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些不利的朝鲜形势

重铸刚明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些不利的朝鲜形势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得到辽东消息的阿敏也是轻轻皱着眉头此事确实是有些出乎了本汗的预料。

但这又如何,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无论如何,本汗现在最重要的事另情仍然是这座汉城。

不管是我大金真正攻破此城,还是明军撤离此城,本汗都需要这座城池,而且是迫切的需要,有此城池,本汗就立于不败之地。

“来人,给代善传递秘密消息,若是支撑不住的话,务必让他们带领我大金的根基跨过鸭绿江。

若是宽甸一代还在他们控制手里,就从此处渡江,本汗会派人在朝鲜的朔州迎接他们。

若是此处已经丢了,可从更北方翻阅高山丛林,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完成,我大金的根基绝对不能就这么毁掉。

另外给平壤传递消息,让他们务必守好平壤城,无论是明军还是黄台吉的军队,都必要要把他们挡在城外!”

“大汗放心!”

“全军抓紧时间攻打汉城,加大对汉城身后的袭扰,驱赶朝鲜人至汉城城下,人死了就再抓。”

“奴才遵命!”

于是接下来两日卢象升敏锐的感觉到的阿敏的攻势再次增大不少,可以说是完全不在乎朝鲜人以及朝鲜军队的伤亡了。

在这种情况下城内的守军也是伤亡逐渐增多。

城中的明军主事人也有些着急了,再次聚集在一起商议起来。

“温大人,本督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那阿敏攻城极为凶狠,完全不在乎朝鲜百姓和朝鲜八旗的伤亡。

现在那阿敏攻城才不过七日罢了,我军对朝鲜百姓的杀伤已经超过十万人,城下仅仅是尸体已经有厚厚的一层,有数尺之高。

建奴军队的损伤却并不大,恐怕也就是和我军的伤亡差不多。我军的伤亡已经将近万人,就连红夷大炮也已经损毁了五门之多。

而建奴更是持续不断在后方烧杀抢夺,虽说并不影响汉城的情况,但是后方早已经是一片糜烂。”

李若链听了之后也是连连点头,“卢总督说的不错,锦衣卫刚刚釜山从传来消息,釜山城以及晋光两州城外的朝鲜人已有十数万人,其余的晋州、光州也是如此,更有大量朝鲜人进入朝鲜南部的群山中。

如此寒冷的天气下,朝鲜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人啊。

我大明根本没有能力去拯救这些人。本督只能下令坚守城池,不得外出。

现在汉城以南以西的广大地区只剩下釜山三城了,其余的城池都已经被难民给冲垮了。

他们冲入城中,抢走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更是烧杀劫掠不断,更是不知道伤亡了多少人,朝鲜国内的豪族富户几乎是全部被杀。

这些城池也都算是毁了。

现在三城城外那十数万人就如同火山一样,随时可能爆发,那边城内的守军可并不多,一座城池不过万人。

那些难民要已经在各个城池中获得了一些铁质武器,十数万人一拥而上,这几座城池很难守得住啊!”

温体仁、卢象升两人脸色也是极为难看。

“卢总督,李同知说的如何?这些城池我等真的守不住吗?”

卢象升略微一沉吟,这才开口对两人说道“温大人,釜山我们修缮的时间最长,也是最重要的城池,有守军两万人,坚守起来没有问题。

晋州和光州则不同,仅有五千人,十数万难民若是一拥而上,这两座城池恐怕很难守得住。

更何况那建奴一旦从中挑拨,战事爆发是必然之事了。”

“不知卢总督有何对策?”

“以本督看,我大明现在兵力紧缺,朝鲜军队根本就算不上是精锐,晋州光州两城我大明的军队不过数百人,他们很难守的下来。

海上有我大明的济州岛,岛上有我大明水师驻扎,可以随时支援釜山城,而其他两城则距离大海太远,防守极为不利。

因此本督认为不如直接放弃这两座城池,将军队全部调往釜山,如此只需保住釜山这座重镇也足够了。”

听得此话,温体仁两人也是皱眉沉思。

“此事我等确实是没有考虑清楚,当年老奴攻打辽东之时也没有驱使如此之多的百姓攻城,短短数日十数万百姓伤亡,这阿敏当真是残暴至极。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就收缩力量全力防守釜山,釜山必须守住!”

见温体仁也同意此事,卢象升随机下令道“善!李同知你派人给釜山传递消息吧,另外告知他们在撤离之前必须要把城中的红夷大炮全部炸毁,不必向釜山运输了,只要不落在建奴手中即可。”

“总督大人放心!”

…………

就在汉城之战越来越残酷之时,此次几方大战的另外一处关键战场宽甸城正吸引着参战几方的绝大多数目光。

在大明朝廷定下决策之后,曹文诏就召集三万兵马于凤城。

凤城,崇祯二年大明和建奴之间大规模大战之后,大明掌控最东、最北的城池,距离宽甸不过百里。

自从大明拿下凤城后,因为建奴的残酷剥削以及大明军队进入建奴控制区救援,总计仅百万的辽民离开辽沈地区来到大明控制区。

作为长白山以东唯二城池的凤城,借助这次机会也安置了万户的辽民。

又经过数年的修缮,凤城也算得上是一座坚城了。

镇江曹文诏并不常待在镇江而是待在凤城。

待到二月十五,大军在凤城集结完毕,各种粮食军械也准备妥当。

当即二月十六,三万大军出凤城,跨过辽东长城一路北上,目的正是东北方的宽甸城。

大军后方则是大量的骡马拉着粮食、军械,尤其是足足八十门红夷大炮走在宽阔的新式官道上。

两日后,曹文诏带领大军抵达宽甸城外五里扎营,正是孙传庭进攻抚顺关那天。

望着眼前这座坚城,保温现在也不由得一叹。

宽甸原本不过是宽甸堡罢了,现在却成为连接东西两建奴的交通要道,经过建奴六年时间的修建,留下数千条辽民之命后现在已经变成了坚城,宽甸城!

曹文诏下令“抓紧时间扎营吧,待一日后,红夷大炮抵达就立即攻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