华奎的想法,得寸进尺以后那贪财如命的皇帝必然不会放过他们家中的百万亩良田。

还有自家王府中库存的数百万万两白银。这可是他数十年来好不容易存下来的,绝对不能给皇帝机会。

因此这个时候他是极为愤怒,必须要阻止皇帝的想法。

见有人带头,顿时襄王朱翊铭、崇王朱由樻、潞王朱常淓、惠王朱常润四人连忙出声支持!

朱常洵见此,也不得不开口了,“既然如此,不如我等上书皇上,力陈新宗亲之制的弊端,请皇上收回成命,恢复旧制!”

显然楚王五人对于福王的对策非常不满,但这个时候也确实不合适再进行逼迫,于是众人议定明日共同向朝廷上书后就全部散去,待众人全部离去,朱常洵脸色才阴沉下来。

“哼,一群不知所谓之人,真以为自己是个亲王就上天了,愚蠢。”

楚王的房间中,襄王等五人皆在此,因为今日在大厅中的事情,五人之间的关系突然亲近了许多,现在在这房间中众人倒是相谈甚欢。

五人之前的商议竟然持续了一整夜,直到第二日天蒙蒙亮,襄王四人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

朱由检可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在这日的会议结束后,他就一直在观察者宗亲勋贵的反应。

锦衣卫现在已经是可堪大用,在当天晚上,勋贵、宗亲们的反应都已经摆在了朱由检的御案之上。

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将所有信息看了一遍,坐在哪里沉思近半个时辰,这才露出笑容走出乾清宫向坤宁宫而去。

他想起来自己对刚才获得消息后的感受。

这些人不满意倒是很正常,他就有此准备。

可此次跳出来这些人都是一些专注于贪赃枉法、为非作歹之人,这就让他很惊讶了。

这些人的情况他很早就通过锦衣卫的情报对大明的这些宗亲、勋贵了解的很清楚。

就像那楚王朱华奎,其于万历八年担任楚王之位,到现在已经有五十五年了,这个数字让他朱由检看到都感到极为震惊。

这位楚王可是极为胆大包天,其封地就在武昌,曾经殴打湖广巡抚赵可怀!

在这五十五年的时间中,这朱华奎可是想方设法搜刮钱财,结合锦衣卫和税部的调查,现在的楚王府拥有大量武昌府的肥沃土地,那可都是洞庭湖平原周围的土地,大概有两万顷,也就是两百万亩的耕地。

至于王府中储存的金银,那就更是不可计数,按照锦衣卫的估计,楚王府中的金银价值绝对不低于五百万两白银!

而这些财富大多数都是这位楚王在位期间得到的,同时在这五十五年中,这位楚王还是一位好大兴土木之人,自家的王府富丽堂皇不说,还在那洞庭湖边修建了规模巨大、巧夺天工的别院。

得知这种情况的朱由检也不由得心中一叹,这位楚王朱华奎正是大明宗室亲王中的杰出代表了,对了他还有数量众多的儿女!

和这位楚王彻夜长谈的其余四位也是和楚王不相上下之人!

因此看到这个情况之时朱由检还是颇为高兴的,现在朕还没有找你们算账,毕竟这理由实在是不好找,你们这些搜刮大量民脂民膏的恶人自己跳出来了,挺不错。

而让朱由检心情略微不佳的正是魏国公这二十余位勋贵,他们的选择让他很失望。

这些勋贵和那些宗亲还是不一样的,不管怎么说这些勋贵的祖先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他们也的确有权利得到一份富贵。

因此现在看到这些勋贵越来越堕落,一步又一步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他是真的很失望,这些人真的是丝毫没有长进。

看来在南京待的时间长了,让他们越来越愚蠢了,那二十三位勋贵中有十六位都是南都勋贵。还有那魏国公,你在怎么说也是南都勋贵的领头人,这么多年下来就没有一点儿政治敏锐度吗?

你没有看看大明四大国公中的其他三人是怎么做的吗?就你机灵!

想到这里朱由检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坤宁宫门口,罢了罢了,做了错事终究会付出代价。

“王承恩,明日那些宗亲、勋贵的奏折全部留中不发,后日再给诸宗亲传旨,让他们留在京城过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